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代价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霍桑《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重人格,在社会上、道德上和宗教上对这一充满矛盾的人物进行剖析和探究,阐述了丁梅斯代尔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罪恶的救赎所付出的代价——死亡,并同时揭示了霍桑为自己困惑、矛盾的心态所设定的通往自由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自由 代价 双重人格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A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传统的宗教文化使他喜欢冥思苦想,性格顾虑多疑,对一切事物都持怀疑、批判、观望、想象的态度。然而,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文艺复兴时期,超验主义的广泛影响使他意识到清教伦理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幸福生活的摧残, 于是,生活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和这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霍桑常常处在困惑、犹疑、矛盾和彷徨的心态之中。霍桑思想的复杂与矛盾决定了他的作品主题大多表现为在人性的善与恶、罪恶与救赎的矛盾挣扎中对心灵自由的真诚探索。
  在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严酷的教权统治为背景,以一起三角恋为根源的通奸罪为开端,描写了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和齐林渥斯三个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挣扎和各自为心灵的解脱所付出的沉重的代价。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由于犯通奸罪而受到惩罚,被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在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黑暗的殖民地社会中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珠儿,最终赢得人们的谅解和宽恕。牧师丁梅斯代尔最初隐瞒罪责,但精神上却受到严重的折磨,为减轻内心的痛苦而进行自我谴责,终于公开认罪,获得灵魂上的净化和道德上的新生。而海丝特的丈夫齐林渥斯本来是受害者,可是他却假扮成医生向他的情敌复仇,最终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罪人。霍桑对三个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作了深刻描述,其中对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双重人格和他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的刻画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上,道德上和宗教上三个方面。
  
  一 社会上: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冲突
  
  《红字》中牧师丁梅斯代尔是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冲突的集中表现。他和其他神职人员和政府要员一起代表当时殖民地社会的社会利益,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稳重而又儒雅,因此他受人尊敬与爱戴,担任教区神圣的职责,并自认为是受上帝的招呼来到世界替他行职。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让世人如此尊敬的人却是海丝特秘密的情人,海丝特胸前的红字在太阳底下无情地燃烧,向世人昭示其堕落与耻辱,而他的红字却烙在心里炙烤着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受到折磨,他的心里充满社会人和自然人的矛盾。
  丁梅斯代尔在故事一开始就艰苦地徘徊在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之间,而其社会属性占了上风。海丝特在绞刑台上被神权和政权的代言人迫使说出她的情人,她在拒绝的同时,表达了她对丁梅斯代尔的爱,她说她希望自己“不仅能忍受自己的痛苦,也能忍受那人的痛苦。”年轻的牧师长舒了一口气,低声地“旁白”:“多么坚强、多么宽大的妇人之心呀!她不肯说!”,因为他的罪行可以不被揭穿,他的社会地位不会受到威胁。
  随着齐林渥斯对丁梅斯代尔的步步紧逼和刺探,牧师内心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矛盾愈加强烈。一方面,他不愿坦白,因为害怕失去他“纯洁”的名声,他将被众人唾弃;而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却从未停止过对自然人的爱的追求。他害怕与海丝特会面,然而又是如此渴望她。当他与海丝特在树林中会面并接受了逃离小镇去过正常人的生活时,牧师整个人精神焕发,犹如获得重生,他身上自然人的属性又复活了,所以他以令他吃惊的不知疲倦的活力克服了路上的一切困难。然而当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小镇,却发现小镇似乎有一些他难以形容的变化。他在两种想法之间游离不定,也在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驻足难行,在他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自然属性鼓励他应该追求正常人的幸福生活,而社会属性规劝他放弃世俗的观念,应该维护他现有的社会地位。
  从林中归来的丁梅斯代尔极力地想与过去决裂,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红字》的第二十章“困惑不解的牧师”中,丁梅斯代尔的思想发生了一次革命,情感进行了升华,在这一章中他这样自白:
  “我不是你们认为的那个人了。我把他留在了那边的森林里,让他隐居在秘密的山谷中,那多青苔的树干旁边,忧郁的小溪附近!去吧,去找你们的牧师吧,去看看他那枯槁的身躯,瘦削的面颊,苍白、阴沉、愁纹满布的前额是不是像一件穿旧了的衣服一样扔在那里了?”
   这表明他坚决地与过去在虚伪的社会属性掩盖下的自我彻底决裂,要做回他真正的自己。这种复苏的自然属性以其超乎想象的动力,促使牧师在游行节日里作完最后的宣讲之后,撕下牧师伪善的面纱露出情人的本来面目。经过痛苦地内心斗争,自然属性终于获得了胜利。丁梅斯代尔砸碎了桎梏他七年的精神枷锁,重获灵魂的自由。
  
  二 道德上:真诚与伪善的抗争
  
  传统的道德观往往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这样人就被简单地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而霍桑的《红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霍桑在《红字》中借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牧师丁梅斯代尔对人性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对道德准则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或许道德不应该用绝对的善与恶的标准来衡量,而应根据一个人是否具有诚实坦直的优良品质,是否能达到“真善”的心灵的自由。
  从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看,丁梅斯代尔身上缺少海丝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诚实坦直的优良品格。尽管他表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形象,但内心却经受着非常巨大的痛苦——灵魂的苦难。他没有像海丝特那样公开自己的罪责, 勇敢地站在刑台上去接受众人的审判。他对自己的解释是如果一旦公开了自己的秘密,他就会遭到摒弃,再不能做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不能从事他所热爱的服务于上帝的宗教事业。然而公众对他的崇拜,反倒深深地折磨着他,使他因为自己的伪善而万分痛苦。
  霍桑刻画的精灵般的孩子小珠儿在丁梅斯代尔摆脱伪善,追求真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第八章“小鬼与牧师”中,牧师极力为海丝特争取到对珠儿的监护权,此时,珠儿偷偷溜到他的身边,“用自己的双手握住他的一只手”,并把脸贴在上面。而牧师的反应是:“把手放在孩子的头上,踌躇了一会儿,吻了她的前额。”可能是他遭受良心的折磨,认识到自己的虚伪,牧师第一次在性格上有所突破。由于无法忍受他那不为人知的罪恶,在一个五月的半夜,他爬上了绞刑台然后大声尖叫,而珠儿则问他明天中午是否会和她们一起站在这个地方。虽然牧师回答说他不能,他会在“最后审判日”同她们手拉手站在一起,然而他的确向日后的坦白迈进了一步。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珠儿将母亲的红字A同牧师把手放在胸前联系在一起,并不止一次地问这个问题——“牧师为什么把手放在胸口上?”在第十九章“溪边的小女孩”中,她的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回答,而且牧师现在也不会和她们“手拉手,三个人一块儿到镇上去”,于是她对牧师表示极度不满,做着各种怪相,还把牧师在她前额的吻痕在小溪边完全洗掉。珠儿的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其实都是在敦促牧师撕掉虚伪的面纱,和她们一起真诚地面对世人。直到最后,牧师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告诉迷惑不解的镇民他就是珠儿的父亲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摆脱了虚伪,赢得了心灵的自由,珠儿才吻着他的嘴唇,把眼泪滴在她父亲的脸颊上。
  如果说珠儿是丁梅斯代尔渴望摆脱伪善的人的因素,那么绞刑台无疑是他通往真诚的物的线索。丁梅斯代尔第一次出现在绞刑台上是在海丝特受辱时,他讲述了他对于自己牵扯在海丝特的罪孽中的感受,其实他所讲述的正是他自己的痛苦。第二次是在七年之后的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被齐林渥斯的报复折磨着,悔恨牵引着他来到海丝特受罚的绞刑台的顶端厉声尖叫,因为他觉得只有站在这个海丝特曾经被镇民辱骂的地方才有可能使他的痛苦得以缓解,慰籍他的良心。最后一次是他完成了布道,在海丝特的帮助下爬上绞刑台,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正如齐林渥斯所说,“哪怕你找遍全球,除了这个绞刑台以外,你再也找不到一个藏身之地了。”至此,丁梅斯代尔终于走向诚实,公开承认了错误,使内心的自责得以减轻,使灵魂获得了解救。尽管他随即倒毙在绞刑台上,但他终于呼吸到了自由的解脱的空气,终于获得了道德上的新生,踏上了一条“精神复活之路”。
  
  三 宗教上:罪恶与救赎的矛盾
  
  从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基督教的文化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基督教的“原罪观”,在一定意义上,可称得上是基督教文化的第一原型。受清教思想、超验主义的影响,在《红字》这部作品中,霍桑认为,世上一切罪恶皆根源于人们心中之恶。他认为罪恶无所不在,罪恶人人皆有。霍桑选择了通奸这一原罪作为一切罪恶的代表,从而暗示了人类包括作品中的主人公,是注定要犯罪的。正如齐林渥斯所描述的“由于你第一步走歪了道,种下了祸根,此后的一切就都必然是灰溜溜的了。”
  如果说海丝特犯下的通奸罪是公开的罪恶,那么清教徒牧师丁梅斯代尔是秘密的罪人,他是一个深受传统宗教侵蚀的牧师,有着雄辩的口才和对宗教狂热的激情,他的话对许多人来说“如同天使的声音一样感人肺腑”,但他同样未能永远居住天堂,而是在激情的冲荡之下违背了上帝的教诲。他的堕落是亚当的堕落,从直接蒙受神的恩宠坠入永无止境的苦海,与海丝特不同,他在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的情况下,选择了沉默和自我惩戒,更加投入地从事宗教事务,把自己的内心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但是他仍然摆脱不了良心的谴责,而且他还不断受到海丝特丈夫的报复,这种痛苦便更加沉重,几乎使他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霍桑似乎并不仅仅想要告诉我们“人人心中皆有恶”,而是探讨“如何对待人类与生俱来的罪孽”的问题。如果说“罪”是基督教对于人类存在方式的无可奈何地描述,那么当信徒们认真地体悟、辨析,并且试图反抗人类之“罪”的时候,其心态会从惶恐、悔恨转而为坦然、平静。丁梅斯代尔的心理正是如此。罪恶和救赎的斗争在牧师的心里是如此强烈,他感到他所犯下的通奸罪和伪善罪已使他背离了上帝和社区的人们。因此,他最终在绞刑台上坦白自己的罪行是他通往被救赎的必然之路。尽管他与海丝特纯洁地结合的希望是徒劳的,但他最终谦卑地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快乐地死去了,因为他感到自己已被上帝宽恕。霍桑通过丁梅斯代尔努力地表明,虽然罪恶无处不在,但只要不隐藏罪恶,勇于坦白自己的罪行,就能通往救赎之路。
  
  四 结语
  
  霍桑在研究新英格兰殖民历史的过程中,深刻体验到了宗教的愚昧和偏执以及政教合一社会里统治者的伪善和残酷,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既受到宗教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又抱有人道主义的美好理想。在其作品《红字》中,霍桑赋予牧师丁梅斯代尔这一矛盾人物在社会上、道德上和宗教上的双重人格,他一方面抨击政教合一社会的伪善和残酷,另一方面力图为人们找到一条心灵的自由之路。丁梅斯代尔最终找到了这条心灵之路,虽然是以他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霍桑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社会和人的罪恶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人们能通过自己的善行和自忏赎罪,逐渐地洗涤自身的罪恶,最终实现道德自新。
  
  参考文献:
  [1] [美]霍桑,余士雄等译:《霍桑名作精选》,作家出版社,1997年。
  [2] Bensick,Carol,'His Folly,Her Weakness:Demystified Adultery in The Scarlet Letter',in New Essays,ed.Colacurcio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3] Doren,Mark Van,Nathaniel Hawthorne(New York:Viking Press,1948)
  [4]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5] 余珺珉:《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及其他作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作者简介:赵朝霞,女,1976—,河北省赵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其他文献
摘要云南为电影拍摄提供了众多的本土原生态的新鲜生活元素。以光影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电影必然要使用,而且必然会越来越深入地挖掘这些新鲜的生活元素,使之呈现出少数民族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云南 电影 本土 生活 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本土,现代汉语指“原来的生长地”,本文中是指电影的原产地,云南电影则是指在云南拍摄的以云南本土生活为背景、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
期刊
摘要谢灵运在佛经翻译上的成就久为其诗文上的盛名所掩,本文从追溯其从事佛经翻译的缘起入手,分析了谢灵运从事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也阐明了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谢灵运 谢灵运体 佛经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提及谢灵运(385-433),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他那些世称“谢灵运体”的山水诗。这些诗寓理于情,寓情入景,其绚丽的意境、精美的辞藻一直备受推崇,
期刊
摘要湖湘文化,和其他的区域文化一样,包括与文献典籍、思想学术相关的精英文化和以民风民俗、心理习惯为表现形式的通俗文化。出自湖南湘中地区的当代花鸟画家王憨山的艺术风格,集“土气”、“大气”、“才气”、“文气”于一身,此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着深远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王憨山 花鸟画 艺术风格 形成 湖湘文化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道南正脉,殊荣千秋。盛于宋明扬于今时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就杜菲绘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绘画构图、灵动的线条以及光与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画家作品的内涵及审美特征。杜菲作品流露出优雅而又敏捷灵动的气质,具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为20世纪初叶的欧洲现代派绘画,书写了鲜丽多姿的一章。  关键词:杜菲 绘画作品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杜菲(Raoul Dufy 1877-1953年)生于法国北部港都勒阿弗
期刊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边城”长期以来被人们看作是 “桃花源”。本文通过《边城》中人物翠翠的外表美与心灵的孤寂,船总与船夫的为人善与处事的“不善”,天保与傩送的血缘真与情意的“不真”,探讨了人性和生命,山寨是边城而不是“世外桃源”。  关键词: 边城 人性矛盾 原因  中图分类号:I246文献标识码:A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自它诞生之日起至今,就引起了人们的
期刊
摘要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微风入林》描写了一个普通女性在情感生活中被男性势力所左右,虽然唤醒了追求自我幸福的意识,但在尝试中由于寄托于他者的拯救仍然囿于困境,并最终在探索女性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走向了悲剧的过程。  关键词: 女性失语 男性话语权势 自救 他救    迟子建是在中国当代文坛上颇具特色的一位女作家。她以其独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对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多样的心理历程进行了大胆的审
期刊
摘要萧红的创作,始终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展现中国在“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后,生活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中、远离文明的一群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的底层妇女的命运。她不仅从社会机制上,更从文化层面上进一步探讨妇女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萧红 生存 劳动妇女 精神奴役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俄国作家维亚席姆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期刊
摘要丁玲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反映我国上世纪40年代土地改革斗争的小说,小说在关注整个社会阶级解放的同时,也注重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流露出了对人的意识的深刻关注。本文主要从精神的觉醒与解放、人性的异化和回归两个角度来分析小说是怎样展现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关注的。  关键词: 阶级解放 人的解放 双重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丁玲是一位深受“五四”启蒙精神影响的作家
期刊
摘要散文是最能体现作者真实情感和心理的一种文体,马丽华的散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更能体现其散文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深层特点。本文从诗化心怀、悲悯心理、学者心态和矛盾心理等四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马丽华的散文创作,从中也正能体现其散文大气、质朴、率真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马丽华 散文 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马丽华的散文在近些年来颇受读者关注,她的散文作品并不算太多,但
期刊
摘要刘申五的长篇小说《温柔的罪过》,实现了其艺术历程中一次从歌词创作到小说叙事的文学内部空间的“跨界书写”。该作品超越了一般婚外恋题材小说的叙事成规,将探索的主题伸向伦理、欲望、人性等精神场域,并在审美上进行了开创性地建构,对叙事作品进行了一次诗性的虚构与想象。  关键词: 《温柔的罪过》 婚姻伦理 欲望 人性 诗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梳理刘申五多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