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物理教学浅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以问题为导向( 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需要教师能够把控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现象、实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文章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对以问题为导向的物理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自由落体运动;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5-0040-03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1]。自然界中的落体运动纷繁复杂,在这些现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简洁的规律,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不得不佩服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学生面对真实复杂的落体运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构建自由落体运动的理想模型,在不断探索总结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新知,发展关键能力。
  二、PBL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PBL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如图l所示。
  在PBL课堂教学中教师仿佛是项链设计师,根据教学目标,拟定主题,设计好各教学环节,费尽心思将这些环节、主题打磨成精致的一颗颗“珠宝”,串起来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同一个主题,项链设计师总能设计出不同且惊艳的款式;同一节课,教师也要有能力打造出不同魅力的课堂。自由落体运动是对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的观察和研究后得出的理想模型,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过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出发,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直至理想模型的建立,形成物理观念。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巧妙设计实验,研究物体自由下落规律,体验探究过程并获得相应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素养的抓手。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则是本节课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逐步建构新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運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三、基于PBL的“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环节一]展示常见的落体运动。
  [问题]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落体运动有怎样的观点?
  [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证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错误的。
  [教师演示实验]两根外形几乎一样的羽毛下落快慢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提出疑惑:两根羽毛所受的空气阻力近似相同,重的羽毛比轻的羽毛下落快,也就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落体运动是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的前概念里已经有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的印象,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通过实验引发认知冲突,发现物体的下落是非常复杂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是符合很多实验现象的,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到空气阻力对轻重不同物体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使学生认识到空气阻力是影响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问题分层,细化过程
  [问题]当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跟它的重力相比非常非常小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是怎样的呢?
  [牛顿管演示实验](1)里面有空气;(2)当场抽出部分空气;(3)再次抽出更多空气;(4)播放央视视频,慢放镜头,对比羽毛和铁球下落快慢;(5)播放视频:月球上铁锤、羽毛自由下落。
  [学生总结]观察实验,进一步感受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总结自由落体运动概念。
  [问题]生活中是否有自由落体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对牛顿管抽气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极限思维,通过实验归纳,使学生感受“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思维,学生自主建构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观念。虽然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在自然界中并不真实存在。实际生活中,在重力比空阻力大得多,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影响很小的情况下,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举出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实例引导学生切实体验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提炼出物体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3.自主研究,探索规律
  [问题]自由落体运动作为最简单的落体运动,它的运动性质是怎样的呢?
  [猜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实验,展示实验方案:(1)使用打点计时器;(2)使用频闪照片;(3)使用光电门。
  [方案优化](1)和学生一起梳理每种实验方案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是什么?优缺点有哪些?(2)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用打点计时器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4.小组合作,科学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数据输入电脑的excel表格,生成物体自由下落的v-t图像,展示实验结果,探讨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教师](1)巡视,指导;(2)评析各小组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等情况。
  [实验结论]大量精确的实验表明,自由落体运动的确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1)在协同合作中完成实验,观察思考,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及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引导结合合理的逻辑推理,逐步掌握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增强科学探究能力;(2)重物除了常见的铁锤,教师有意识地准备了带夹子的装满水的矿泉水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强化自由落体运动观念。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设计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性质,计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之一,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在基础年级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应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构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应用相关规律分析解答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关键词]习题教学;科学思维;模型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出具有“创新思维”特点的情境,设计出具有“创新思维”导向的素材,并引导学生体验具有“创新思维”元素的过程,从而构建创新思维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词]创新思维;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中图分类号] G633.7
[摘 要]物理是基于实验与观察的自然学科,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自觉地将物理理论学习与物理实验分隔开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复习课教学中,有效利用实验资源能提高教学实效。[关键词]实验资源整合;复习课;实验设计[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文章分析了用传统实验研究帕斯卡定律的缺点,如组装难度大、实验误差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验改进方向;设计了用数字化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案,简述了用数字化实验研究帕斯卡定律的过程,并对两种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出数字化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数据精确、实验过程连续直观的优点,通过实例总结了将数字化实验融入传统实验的优势。[关键词]数字化实验;传统实验;融入;帕斯卡定律[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根据现代教育对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探讨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四步”教学法,以期构建优质物理课堂。文章以“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为例,探究 “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重点讲解,理解领会;整理吸收,记忆贮存;练习巩固 ,评价反馈”“四步”教学法。[关键词]“四步”教学法;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高阶思维中的分析、评价及创新是思维的高层次目标,是对问题进行拓展,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文章以压强与浮力知识为例,探讨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关键词]师生对话;高阶思维;疑惑[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2-0054-0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根据思维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分为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冲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驾驭教材。文章以“揭秘重心奥秘”为例,通过情境创设、问题产生、质疑评价、内化提升这四个步骤,探讨基于认知冲突的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认知冲突;科学思维;重心奥秘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2-0056-02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究高三化学讲评课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高效突破复习瓶颈,并以工艺流程题的复习講评为例,阐述小组合作中学生讲题和自主命题两种模式的应用。[关键词]讲评课 ;小组合作;工艺流程题;高三化学复习[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2-0077-04讲评课是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
[摘 要]以“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生物膜系统”复习教学为例,围绕“高尔基体”的教学片段,以生物的六大特征为主线,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为骨架进行课时分配,以小微专题的形式编写课时教学学案,以期在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复习效率。[关键词]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复习学案;编写模版[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总要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育人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分层走班授课、开展校园活动、推进多元综合评价和教师角色转变等,促进学生间的伙伴学习,让学生间的知识与技能、经验与经历上的差异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让教师的默会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关键词]初中物理;项目学习;伙伴影响;学法转变[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