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捞到校外导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用基因枪
  
  我大一的时候一度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凭感觉按照大家说的因为我性格开朗的适合做销售去走销售的方向,还是坚持本专业,重点放在本专业继续深造上。学生物技术专业,身处二本大学的我感觉和那些重点大学的同学比起来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于是我想到真正的生物公司去看看我更适合什么。
  大一下学期,我写了一份简历发到了招聘网站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音,我几乎放弃了。非常幸运,快放暑假的时候我接到了一家上海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回复,他们让我先去面试一下,也许假期可以先做做看。直到我到了上海公司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我将要面试的组因为一个员工考上研究生提出了辞职,偏偏那时那个组的订单又特别多,虽然他们招了一个应届毕业生但因为不熟练一时忙不过来,刚好看到了我的简历,就想让我过去试试。我的兴奋和激动简直难以形容。
  第一次到了公司,站在忙碌的前台,我紧张得不知道要说什么,那一瞬间我打量公司进进出出的人,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恐怕被人耻笑了去。在前台小姐接完电话的空挡,我说:“您好,我是新来的实习生。”她看着我笑了笑说带你去见杨总吧,杨总笑呵呵的说:“小孟来了,在公司里可不是在学校,很辛苦,可要能坚持啊。”接着她向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我要做的工作,我们的项目主管,我所在的组的主管。我不知道如何称呼我的主管,杨总说你就叫他杜老师吧,一面把我带到工作的实验室,嘱咐我要多做事少说话,多学点东西。我不住地点头。
  进了实验室(生物公司的车间大多都是实验室),我和杜老师打个招呼,杜老师简单询问了一下我在学校都学了些什么,会不会用微量移液器,会不会用PCR仪。因为我刚大一这些都不会,可是让我惊讶的是和我一起来的大四毕业生她也不会。看到很多我在学校没见过的仪器药品,新奇极了。我们从最基础的学起,在标签纸上练习打5ul、1ul的水滴。我来实习的第一个上午就在实验桌边上练习吸水,打水滴。看起来好像挺无聊的,但实则为了工作中的实验打基础。因为我所在的组是全基因合成组,就是把基因片段合成长链的基因。需要非常精密的操作,尤其做电泳时,要在很小的胶孔内注射基因片段来检测,因此一直练习打基因枪要练习到手不抖。第一天的实习没做什么,只是大致了解一下,但我却觉得特别疲惫,第一次感受到企业里的工作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因为在公司里无所事事的人是很不安全的。我们组因为订单太多,中午没有午休,刚开始还真不适应,下午的时候大脑都昏昏沉沉的。
  
  别瞧不起刷试管
  
  两天之后我渐渐开始适应,因为那个考研的同事杨璐还有一周才走,我们就先跟着她学习实验技能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我领来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第一天和同事不熟,相处起来难免拘谨。等到同事们也渐渐熟悉了,偶尔开个小玩笑,心里的不安也渐渐减小了许多。他们教我用仪器,帮我找试管,我也帮他们做点我能做的事。但是我还是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同组里的同事很多只有高中学历,我一直觉得我是来学技术来帮忙处理订单的,刷瓶子刷试管这些事不应该我来做,我一直不愿意刷试管,直到杨璐跟我说,“我们当初来的时候大家不分学历高低,刷了一个月的瓶子,他们可能学历上不如你,但是他们的经验、实验技术都比你强得多,都是你的老师,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我当时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这是我实习的时候上的第一课。
  一周之后,我基本学会了这个组的全部工艺,主管也说我学得很刻苦,终于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实验了,在主管的安排下,我下了班以后自学一些基因合成、载体制作PCR原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等等,我发现原来DNA也可以这么有意思,也许我是受到主管的影响吧,他在每次成功合成一条基因的时候都会说:“太好了又做出来一条!”每次送测的结果不理想的时候,都会跑过去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渐渐找到了我想要的满足感,开始真正喜欢上了我的专业。尤其当我亲手利用所学完成一个订单的时候,特别骄傲。但是独立做实验总会犯错,一次我把两个菌种弄混了,一瓶培养基浪费了,我当时没觉得什么,可是主管却说,“不要以为这是个小浪费,公司要节约每一分钱,如果你在公司创造的价值还不如你的成本,这种人在公司是没有意义的。要把公司当成你自己的公司,你自己的财产去维护。在公司里就要学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熟练了之后,实习的每一天都很忙碌,独立完成的实验数目也越来越多。我还在不断总结怎么做能做得又快又好,时间上怎么统筹安排,能让等待的时间最少;和别的组的同事沟通时,如果发现同事的错误及时告诉他。跟大家一起吃早餐,午饭一起聊天,一起加班,有时还会听听来自意大利的同事的讲座。实习的乐趣渐多。
  
  主管成导师
  
  一转眼就过去了,在拿到实习工资的时候无比激动,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主管和杨总非常满意我实习的表现,给了我比较高的评价,说大一就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在离开公司前我又根据实习时的体会对公司提出了一些建议,杨总看了之后觉得有的确实很有道理,并欢迎我假期的时候再来实习。
  短短的实习,收获真的很多,从技术上的,专业发展方向上的,待人接物初入职场的小技巧等等。杨总说,我们研究的小核酸干扰对以后癌症肿瘤的治疗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合成的每一个基因序列都会为不同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我更坚定了深入学习生物技术的想法,公司里也有销售人员,可我发现那其实并不适合我。
  回到学校我有了特别明确的目标,不再觉得那么迷茫,考研不再成为逃避就业的手段,而是因为我真正热爱,实习激发了我学习专业的兴趣。我和同事之间也成为了好朋友,到现在都还保持联系。课余时间我也会和主管讨论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比如一些基因片段的链接,DNA发生突变和错配时的修复等。拿DNA的修复来说,书本中给了四到五种方法,可是实习的时候我只见用过一种,我觉得其他方法也挺好的,修复率也不比重组法低,为什么不用呢?主管告诉我说,书本上的知识固然是合理的,但仍然要和实践结合,要从成本,可操作性强弱,是否适合批量生产等方面考虑,比如DNA 也可以用光修复,但是因为比较难控制,所以还不是广泛适用。这才发现我很多地方思维还不够缜密,需要从更多的方面思考问题。
  因为在我这家公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不再觉得二本不如一本,只要我学到真正的技术,用更多的努力来证明我自己。课下我也会和本校老师探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都很惊讶我怎么知道那么多的。看来实习不仅是一种工作经验,更增长了我的见识,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犀牛人青年会  关键词:  带“角”的青年  记者:为什么叫“犀牛人”?  赵老工人:我的合伙人博友Eric偶然看到一幅名为“犀牛的偏见”的插画,说一只会画画的犀牛,无论画秋水长天落日夕阳,每一幅画中间都有座“山”,它的犀牛角。与其说是偏见,Eric觉得不如称其是年轻人的独特“兴趣”,如果他们的“角”都被现实打磨干净,那这个世界岂不索然无味。我们希望来这里的青年都带“角”,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本期关键词:  自课堂  如果有这样的课堂,人人可以作为老师主动分享一些自认为不错的技能,人人也可以作为学生,选择课程,主动学习,花点小钱,充实业余时间,同时学点本事,你乐意参与授课或为喜欢的课程买单吗?基于这样的自课堂理念建立的网站,是怎样运营的呢?  2012年5月,马源、王勇等人组建团队创办了这样一个线上线下互动的个人技能交易平台第九课堂,按照流行的互联网术语来说,他们做的是交易经验技能等虚
高中灵感,大一计划  “玩蚯蚓便便”的想法来自于汤姆种大麻的经历。早在加拿大读高中时,他曾和朋友们利用加拿大允许私人种植大麻的法律,玩票似的种过几株,不过这些吃着化肥、晒着人造光的植物们身娇肉贵,长得病蔫蔫儿的。几个月后,汤姆再一次去视察,却发现大麻们突然枝繁叶茂,个个变得膘肥体壮。朋友皮特告诉他,这多亏了他家的祖传秘方——“蚯蚓堆肥”。  皮特有一个“蚯蚓盒子”,盒子里装着肥沃的黑土,还有西瓜皮
摘 要:档案事业国家模式,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具备国家规模的档案事业,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档案事业社会模式应是由社会力量主导建立起来具备整个社会规模的档案事业。学界流行的所谓档案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实际只是局部规模的档案事业模式,以档案事业社会模式概念衡量,并非档案事业社会模式。  关键词:档案事业;国家模式;社会模式;范式;档案机构;档案学会;职能转变  徐拥军、李孟
“我不知道这个梦想是不是不切实际,但是我想效仿英国青年‘别针换别墅’的故事,用我的一对戒指,为我们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希望朋友们能帮忙宣传和参与交换,把它变成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并一起实现它!”  发出这条微博的女生名叫做杨艾菁,今年21岁,是贵州民族学院大三学生,“用一对戒指换一栋教学楼”正是她的点子。在发出这条微博的短短23天里,她用一对价值仅200元的银戒指换到了30万的善款。如今,
喜 实验室里别有收获  专业:动物医学    文科女生对生物实验室的想象    太残忍了!动不动就解剖青蛙,实验室里动不动就血流成河,还要观察没死的青蛙心脏跳动情况,简直是在演恐怖片。不流血的实验更残忍,一手捏着小白鼠头,一手捏着小白鼠尾巴,使劲儿一拉,嘎嘣儿一声,小白鼠就死了。理工科姑娘们闻了一上午血腥味儿,中午食堂照样打血豆腐吃,其冷血,不亚于莎士比亚笔下挥舞着血手的麦克白夫人!    真实的
其实创新能力并不等于知识多。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的成果都是在二三十岁时出的,我最崇拜的法国数学家伽罗华(1811年~1832年)在作出重大发明时才20岁。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见得很多,但是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特别活跃。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益川敏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没有护照,是一个真正的土包子学者。他是怎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在京都大学的时候
@沈不是沈坤:自从两位室友用了iPad后,如厕和洗脚的时间明显变长,带着iPad上厕所基本上不到半个小时不出来。所以嘛,所谓移动互联网充分利用了垃圾时间和碎片时间,对某些人来说根本就是把整块的时间打碎,把宝贵的时间变成垃圾。     @何镇飚 :我坚持本科毕业论文这种形式,大学是高于世俗的学术世界,正规学术训练的终点是博士,起点是本科学士。有的学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考硕读博,所以本科毕业论文就是他
摘 要:《档案法》的操作性问题长期以来非常受关注,最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另一种认为可操作性很差。这两种观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理论研究者的不同地位造成的。立法部门多认为具有可操作性。执法部门的“高层”多认为具有可操作性,而基层多认为可操作性很差。理论研究者观点则比较中立。  关键词:档案法;操作性  自《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档案法》的操作性问题就一
出生于湘西的沈从文原本是一个士兵,文化程度只有高小。祖父沈宏富曾是贵州提督,但在辛亥革命之后,沈家逐渐败落。1923年,不满20岁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初来乍到的沈从文甚至连什么是标点符号都不知道,他试图在文学领域白手起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来北京的目的就是“独立”。  沈从文他求助过许多大人物,包括鲁迅,包括郁达夫。他给鲁迅写信求助,鲁迅不以为意;接着丁玲为他向鲁迅求助,却因为沈丁笔迹相似而引来了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