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与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整个社会,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化学不是一门传统的理论学科,它是一门有用的学科,让学生更能主动或自觉了解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学生感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无处不化学;另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知道化学的价值。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教学注入活力,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有效促进教学,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操作 互动 兴趣
  化学不仅能够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而且为学生步入社会作出铺垫。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从启蒙阶段抓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究竟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首先,化学入门——化学第一堂课很重要,也就是我们认为的“第一印象”,不仅是学科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还有学生是否对该门课程产生感觉——即求知的欲望。垂钓者如何让鱼儿上钩,当然是需要鱼饵的诱惑。所以,首先根据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兴趣。主要通过趣味实验来引导学生,比如有“白纸显字”、“魔棒点火”等等。总之,让学生初步感受化学的神奇,产生对化学的探究欲望。通过有趣的“魔术”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加以引导。学生才能更深地感受到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
  此外,不同的学科有着自身的规律,化学也有其学习规律,它属于记忆性较强的理科,但在此时,并不是束手无策。比如关于《物质构成的奥秘》,涉及到的原子和分子等微粒。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包括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环境问题,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热水器等。充分让学生感知化学材料对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影响,把化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的文明相连接,学生必然会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要学好化学的责任感以及积极探索科学情感。俗话说:“有志定有趣,有趣必有志,趣从志生。志能生趣”。从而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实验操作的互动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容易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他们的学习热情,抑制思维的发展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关键是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比如利用直观教学,引起学生兴趣,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不一定每一个都是要教师亲力亲为,学生到讲台与老师合作,变演示为边讲边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这个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时,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进行实验操作,参与实验的学生的操作更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当他操作错误时,其他学生会迅速反应并指出,比如使用滴管时的细节,液体成滴滴入,滴管不能伸进试管等,学生能迅速看到这些操作是否正确。这样,加深了全体同学的印象,效果更佳。或者适时加入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个人教学艺术风采
  教师的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而个人的教学魅力包含了多方面。在教育语言上——“入耳”,能够恰当进行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体现教学的艺术。教学中板书设计时,独具匠心,恰当展示教具模型,丰富的课堂演示实验,幽默形象的比喻,生动有趣的语言,促使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并且以高度热爱化学的情绪感染学生,努力创造探索化学奥秘的情境,让学生听得有味、入神,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通常情况下,作为青春期的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是来自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影响。而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修养,不仅能驾驭教材,而且还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法。总之,要把师生间单调的课堂教学的知识交流转化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舞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成长。
  四、体验成就感,快乐学习
  在心理学上,成功是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在化学教学中也会遇到学优和学困生的差异,在学习兴趣上也会有区别,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一句表扬,或者是一个信任的目光,都会让他们内心很兴奋,为他们提供动力,而此时正是一个教育的契机。鼓励学优生向前,注重后进生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恰当地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再如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精选习题,善于分析题目中的因果关系,由表及里,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考虑化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化学问题的正确思路。这样学生享受了学习过程,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首先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升兴趣。推动他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研究,充分利用好兴趣这一关键的高效催化剂。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教学注入活力,师声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有效促进教学,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化学物职业接触评估3种方法,比较其准确性。方法以某橡胶厂车间空气中苯浓度的历史监测资料为基础,用3种方法分别评估工人接触苯的水平。资料法直接使用工厂的职业卫
【摘 要】回顾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平平淡淡、没有大的作为。要说我的经验就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我平时只强调学习兴趣,我认为,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切。是给你知识,给你快乐,给你幸福。每次我都重复一句话,那就是:我是好样的,你们也是好样的,我们大家并不比别人差,这一次虽然没有考好,下一次应该能够考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我说的自信是在勤奋的土壤中,在汗水的浇灌下长出的花
期刊
“所谓鲁迅小说的:‘弧向结构’是指“隐藏在表层结构背后的深层结构——小说内在的组织关系”。文章以鲁迅小说《药》为例,指出“在《药》中,作为表层的故事情节线和处于小
目的探讨在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chabaudi chabaudi AS,P.c.chabaudi AS)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P.c.chabaudi AS感
文章就传统翻译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劝能。翻译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以德国学者的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摆脱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将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以谊模式为导
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优化效果的时代,它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领域能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手段的教学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个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来谈谈它的魅力和优势。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损伤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Ala)的形成是否与β-分泌酶的增加相关。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30min制备SD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和荧光
都说老师是爱的天使,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从事着塑造人的事业,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播,正确的引导和循循善诱的教导会使孩子的个性得以转变,这其中我觉得鼓励和赏识最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因为腿脚不灵活,说话不清楚,眼睛还近视,所以动手操作能力差。觉得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们玩。为此,我就开始观察他,发现他见了老师热情地问好,对每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对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自称他的学说:“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矣”。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谅解,即宽容。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学生改正过程的耐心等待,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对学生要宽容,信任,用宽容,信任去唤醒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一、宽容是阳光,可以照耀学生的心灵  一位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