追求进步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学校由于置放的垃圾箱减少,引得一些学生抱怨连连,觉得丢垃圾太不方便。不止是学校,一些城市街道上的垃圾箱也少了很多。对于减少垃圾箱这一举措,我持赞同的观点。因为即使我们处于当下这个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也十分璀璨的社会里,也依旧不能安于现状,而要继续追求进步——减少垃圾箱不仅使人们日常产生的垃圾减少了,也在提升着我们的道德素养。
  垃圾处理,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填埋,但是其占地广,效果慢,还容易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种是焚烧,但是它投资大,对空气的污染也大,甚至还会给臭氧层带来巨大危害。所以减少垃圾箱,从而减少垃圾的产生,进而保护环境,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进步。如今人们生活安定幸福,但这种幸福让人们只追求“小确幸”,而没有过多地想去追求进步。要知道,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我们满足于现状时,别人无时无刻不在进步,难道我们还要再犯百年前犯过的错误吗?我们要追求进步,就要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比如减少垃圾的产生。正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减少街道上的垃圾箱数量,难道是因为他们财力不够吗?当然不是。我们不能被当下的生活蒙蔽了双眼,必须居安思危,追求进步。
  如今,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技术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国民的道德素养却为世界所诟病,难道我们不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吗?日本曾经只是一片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如今,日本的国民素质却被世界所公认。虽然日本街道上的垃圾箱很少,但是你在其街道上很难发现垃圾。日本的家庭,日常垃圾都经过仔细分类后,才被丢进不同种类的垃圾箱。这样的国民素质正是现在中国国民所缺乏的。所以,一些学校、城市减少垃圾箱数量,意味着他们在追求进步,正努力培养国民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主流趋势下,文化百花齐放,科技不断创新,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步。正如刘慈欣所说:“人类的进化是没有尽头的。”所以,我们决不能因生活的安逸而停下追求进步的脚步!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高三(5)班】
  点评
  该考生放眼世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追求进步”的观点,立意可谓高远大气,如鲲鹏展翅。追求什么进步——追求环保意识和道德素养的进步;为什么要追求进步——因为我国的环保意识还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因为“我国国民的道德素养为世界所诟病”。作文论证层层深入,纵横比较说理,充分有力。
  (沈友林)
其他文献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在路遥7岁时,父亲决定将路遥过继给他的哥哥王玉德。王玉德也是農民,家里也很穷,路遥时常为买不起一支铅笔而发愁。王玉德夫妇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这个养子。而路遥却参加了考试,结果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可王玉德无力再供他上学,就找来劳动工具,让他砍柴、放羊。路遥愤愤地把绳子、锄头扔进沟里,最后通过与家里谈判,勉强得到每月25市斤粮票。1973年,路遥
期刊
史天昊是重庆市一所中学的食堂管理人员。2017年9月,在开学典礼上,他用一口流利且纯正的美式英语介绍了食堂新学年计划,包括采用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为师生们提供更安全、更营养的食品,以及开办西餐烹饪社团等,一举征服了全校师生。  史天昊在这所中学食堂工作一年多以来,利用英语口语的特长,把食堂工作与学校“英语日”相结合,开设了英语点餐窗口,还用发放优惠券的形式鼓勵学生们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史天昊说:
期刊
村上春树,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坚守写作这份职业,村上春树远离了喧闹的市区,选择住在郊外,日复一日地坚持慢跑,过着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连每日的工作量都严格规定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村上春树曾幽默地调侃道:“这样的作家只怕谁都不会渴望吧?”即便是在功成名就的创作黄金期,村上春树也毅然离开日本,去美国从零开始成为创作新人,亲力亲为开拓读者疆域……在人生中的
期刊
陈金水,1956年从北京气象学校毕业。当时,中央决定选调一批气象人员进藏。听说了这个消息,血气方刚的他立马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到艰苦的西藏去,保证服从分配”的誓言。地处西藏北部的安多县,是一个全年都被白雪覆盖,即使在盛夏最高温度依然为零下4.5摄氏度的地方。1965年9月,陈金水来到了安多县。安多县海拔高,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他每挥一次镐,都要喘好一阵子,脸憋得发紫,嘴唇也裂了口子。在几个民工
期刊
全国高考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多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下面笔者结合高考试卷中的实例,解析一下客观题涉及到的考点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场文本  留住乡愁  陸邵明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
期刊
素材串烧  上海“民光”的怀旧创新路  厚实的全棉质地,浅红、橘红或浅蓝的底色,中间一丛大花,四个角四簇小花,仿佛“四菜一汤”……这就是“民光牌”床单。这种20世纪70、80年代的经典床单,近几年在网上意外走红,还有了“国民床单”的美誉。事实上,“民光”这一家用纺织品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产品绝不仅仅是这种经典花样的床单,还有九孔被、葆莱绒被、竹纤维床品、天丝棉麻床品、冰氧吧凉席……每年“民光”都有新
期刊
单嘉玖,一名书画修复师,60岁的她在书画修复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39年了。经她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也要三个月。《双鹤群禽图》在修复前,损毁比较严重。本来面对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但为了古画生命更长地延續,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单个织补。就这样,她埋头补了四个多月,才将几百个小洞一一补好。  
期刊
现在常有学生抱怨学校垃圾箱太少,丢垃圾不方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街道上,置放的垃圾箱也很少,但抱怨之声却少之又少。我觉得,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经历了近代近百年的血的洗礼,才真正地站起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尽管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想要成为发达国家,就无法避开文明素养这一关,我们也意识到了文明素养的重要性,现在也在不断地加强文化建设,
期刊
2017年高考在大众或褒或贬的议论声中落下大幕,然而它的余波一定会荡漾到2018年高考。高考作文题目是每年的热门话题,因其命题思想往往有一定延续性和变革性,对考生备考具有引导的作用。对于参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而言,对2017年高考作文题的思考和回望及对2018年作文题目的预测十分重要。  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依然会延续旧有思路:选材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它们依然会紧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
期刊
为了减少校园垃圾,保护校园环境,现在一些学校置放的垃圾箱比较少,甚至撤出教室里的垃圾箱,使得一些学生怨声连连,觉得丢垃圾很不方便。我也认为控制垃圾箱数量的做法不太妥当,治标不治本。减少校园垃圾,应从根源抓起。  校园垃圾数量庞大,少量垃圾箱难以承载大量垃圾,供不应求,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乱堆、乱扔垃圾的现象。据我所知,多数学校都存在着校内小卖部这一“贸易中心”,小卖部的零食包装盒、包装袋是校园垃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