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创新模式 讲求实效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顺利实施了“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去年国家下达给我区的“国培计划”专项经费2 600万元,通过公开竞标,最终确定19家教师培训机构,其中,区外六家,共培训农村骨干教师54 060名。培训结束后,学员普遍反映满意,许多学员自觉书写参训感悟,发表感慨,更有学员在培训总结会上即兴唱起山歌,以表达自己在培训中收获颇丰的喜悦心情。现就我区项目实施的做法,做一汇报。
  
  一、探索创新置换脱产研修模式,确保教师学生齐受益
  
  在前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利用实施“国培计划”的契机,我区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置换脱产研修的“四阶段”模式。
  1.过程规范,重在落实
  第1阶段:前期准备。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备课、试教等准备工作;高师院校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下,进行选点和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第2阶段:岗位适应。支教生到达实习学校的第一周,在“双导师”(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和被顶岗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见习,之后在被顶岗教师的帮扶下进行一周实习,保证支教生尽快进入角色,并能有效地独立开展工作。
  第3阶段:顶岗置换。第三周开始,支教生开展独立教学和班级管理,被顶岗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脱产研修。充分发挥支教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完成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农村教师能真正走出去,接受高水平的培训。
  第4阶段:总结反思。最后一周,被顶岗教师培训结束回工作单位,与支教生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总结和探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效果显现,“三方得利”
  我们认为该模式做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利于加强师范生的实践环节、有利于促进师范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置换脱产研修解决农村教师的工学矛盾,使他们能走出农村到高水平的培训院校安心学习;在培训模式上,采取“集中研修 影子教师”等方式,为他们量身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形式和内容,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乡村教学能手。通过师范生顶岗支教解决师范生实习走过场的弊端,使他们真正了解将来的工作对象和环境,强化专业思想、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实习工作切实收到实效;同时,使师范院校深入了解基础教育,加强高校与中小学的联系,真正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促进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二、精心实施远程培训,确保低成本高收益
  
  在我区2010年“国培计划”的三个类别培训中,远程培训占总培训教师数量的92.7%,培训经费仅占费用总额的23%,实现了低成本、高收益。为确保大规模远程培训质量,我们采取多家竞争的策略和坚持必须“落地”的原则。
  1.明确标准,公开竞争
  我区通过招标遴选了五家具备资质的远程培训专业机构承担任务。在确定承担培训机构时,明确提出,当年的培训效果将作为下一年招标的最重要依据。评判标准就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受训教师对培训服务的满意度。为了做到客观公正,除了当地师训部门进行过程监控之外,自治区组织了专家组进行巡回检查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总结反馈。在今年评估中,五家机构有四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2.针对需求,确保落地
  为做到远程培训落地、切合当地实际需要,我们明确提出了“三线支持”和“三居于”的原则。“三线支持”,即“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技术支撑”。为做好行政推动,我区将远程师资培训学分列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办法,要求各地大力推进远程培训的实施,以解决工学矛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为实现专家引领,我们要求远程培训机构与当地教师培训资源紧密结合,构建三级专家团队,辅导一线教师进行远程学习,做到网上、网下相结合。为确保技术支撑,我们要求远程机构和当地电教部门紧密结合,确保教师的远程学习网络条件。
  “三居于”,即“居于课堂、居于校本、居于网络”。居于课堂就是要求培训必须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从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居于校本就是要求远程培训要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要求校长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负起推动教师远程培训的责任,远程培训要促进校本研修的开展,相辅相成。居于网络就是要利用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整合优质资源,开辟教师学习、讨论、辅导、发表作品等园地,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便利,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刚开展一年,有许多经验和做法须进一步总结、提升和验证。有些政策制度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比如,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的建立;有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支教生的实习经费紧缺、农村学校远程培训设备补足等等。但是,第一年的工作已经开好局、起好了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借此次会议的东风,今后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郭冰)
其他文献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讲坛”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共同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女教授协会副会长、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教育学部向蓓莉副教授、张莉莉副教授联合主持。讲坛旨在传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治学精神,使学生得以借鉴跨学科视角与方法,培养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2012 年以来,讲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学术造诣深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学认知领域的脑科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那么认知科学、脑科学研究对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以及数学教育实践有什么启示,如何看待华人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为此,北京师范大学脑与数学认知研究中心周新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何小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綦春霞教授、国立台湾嘉义大学杨德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孔凡哲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和来自
编者按:  本刊2011年8月(下)、6月(下)、4月(下)的《治校方略》欄目分别报道了福南小学的“新方式、新课堂”、天成学校的“美好教育”以及松山湖中心小学的“五个一”拓展型课程。报道一出,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了想要到这些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的热切期盼。于是,本刊广东站顺应读者要求,于11月初策划组织了百余名小学校长及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  三校校长想要对来访的教育同行们说些什么?
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究竟备到什么程度方是最高境界,很多教师不得而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上好一篇课文到底要完成哪些工作?这里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多读,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深入基层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的,并不是为了指导课堂教学实际。原因是很多教师的教案只有一个教学步骤,缺乏应有的学法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粗枝
2013年1月12日,以“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主题与政策建议”为主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第三次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先生主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研究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佐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国家
编者按:  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是粤北山区一所于2003年才开办的独立高中,在办学的短短几年中,学校经由市一级学校、省一级学校晋升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其发展之迅速,堪称山区办学的典范。仅用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所新学校到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蜕变,南阳中学这堪称“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奇迹背后,是否存在着秘而不宣的“捷径”?他们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本期《治校方略》将带您走近
作为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初中语文学业测试中的弱项。为此,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直接以中考试题为材料进行大强度的阅读训练,希望通过多做题来强化解题技巧,提高阅读成绩。这种训练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收效不能令人满意。  从能力水平来看,五、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已经能够抓住文章中的词句、修辞、标点等进行形象特点的感知,完成对词句表达效果的初步体会。因此,初中生应进一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之中很多隐藏较深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课堂完全被教师掌控,学生缺乏自主性,师生之间也缺乏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践在课堂中失衡,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实践能力差等问题。由此可见,突破传统数学教育方法已成为实现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进行新的探索。 
新课程改革经历了10年的发展和探索,教师们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和反思,回想推行和实施的过程使人振奋、憧憬,又使人迷茫、困惑,更使人走向理性和成熟。我校是黄陂区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初中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先后学习借鉴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和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对上
高三是学生们青春岁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不应是压抑的、黑色的,而应是人生旅程中的五彩乐章。这一年,班主任能否发挥引领作用,掌控好学生学习的整体节奏和班级风气,将关系到整个班级高三生活的成败。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踏实、听话但灵性不够,学习主动性和规划性不强。对此,笔者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阶段性设计,利用各种形式的班会,掌控班级氛围和学生学习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确保学生在高考考场上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