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胃癌、结肠癌及双基因突变Lync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随访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Lynch综合征患者,分析13年间该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降结肠癌、胃癌、升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者为58岁女性,2003年诊断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2009年诊断为降结肠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2012年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2016年诊断为升结肠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腺癌。免疫组织化学为MSH2蛋白阴性、MSH6蛋白阴性、PMS2蛋白阳性、MLH1蛋白阳性;基因检测为MSH2基因p.I685fs位点缺失移码突变;MSH6基因p.T1085fs位点插入移码突变。

结论

双突变Lynch综合征病例比较罕见,其异时性结肠癌原发肿瘤组织学形态极其相似。该类患者肿瘤发病率更高,发病部位更广泛,发病年龄更早,但预后优于散发性肿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60例原发未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17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及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90例肺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辅助化疗组(30例)和姑息化疗组(60例)。辅助化疗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姑息化疗组以培美曲塞(PEM)为基础进行术后化疗。采用TAP图像分析仪检测两组化疗前后的血清TAP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2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MP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PM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18例(56.3%)]、胸闷气促[15例(46.9%)]和咳嗽[7例(21.9%)]。CT表现主要为胸膜增厚[29例(90.6%)]和胸腔积液[27例(84.4%)]。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以单核细胞增多为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283例NSCLC标本进行EGFR(18、19、20、21外显子)基因突变和TTF-1蛋白表达检测,并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TTF-1表达与EGFR基因
目的通过对比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多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优劣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Ⅰ~Ⅱ期周围型肺癌223例,其中单操作孔肺叶切除78例(单操作孔组),两操作孔或三操作孔肺叶切除145例(多操作孔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射波刀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解放军第一八七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明确诊断的NSCLC脑转移瘤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射波刀联合TMZ治疗组31例(射波刀+TMZ组),单纯射波刀治疗组(射波刀组)31例。射波刀治疗采用低分割照射5~25 Gy/次,1~5次,总剂量18~36 Gy。射波刀+T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顺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48例MPE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频热疗联合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腔内化疗(顺铂60 mg/m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25~30 mg/m2);对照组采用高频热疗联合单药顺铂腔内化疗(顺铂60 mg/m2),K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前列腺癌(PCa)患者发生去势抵抗和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104例PCa患者的资料,分为MS组和非MS组,结合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骨扫描、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睾酮等指标,随访观察18个月。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到达去势抵抗期和骨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MS组35例,非MS组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1/PD-L1)靶点阻断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实体肿瘤,随后对胃肠道实体肿瘤治疗也开展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局限性。文章对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无典型淋巴增殖表现的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例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B-CLPD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位年龄68岁,所有患者外周血涂片淋巴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升高(0.36~0.68),但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正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