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改变命运,习惯铸就命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每个老师以及家长所追求与期待的!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了,新习惯再养成就很难了。所以,培养学生良好作业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
〓〓一、传统作业习惯的培养
〓〓1. 科学选择,让学生爱上作业
〓〓繁重、重复、单一的作业,只会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认为作业是帮老师完成的,只是为了交差才去完成作业,可想而知,这样的作业一定是糟糕的!我认为老师要科学地为学生选择好作业的质和量,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你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对作业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良好的作业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那么,如何科学选择作业呢?首先,作业的量不能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布置作业,使作业不成为学生繁重的负担!第二,重复的作业应删除!现在学校基本都为学生订了专门做作业的辅导书,很多老师也就按照每天完成一页的任务去布置作业,殊不知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复多余的!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自己先做一遍,删除重复内容,减轻作业负担。第三,接近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作业!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于形象的、富有趣味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让作业生活化尤为重要!第四,布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能力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 老师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实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很多时候,老师为了追求高效的40分钟,在黑板上板书时字迹有些潦草,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字迹也不够端正!殊不知,这样的举动久而久之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哪怕你一再强调,做作业时字迹要端正,态度要端正,答语要写完整……但学生只会在你强调的时候去敷衍你一下,过后又会将你的叮嘱抛掷于九霄云外!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性,我在课堂上坚持用我定出的要求来要求每位学生!读题目时要细心仔细,圈出重要的信息,以最认真的态度写每一个单词,做到:要么不板书,板书就必须是最认真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班上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像我一样,有着良好的作业习惯!
〓〓3. 激励奖赏,让学生体验快乐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儿童应多受鼓舞,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组织各种激励奖赏的途径,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适当批改激励性的评语
〓〓往往英语老师批改作业时,就是简单的对错等等!倘若以悄悄话的形式适当加上一些评语,学生更会欣然接受。比如,学生在解决英语难题时,主语跟动词不一致时,我就会和学生说:聪明的你,要是再仔细些,再细心注意主谓语的话就能做对了,习惯决定一切,以后相信你能行的,加油!
〓〓(2)每天评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并在班上循环展示
〓〓每个孩子都有被同伴欣赏的欲望,让作业认真与有进步的学生受到全班同学的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每个学生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完成好作业!正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认真寻找原因,及时反思才能取得进步!
〓〓(3)每周总结,减免作业
〓〓每天凡是作业态度认真、作业正确率高的同学都会得到一颗五角星!如果有同学能保证一个星期得到五颗五角星,那么他就可以减免一部分的作业,有时甚至可以没有作业!(对于作业习惯进步大的同学,若每天都受到表扬,也同样可以减免)这项激励机制很受学生的欢迎,能让学生认真对待每天的作业。
〓〓二、新课程,新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良好作业习惯除了原有的要求,还应多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学生能进行开放式的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些新的作业习惯往往是教师和家长疏忽的,也是孩子最容易遗忘的,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形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理念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英语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作业观认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数量已不是重要的,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则令学生一生受用不尽,学会学习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让课外作业成为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
〓〓(1)培养学生按计划完成英语口头作业的习惯
〓〓一直以来,英语作业有别于其他科目作业,它包括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两项。笔头作业完成往往不成问题,可对于口头作业,学生总是“偷工减料”或“忽略不做”。语言的运用只有靠熟能生巧,要不断地强化记忆,只有熟练运用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技能,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许多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计划性。还有些学生期望记忆一遍就一劳永逸,永不忘记,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缓。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采取适当重复的策略来使学习内容得以长久保持。这就需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完成英语口头作业。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可将当天所学的英语单词逐个回忆,睡觉前和起床后,再次巩固强化,在遗忘“大塌方”之前加固。对于词组、语段、课文的记忆可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听纯正的英语,习惯听原声带,模仿跟读、对比朗读,纠正语音语调,做到正确理解所听材料。听几遍、听清楚了以后,跟着说。多听、多说可以让孩子尽快达到“脱口而出”、“出口成句”,长期下来学生的记忆力、英语的感知能力会显著提高。
〓〓(2)家校互动,培养新的作业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业的形式也早已千变万化,开放式作业已成为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开放式作业的出现决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与途径不再是传统的做题目了,他们需要更广泛的途径:查阅图书资料,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走进社会进行实地调查等。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很多时候都是同一小组的成员去完成一项任务,有些习惯好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作业,还有一些学生就形成了依赖心理,每次都等着其他组员的调查结果,他们不追求查阅或调查的过程,只想方设法得到现成的结果来应付老师的检查!长此下去,他们的能力就丧失了,这样的作业就失去了布置的意义了。
〓〓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互动起来,共同督促和引导孩子!首先,老师正确指导。布置这样的作业时,我们不能轻描淡写,必须正确指导,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必须完成哪几项任务以及如何很好地完成这项作业。第二,要让家长为孩子提供环境!如电脑互联网等硬件设备要齐全,并让孩子学会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需要查阅图书资料时,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书店,共同查阅,而后交流自己的心得;需要实地调查时,家长也可以先和孩子交流他的调查计划,自己也按着孩子的方法去调查,等孩子的调查结果出来以后,才能和他有话可谈。
〓〓这些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样的作业时,老师和家长必须做的。我并不提倡永远让孩子依赖老师和家长,在孩子逐渐学会如何去做后,我们就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真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反思,培养更深层次的作业习惯
〓〓以前,我们对作业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态度端正了、作业做对了就可以了!当今社会,如果千篇一律就如此要求,那么创新何来,人才又从何而来!所以,对于作业,我们还应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养成反思的习惯!我们应让孩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A. 怎样做出来的,运用了怎样的解题方法。做作业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会做这一道题目,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总结解题的方法:是观察,比较,迁移……这些方法是否还能运用到其它的题目中?
〓〓B.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新课改提倡解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这样的思维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中,或者只局限于老师的要求下,更应该贯穿于每一次作业中,让之成为一种习惯!
〓〓C.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有新意的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D. 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只有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刻反思,才能避免下一次的错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这样的作业习惯看似虚无飘渺,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该怎样才能让孩子真的养成这些习惯呢?我也在努力着,寻觅着!目前,我是这样做的:在每节课上都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在例题讲解以后,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我给时间让学生反思,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每天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与检查,让每个孩子至少与同伴说说自己家庭作业中一道题目的一点反思!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有部分孩子已经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作业习惯了!掌握了学习策略对学生终生受益,同时英语作业习惯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教师细致,有效的指导,规范并监督学生的课外作业,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做到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将来,共同努力吧!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传统作业习惯的培养
〓〓1. 科学选择,让学生爱上作业
〓〓繁重、重复、单一的作业,只会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认为作业是帮老师完成的,只是为了交差才去完成作业,可想而知,这样的作业一定是糟糕的!我认为老师要科学地为学生选择好作业的质和量,让学生真正喜欢做你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对作业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良好的作业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那么,如何科学选择作业呢?首先,作业的量不能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布置作业,使作业不成为学生繁重的负担!第二,重复的作业应删除!现在学校基本都为学生订了专门做作业的辅导书,很多老师也就按照每天完成一页的任务去布置作业,殊不知有一部分内容是重复多余的!所以,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应自己先做一遍,删除重复内容,减轻作业负担。第三,接近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作业!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于形象的、富有趣味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让作业生活化尤为重要!第四,布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能力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 老师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
〓〓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对许多事情都充满好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实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很多时候,老师为了追求高效的40分钟,在黑板上板书时字迹有些潦草,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字迹也不够端正!殊不知,这样的举动久而久之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哪怕你一再强调,做作业时字迹要端正,态度要端正,答语要写完整……但学生只会在你强调的时候去敷衍你一下,过后又会将你的叮嘱抛掷于九霄云外!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重要性,我在课堂上坚持用我定出的要求来要求每位学生!读题目时要细心仔细,圈出重要的信息,以最认真的态度写每一个单词,做到:要么不板书,板书就必须是最认真的!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班上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像我一样,有着良好的作业习惯!
〓〓3. 激励奖赏,让学生体验快乐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儿童应多受鼓舞,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组织各种激励奖赏的途径,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适当批改激励性的评语
〓〓往往英语老师批改作业时,就是简单的对错等等!倘若以悄悄话的形式适当加上一些评语,学生更会欣然接受。比如,学生在解决英语难题时,主语跟动词不一致时,我就会和学生说:聪明的你,要是再仔细些,再细心注意主谓语的话就能做对了,习惯决定一切,以后相信你能行的,加油!
〓〓(2)每天评出优秀作业和进步作业,并在班上循环展示
〓〓每个孩子都有被同伴欣赏的欲望,让作业认真与有进步的学生受到全班同学的关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每个学生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完成好作业!正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有对比才知道自己的不足!认真寻找原因,及时反思才能取得进步!
〓〓(3)每周总结,减免作业
〓〓每天凡是作业态度认真、作业正确率高的同学都会得到一颗五角星!如果有同学能保证一个星期得到五颗五角星,那么他就可以减免一部分的作业,有时甚至可以没有作业!(对于作业习惯进步大的同学,若每天都受到表扬,也同样可以减免)这项激励机制很受学生的欢迎,能让学生认真对待每天的作业。
〓〓二、新课程,新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良好作业习惯除了原有的要求,还应多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学生能进行开放式的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这些新的作业习惯往往是教师和家长疏忽的,也是孩子最容易遗忘的,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形成了依赖与懒惰的心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理念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英语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联系,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作业观认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数量已不是重要的,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则令学生一生受用不尽,学会学习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让课外作业成为指导学生学法、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
〓〓(1)培养学生按计划完成英语口头作业的习惯
〓〓一直以来,英语作业有别于其他科目作业,它包括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两项。笔头作业完成往往不成问题,可对于口头作业,学生总是“偷工减料”或“忽略不做”。语言的运用只有靠熟能生巧,要不断地强化记忆,只有熟练运用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技能,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许多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计划性。还有些学生期望记忆一遍就一劳永逸,永不忘记,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对于所学习的材料,最初的遗忘曲线是“急剧下降”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缓。也就是说,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它提醒人们要“及时复习”。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采取适当重复的策略来使学习内容得以长久保持。这就需要有计划、有安排地完成英语口头作业。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可将当天所学的英语单词逐个回忆,睡觉前和起床后,再次巩固强化,在遗忘“大塌方”之前加固。对于词组、语段、课文的记忆可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听纯正的英语,习惯听原声带,模仿跟读、对比朗读,纠正语音语调,做到正确理解所听材料。听几遍、听清楚了以后,跟着说。多听、多说可以让孩子尽快达到“脱口而出”、“出口成句”,长期下来学生的记忆力、英语的感知能力会显著提高。
〓〓(2)家校互动,培养新的作业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业的形式也早已千变万化,开放式作业已成为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开放式作业的出现决定了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与途径不再是传统的做题目了,他们需要更广泛的途径:查阅图书资料,借助现代化的网络,走进社会进行实地调查等。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很多时候都是同一小组的成员去完成一项任务,有些习惯好的学生会很好地完成作业,还有一些学生就形成了依赖心理,每次都等着其他组员的调查结果,他们不追求查阅或调查的过程,只想方设法得到现成的结果来应付老师的检查!长此下去,他们的能力就丧失了,这样的作业就失去了布置的意义了。
〓〓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互动起来,共同督促和引导孩子!首先,老师正确指导。布置这样的作业时,我们不能轻描淡写,必须正确指导,要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必须完成哪几项任务以及如何很好地完成这项作业。第二,要让家长为孩子提供环境!如电脑互联网等硬件设备要齐全,并让孩子学会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需要查阅图书资料时,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书店,共同查阅,而后交流自己的心得;需要实地调查时,家长也可以先和孩子交流他的调查计划,自己也按着孩子的方法去调查,等孩子的调查结果出来以后,才能和他有话可谈。
〓〓这些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样的作业时,老师和家长必须做的。我并不提倡永远让孩子依赖老师和家长,在孩子逐渐学会如何去做后,我们就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真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反思,培养更深层次的作业习惯
〓〓以前,我们对作业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态度端正了、作业做对了就可以了!当今社会,如果千篇一律就如此要求,那么创新何来,人才又从何而来!所以,对于作业,我们还应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养成反思的习惯!我们应让孩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A. 怎样做出来的,运用了怎样的解题方法。做作业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会做这一道题目,而是在做的过程中总结解题的方法:是观察,比较,迁移……这些方法是否还能运用到其它的题目中?
〓〓B.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新课改提倡解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这样的思维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中,或者只局限于老师的要求下,更应该贯穿于每一次作业中,让之成为一种习惯!
〓〓C.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有新意的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D. 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只有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深刻反思,才能避免下一次的错误,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这样的作业习惯看似虚无飘渺,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该怎样才能让孩子真的养成这些习惯呢?我也在努力着,寻觅着!目前,我是这样做的:在每节课上都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在例题讲解以后,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我给时间让学生反思,并在班上进行交流;每天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与检查,让每个孩子至少与同伴说说自己家庭作业中一道题目的一点反思!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有部分孩子已经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作业习惯了!掌握了学习策略对学生终生受益,同时英语作业习惯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教师细致,有效的指导,规范并监督学生的课外作业,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做到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让我们为了孩子的将来,共同努力吧!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