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志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i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青青
  南沟里有两片竹林,路上路下。
  对竹子的记忆,最早始于哑巴三叔的手艺。三叔前胸后背的罗锅,又聋又哑,只是一声“妈”叫的真切,可他的手却是很巧的。正月里,他用竹刀劈出竹篾来,编成各种造型的灯笼,白纸糊了,再贴上红绿的剪纸,煞是好看。最多的是竖起两只耳朵的兔子灯,追风快速转动的风车灯,都是一干小屁孩们的抢手货。元宵节前后,天还没完全黑下来,一帮小伙伴们就拉着或者举着点了蜡烛的灯笼,村前村后的疯跑着、吆喝着、嬉闹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以至一轮满月儿斜挂东天,才不得不在妇人们的呵斥声里依依而散。春夏之间,三叔又扎出细密结实的鸟笼或者蛐蛐笼子,两层或者三层,或绿或黄,漂漂亮亮的,又成为小男孩们青睐和争夺的新宠,惹得邻村的孩子缠了年轻的妈妈前来相求。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冬季里天很冷,屋檐下的冰凌有二尺多长。为了御寒和照明,无论男女,小学生们人手一只小火炉,其实也就是废旧的搪瓷缸子用黄泥抹了,内里稍空,上口略小,底侧留一小孔通风。富裕家庭的孩子烧的是木炭,多数的则是劈成细枝短节的木柴。放学归来,小伙伴几个就会钻进竹林里去,寻找腐朽干枯的竹子,它有油性,易燃,自然是引火的绝佳材质。
  后来读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这又使我对竹子又有了新的认识,一时刮目相看,而今仍是记忆犹新。相形之下,家乡的那两片竹林显得实在的卑微、寒酸和小气。可这些却丝毫也不能削减我对它的殷殷情愫。
  当我长成一个并不翩然的少年时,总是喜欢独自信步于竹林间的小路。有时和着清脆的鸟鸣诵读心仪的诗词文赋,有时闲看着青青的竹叶把一个个“个”字写满枝头。沐浴着从密密的枝叶间渗漏下来的日光,吮吸着泥土和竹子芬芳的气息,寻找着竹枝上湘妃的斑斑泪痕。高二时的一篇拙文《竹林晨光》,大致是叙写一位竹林晨读的少年的,没曾想语惊四座,被老师当了范文课堂诵读,引得一众同学对山沟里不起眼的小子刮目相看。那篇“手迹”早已无处可寻,可同乡胡姐当年的抄录偶然翻得,送我惠存,白纸虽已泛黄,可字迹依然清晰。
  其实竹子与农家和农人的关系密切非凡,很多家用的器具都是竹子编制的。小到笊篱、竹筢,大到竹筛、竹席,单是竹笼就有老笼、圆笼、粪笼、碎笼等多种大小型号,自是各有用途。粗长的竹竿,是敲打核桃的必备工具。九月秋深,到了摘柿子的时候,树枝高远的地儿,竹竿的顶端削尖,中间劈开三四寸,做成夹杆去夹取,就省去了好多事儿。
  竹器的广泛使用,自然也就催生了竹匠这个行当。编织竹器,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儿。最受伤的自然是双手,竹篾子很锋利,稍有不慎,手指就会割出深深的血痕。
  老丈人是远近闻名的好竹匠。他编织的竹器细密、柔韧、结实、美观,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他的十指以至手掌常年都缠着厚厚的胶布。听妻常常说起,原先在农业社的时候,她们家孩子多,日子过得很艰难。劳累了一天的农人睡下以后,老丈人又开始了新的劳作——编织竹器,一熬就是通宵,半夜实在饿急了,就咬一口黑瓷的冷馍。天亮了,活计也就完结了,洗把脸,又要去上工挣工分。妻也同时被呼了起来,领了大弟,背上那些竹笼竹筛,去十五里外的许庙镇赶集出售。同样的价位,却出手很快,早早就卖完了,麻花啦,油糕啦也就有的吃了,更多的是拿去买了粮食,或者贴补家用。而今的年轻人,吃不了那份苦,赚钱又少,眼看着这门手艺就要失传了。
  后来偶然的机会,我到过陕南,到过重庆,我曾竭力的寻找那绵延几百里的竹海,却未能如愿以偿。我看到的只是道边、院中、屋后的一小片或者一大丛。南方的竹子粗壮、高大,叶子宽阔,是能够拿来盖房子或者竹楼的。有一种竹子,茶杯粗细,两三丈高的,通身金黄,却没有一片叶子,我疑心是落了的。朋友解释说,这种竹子呢,是先长杆枝,等到足够高了,才开始生出叶子来。难道它还嫌不够高么?
  我欢喜于王摩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自在和悠然,欢喜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和毅然,更仰慕于东坡先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率性与超然。劈而为简册,留取丹心,彪炳青史;截而成箫笛,清脆悦耳,绕梁清音。此中情结,岂可尽言。于是手书尺副“横笛砺剑”,悬挂于斗室徒壁,攬镜自照。
  几年前,我从村人的园里挖了三棵小竹,手植于屋前的硷畔,可望衍生成林。由于数棵杨树和槐树的羁绊,竹子生长的极其艰难,细瘦低矮,羸弱不堪,像极了营养不良的乡间少年。
  今年春上,雨后的春笋漫上了场硷,宛如一支支利箭,只等着离弦而发,射穿青天。
  如今小成气候的竹林葱茏滴翠,夏日可纳凉,冬来赏瑞雪。只是离家日多,虽然情切,徒叹奈何!
  核桃熟了
  过了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早种的苞谷熟了,核桃也跟着熟了。在外打工的农人纷纷回了家来,又要忙活起田地里的营生了。
  地处崎岖丘陵地带的家乡,早些年间就以出产核桃和柿子而闻名。2000年以后,农人们相继从华县引进了新品种核桃树苗,一开始是在坡度较大不便耕种的薄地里栽植。新品种叫矮化或者早食,三年即可挂果,六年即可进入盛产期。见效快,经济价值高。老年人观念陈旧,说农民么,地里不种麦子苞谷,吃啥呀!其实他们没有想到,只要手里有了钱,还愁没饭吃呢。
  家乡的坡地多,平地少,历来靠天吃饭。小麦一亩地也就六百来斤,苞谷八百来斤,黄豆三百来斤。解决了温饱,手里也余不了几个钱的,承包地的转型已是势在必行。后来政府号召退耕还林,每亩地每年补助农户160元。大好的政策却被少数人钻了空子,他们投机钻营,贿赂相关的领导干部,有的一棵树没栽,却几百亩的空报,有些林业干部也成了合伙人,中饱私囊,一夜暴富。相应的,不少老实巴交的农人退了耕,栽了树,却一分钱补助也没得到,人家的答复是规模太小。反正舌头是圆的,由着人家说了算。再后来,区政府在河西边几个村子大面积推广优质核桃种植,下指标,发补贴,并分派专家亲近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我们河东的几个村子虽然没在推广的范围之内,享受不到佛光的普照,农人们也看到了核桃栽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就自发的退耕栽植,一下子就成了气候。公路边的广告牌上大字写着“山上遍栽摇钱树,树下散养致富鸡。”区政府于此打出了一张“中国核桃之乡”的王牌。   前年核桃的价位是每斤两块五六,稍有规模的农家收入在万元以上,一时欣喜万分。去年价格突跌,仅售一块二三,农人叫苦不迭,怨声载道。今年的核桃已过了采摘期,却是无人问津。秋风飘零着落叶,可无法拂去农人脸上的愁云。
  由于要赶时间,自个儿又脱不开身,家里不得不呼了妹夫一家三口过来帮忙打核桃。忙活了两天,三千多斤核桃堆积在了屋里的地面上。不巧又赶上下雨,眼看着伤损的核桃外皮由青变黑,却是无可奈何。
  儿时的记忆中,核桃算是稀罕之物,虽然几乎家家多少都有一点,但都被大人变卖了换取油盐酱醋。舅舅家有几棵大核桃树。逢年过节的时候去外婆家,身材矮小白发苍苍颠了一双小脚的外婆,总能变戏法似的从木柜里或者瓦罐里摸出一把核桃来,以饱我的口福。十一二岁的时候,核桃成熟的时节,就自告奋勇地去舅舅家帮忙。我自以为还算是爬树的高手,再高的树也能蹭蹭地爬到接近树梢,有时还会卖弄似的在树上荡着秋千,引得大人不迭声的呵责。其实帮忙倒在其次,贪玩是真。打核桃还真是一件强体力的活儿,在树上或站或坐,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然后手持竹竿一股一股的敲击。零散的隐藏于阔大的树叶之后,就需要明眼细察了,往往仰的脖子生痛。老品种的核桃树大都高大茂密,有的能遮盖半亩地儿呢,一晌功夫是打不完的。树枝伸的老远,稍有不慎,人就会跌下树去,骨折瘫痪也不是稀奇事儿。更要命的是叶子背面寄生着一种虫子,小拇指粗细,一两寸长,通体青绿,不易发觉。稍不留神,胳膊就会被它噬咬,火辣辣的疼,严重的还会红肿,几天不退。我们叫它“辣辣虫”。熟透的核桃,摘在手里,外面的青皮会自然脱落,我于是就坐在树杈上从容的消遣起来,好一阵子,吃得满嘴流油。耽搁了功夫,自是招来树下大人的埋怨。小孩子受不得话,不就是吃了几个核桃么?打那以后再没去帮过忙。而今想来当初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呢。
  那个时候物资短缺。罐子里没了油的时候,母亲就会剥上一颗核桃,用核桃仁來炒菜。虽然面汤里黑乎乎的,毕竟还是能尝到一点油香的味道。贪玩的孩子还会摸出两枚干核桃来,一枚掏空,挖了眼儿,用细竹棍穿了,拴上线绳子做成风车。利用惯性,扯出来的绳子会很快地收卷回去,还能发出嗡嗡的声响,乐在其中。哑巴的三叔还会挑选一些极小的核桃,雕刻出精致的小猫小狗小鸟小鸡来,送给孩子们系了绳子挂在脖颈做饰物。
  土地到户的时候,我们家分到了一棵核桃树,路边的,下面却是邻村一户人家的承包地。每到打核桃的时节,那家十七八岁的小子总是极力阻拦。理由是核桃落在他家地里,捡拾必然要踩踏,影响庄稼生长。给他赔偿,他不要,就是不让进地,干脆那些核桃也就放弃了。后来那小子在外面和人械斗中被捅死了,那棵树不久也枯死了,很明显是他做了手脚。
  穷乡僻壤,只有核桃算是能拿出手的土产。走亲访友,每次的同学聚会,我都会带一些核桃作为馈赠,虽是平常之物,也算是一点心意吧。这个习惯以至到今。我在学校的宿舍里,常年都放着一大袋子干核桃,以此招待串门子的同事,临走时再给他带上一些回去煮粥吃。
  而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核桃园。园子也需要经营和管护,施肥,除草,打药,特别是冬季的修剪。修剪是技术活儿,剪除过于稠密和旺盛的枝条,以利于树枝的通风采光,来年更好的结果。还有春上的嫁接,用新的优良的枝节替换老旧劣质的树种。长岐叔是修剪嫁接的行家里手,他是一名退休的教师,又好钻研,他家的核桃园产量高,品质好。他又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经常义务为村人修剪、嫁接核桃树。我在家的时候少,只要给他说一声,几亩地的园子,再回去时,他已经打理得停停当当的。我拿了烟酒去感谢,他死活不收,说乡里乡党的,谁还不给谁帮个忙呢,他从没要过人家一点报酬的。弄得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眼下,远近的核桃园已然成了气候,摘下的核桃堆积如山,价格跌落,不能出手,有些农人砍树的心思都有了。花椒价位好,栽植花椒吧,再过几年,保不住也会遭遇现在核桃的命运呢!
  神仙粉
  地分南北,饮食各不相同。北方人喜食凉粉,因了所用的材质不同,于是就有了米粉、豆粉、苦荞粉、麦面粉等诸多的种类。
  我的家乡很早盛行过一种凉粉,叫神仙粉。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神仙凉粉里自然也就没有神仙了。
  关于神仙粉的由来,民间有很多的版本。母亲是这样说的。很早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竹篱茅舍,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小日子过的煞是美满幸福。不期有一年闹春荒,遭遇年馑,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田里的麦苗还没吐穗,大人有气无力,小儿嗷嗷待哺。一天夜里,女主人睡梦中迷迷糊糊的,看见一个老妇人挎着篮子走进了家门,屋门明明是关着的。老妇人走到她跟前,从篮子里取出一捧枝条,捋下叶子给她看,并细细的述说了制作吃食的流程。眼看着一瓦盆嫩闪闪的凉粉摆在案头时,梦醒了。女主人揉揉眼睛,再看,丈夫孩子尚在梦中。屋里没有银发的老妇人,盆里也没有什么凉粉,但案头分明有一握绿莹莹的枝叶。这时天已大亮,她赶忙叫起丈夫,告知自个怪异的梦境。丈夫就上山照着那枝条砍回来,媳妇依了法子,果真做出了清香可口的凉粉来。一家人总算是度过了饥荒,神仙粉以及制作的方法也得以流传下来。
  其实这种神仙粉的食材,并非满山皆是,只在南山半腰的背阴处生长。它是丛生的小灌木,外形酷似连翘。细长的枝条,只是有点泛白,叶子和连翘相近,背面却是光滑且有着银色的光泽,当地人叫它“迷迷叶”。没有名字,总归是个谜呢。花期比连翘要晚好多,不是连翘那样的明黄,而是浅浅的紫红,星星点点的。
  母亲是做神仙粉的好手。在那个食粮短缺的年代,神仙粉可是家家餐桌上的常备。清明节一过,母亲便和村里的姨婶们挽了竹笼,进山去采集迷迷叶。有时也折些枝条,晚上回来,灯下捋了。我是目睹了母亲制作神仙粉的整个过程的。先是把水烧的滚烫,叶子放于瓦盆或者锅里,按三比一的比例,把滚水倾倒进去,趁着滚热劲儿,双手使劲地揉搓,以至没了温度。这个时候,再拿过细箩来,把揉搓出的紫黑的汁液虑在另外的盆里,端了放在院子冷却。虑出的叶渣,重新注入滚水揉搓,如此的三番五次,最后只剩下了叶脉。
  吃神仙凉粉,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经过了一整晚的冷却、凝结,凉粉终于成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最好,光滑细润,其余的就有些粗糙。辅料也很要紧,柿子醋是必须的,借其酸劲遮去苦味儿,佐以野韭炒就的葱花,堪称世间绝佳的美味。我和妹妹早已是迫不及待了,父亲却是不大待见。他的理由是哄上坡,一泡尿就没了,不顶饥的。
  母亲那时三十来岁,年轻,头脑也活泛。逢集的时候,也做了神仙粉,用桶担挑了,去五里开外的集市上叫卖,一碗一毛钱,贴补家用。当时的人们都穷,顾客少,收效自是甚微。父亲也不愿去帮忙,熟面孔,嫌丢人。
  我也是亲手做过神仙粉的。
  十多年前的一个“五一”假里,一位王姓的老友,携了妻儿来家,专程要吃神仙粉。那个下午,我、儿子和他一行三人,进得山去,采集迷迷叶子。那面坡在“爷洞梁”的阴面,荆棘丛生,杂草荒芜,人入其中,稍乎不见。封山育林多年,野猪毒蛇出没无常,险象环生。因而不时地呼喊着彼此,借以壮胆策应。晚上自是熬夜,即时制作。第二天早上,招呼了数位老友,来家分享这不多得的野味。有一人连吃了三大碗,直呼终于饱了口福,过瘾。临了他们离家走的时候,王姓老友还带走余下的叶子,预备“再生产的”。
  后来,过了不多的日子,王姓老友要做神仙粉了,让我过去技术指导。轻车熟路,如法炮制,但终端的产品只是几盆褐色黏稠的汁液,不曾凝结,大概是水的缘故吧。做神仙粉,只能用纯净的山泉之水的。
  而今,神仙粉作为绿色食品也进入都市,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豪奢的筵席。它以清热驱暑、益气养颜、口感好、纯天然而倍受吃货们的青睐。市井街头,农家乐都有叫卖。不过假冒伪劣者多,神仙粉的成色能有几何,更多的掺杂了食用胶,于是乎看起来也养眼,半透明,很筋道。
  读《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我不知道,薇菜与迷迷叶可否有相通之处,我只景仰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凛凛志气。我也不知道,神仙粉是神仙的独享,还是神仙对凡间世人的眷顾。
  久违了,我汲汲于心的神仙粉!
其他文献
立秋日长安遇雨  立秋日,长安城奉旨用  一场暴雨欢迎我。站前广场上  人流在雨水中奔跑、摇晃  呻吟,多像我老家安康盆地  那些干渴的包谷  几个小贩抓住了商机  他们面前堆积的雨伞在欢呼  雨水声、点钞声和吆喝声  彻底混为一谈。几个异乡人  呆在屋檐下抽烟,口中吐出炎凉  雨水呀,请你再往南走  最好翻过秦岭。让我家乡的土地  植物和动物,一次喝饱  从西安坐动车去秦皇岛  白鹿原上,动车像
期刊
秧  我是在今年清明节村族祭祖的盛大聚会上,猛然记起,又提出这个问题的。  当我打算给红薯写一篇乡村野史,很多与红薯相关的旧时记忆便纷至沓来。可是,当我渐理出一个头绪,我发现,我已记不起红薯是如何在乡下育秧的了。可谓尚未开始,即卡了壳。  按照农历,这个月我满了四十七周岁。十几年前,我的父母先后去世。他们是做了一辈子农活的乡村老农,经验丰富。只是关于红薯育秧的事情,我已无法向他们询问。我脑海里依稀
期刊
老田的遗憾  那间诊所还在,牌子上写的还是三十年前的名字,每天也依然会有三三两两的人走进那里。他们或带着一脸病容拿着纸包包好的药走出来,或在临时放置的椅子上挂上点滴。还是那张桌子,坐诊的医生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我家离这个诊所不到两百米,一拐出胡同口就看见它。我偶尔会走进那里,光线透过窗子打在桌子上,被窗棱分割,斑斑驳驳。从上午到下午,光斑从桌子的一边移到另一边。除了这张桌子以外,诊所的其他地方都
期刊
狂飙突进的溽暑终于谢幕,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仿佛一夜之间,天地淡褪了颜色,朱颜不再,葳蕤凋败。冷雨一条条披泻在玻璃窗沿,像低咽的倾诉,雨丝里渗着幽幽寒雾,触目几乎砭肤,再也没有了春天蔷薇色薄雾的温柔。几场灰白色的秋雨洗过,天地一片岑寂。草间少了虫鸣,晚蝉已经声咽,又薄又脆的叶片在风里萧萧飒飒,动听的让人落寞,一年又行近尾声。此段时分,最标志性的产物
期刊
站在陆地,依然觉得身在海中,就是指舟山群岛这样的地方吧。  从陆路去,先要一口气过完下述跨海大桥: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有人造桥像抛缆,甩手一条又一条,缆绳那头系着舟山这条船。  下桥,已近五十公里之外。  占据群岛面积一小半的舟山本岛五百多平方公里,有新区与非新区之分。新区就是一切都是新的,这种现代、流畅、明丽、活力感一路延伸到朱家尖一带。抬头,普陀山隔海在望。  再也没有了桥,就是个
期刊
玉山青鸟采野香  等布谷鸟的叫声如春雨般降落田野时,就到了采野的最好季节。  每年春天,我们到山野乡村去踏青,回程往往手中提着一袋野菜或是挖的几根青嫩竹笋,我们靠着自己的慧眼和双手的辛勤劳动,想要享受到一顿丰盛的田野大餐。  我对野地里那些绿油油生长的野菜尤其敏感。平日喜欢到大地上撒野,除了无忧无虑地玩耍,会注意到周围生长的植物,第一反应是能否叫出它的小名,如灰灰菜、车前草、蒲公英、野芹菜、野茭头
期刊
你从天际来,化作人间风雨护着心爱。我懂你的温良,如四月芳菲了解春风、如玲珑游鱼知晓甘泉。听草与草的细语,看星和星的凝望,你走在云朵的庇护中,未曾流浪。  细嚼嫩芽,春风是佐料,黄昏来调味,生灵拨弄命运的汤匙。俗气的诗读了一句一句,也不知如何就促成了胸中的高雅,从此不喜离合悲欢;无辜的雨漂了一夜一夜,更不知怎么就穿戴好破旧的蓑衣,此后遍尝酸甜苦辣。少不经事,那是你的一面之词,只是心中有痒,经年也未成
期刊
母亲  她活了半个世纪  我是这半个世纪的五分之二  二十年来  她重复同样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忙在田间,冬闲在炕头  一个人撑起大家庭的里里外外  她没有特别的爱好  也未曾试图换种生活  即使儿女已长大成人  她一个人守着老房子  儿女们蜗居城市  她喜欢老屋房檐嘀嗒的雨声  雨季时节  她总是静立窗前聆听  那一夜又一夜阴雨  淅沥控诉着她的大半生  回忆过往,不带任何苦涩与悔恨
期刊
从医院打点滴回来,一凡的高烧退了下来,他立刻有了精神,妈妈,我要吃水果糖。我的身体猛然冷冷地一抖,全身像被虫子咬了那般瘙痒,接着全身颤抖,泪流满面。我板起脸,咳嗽不能吃水糖。我刻意避过了这个字眼。一凡哇地一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嚷,就要吃就要吃。一凡不哭,水——我心软下来,后面的字还没出口,赶紧咽了回去,自己去拿好吗?就吃一块啊!一凡小手背抹了抹眼泪,我要两块,吃一块留一块。我却赶紧躲进卫生间里,是
期刊
凫水鸡  每一次在故乡的鄂南西凉湖上操桨弄舟而行,总能看见一两只浮游的水鸟,若即若离地出没在船头艄尾和船左船右,忽而水上,忽而水下的潜着游着,让人心痒又心动。  它就是被村人们称为“凫水鸡”的水中之鸟。对一种水鸟以鸡相称,并且一叫就是千年万年,这也算得上是故乡的独有和专利。不管这样的一种叫法是否准确和科学,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你把“凫水鸡”这三个字读过念过之后,就一定会用心感受到人和鸟的距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