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耐受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毒素耐受是指机体或细胞提前经低剂量脂多糖连续刺激后,对大剂量脂多糖的再刺激呈低反应甚至是无反应的一种现象.内毒素耐受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细胞信号通路、生物分子和受体改变.到目前为止,确切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内毒素耐受现象与一些疾病有关,如脓毒症、糖尿病、囊性纤维化和癌症等.本文就内毒素耐受的体内和体外模型、Toll样受体家族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表观遗传学及其对内毒素耐受机制的调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乔国强教授是国内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在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叙述学、比较文学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在本篇访谈中,乔国强教授就美国犹太文学、叙述学和中国话语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在乔国强教授看来,犹太文学不仅有无穷的魅力,而且有鲜明的族裔特征,特别是犹太“大屠杀”文学,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犹太作家的身份性和道德取向.同时,乔国强教授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了文学史叙事的虚构性,并指出叙述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以及其他批评模式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乔国强教授以多元融合的立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 托卡尔丘克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文本背景,以不同人物的人性叙事构建文本.本文从伦理学维度中的人形、天性、兽性三个视域出发,深入解读小说中虚构的太古村民的人形、天性、兽性的不同呈现,聚焦虚构文本的现实意义,以哲学的思维探讨虚构人物与真实人性的文本构建意义,通过虚构的太古村庄映射现实世界,揭示人性的内涵意义,展现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
近年研究显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的人群中发病率并不低,但尚未受到应有重视.而BMI正常的MAFLD并非既往认为的良性疾病,它不仅具有与肥胖MAFLD患者相似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并发症,同时在这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当给予更多关注.本文将围绕BMI正常的MAFL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等方面的特点做一综述,以期为个体化MAFLD治疗提供新的
叙事时间的非线性特征是概念隐喻“时间即空间”的加工结果.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融合,共同构筑叙事话语的时空维度.话语时间的空间化叙事处理,是时间的线性向非线性的转化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叙事者对视点的精心选择.本文从认知出发,重点讨论话语叙事中的时间非线性特质及其体现的视点选择.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护理领域预测研究文献,探索护理预测研究的现状、趋势和潜在热点,以提升护理相关研究的创新性与深度.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为本次数据来源,检索建库至2020年的文献,使用Citespace5.7R2与VOSviewer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结果 经去重、整理后最终纳入文献676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吴疆,发文8篇,占比1.16%;发文最多的机构为协和医学院,发文20篇,占比1.96%;刊文最多的期刊为“护士进修杂志”,刊文30篇,占比4.43%;压力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和骨质疏松“异病同治”的用药规律与机理.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和中国方剂数据库中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构建数据库.基于Apriori算法实施关联规则分析,后利用SPSS行聚类分析,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药对治疗两种疾病的潜在机制.结果 本研究分别筛选出股骨头坏死64首处方、骨质疏松69首处方,单味药二者均以当归使用频次最高,其次,股骨头坏死中应用频数较高的有牛膝、川芎、红花、续断、黄芪等;而骨质疏松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熟地黄、杜仲
目的 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以探讨CCR5 siRNA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诱导法构建RA大鼠模型,分离和培养RA大鼠滑膜细胞,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CCR5 siRNA和NC siRNA载体转染入细胞以判断其转染效率.并将体外培养的滑膜细胞分为4组:RA组(RA大鼠滑膜细胞)、RA+NC组(加入脂质体包裹的NC siRNA)、RA+mock组(加入脂质体)、RA+siRNA组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雅安市人民医院行骨科手术患者63例,年龄为33~66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29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自体血回输,记录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输量、术后1-7 d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d患者凝血常规、血常规指标、血钾、以及血乳酸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21.76±45.34)mL,平均输入自体血量为(441.37±44.58)mL.术后1-7 d均未出现明显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与术
背景 干姜配附子是仲景经方的经典药对之一,临床使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常有回阳救逆之功效.目的 探讨《伤寒论》对干姜、附子证治分布规律与量效关系.方法 分析《伤寒论》中附子、干姜两味中药的气味及其在不同方剂中的证治规律、配伍特色和量效关系.结果 治疗的前12位(频次≥2)症状由多到少依次是:下利(8次)、呕(7次)、发热(4次)、烦(4次)、厥逆(4次)、脉微(4次)、腹痛(2次)、脉沉(2次)、小便不利(2次)、咳(2次)、头痛(2次)、身疼痛(2次).在《伤寒论》中,干姜使用24方(次),十
“反诗”即现代工业体系中,依据传统审美和诗学,毫无美感和诗意的现象、物或人.美国现代派诗人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秉承“直接接触”理论,以“反诗”作为素材,采用视觉艺术技巧创作诗歌,并试图以其作品医治美国的疾病,实现其治国理想.他的反叛性和现代性决定了他的复杂性.因此,从哲学、美学、诗学和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进行跨学科研究,重新审视威廉斯和他的“反诗”,有益于更深入、全面地理解他的诗歌,更客观地评价他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