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的有效对话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每况愈下,而课堂舞台式、教学勉强式与学习接受式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忽视通向知识的路径,学生缺失情感的体验,造成勉强学习、拒绝学习与逃避学习的现象愈演愈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开展对话教学,从而改变学习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在开展对话教学时,对话需求缺失,对话兴趣不强,对话习惯不良,对话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依然突出。作者就基于问题开展有效对话教学进行案例研究,尝试改变教学方式,并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关键词: 问题解决 对话教学 有效性
  基于问题的有效对话教学就是围绕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并使对话走向深入。也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深层次理解知识;在对话中交流经验,获得情感体验;在表达反思中建构知识,实现认识的提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对话兴趣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许多时候学生知道要学却不知为何要学,潜伏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对话也就虚化。为此,激活对话就要将知识融于有意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搭建情感对话平台。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在师本深刻对话的基础上,尽量来源于生活,找到概念“原型”,彰显知识价值,激发内在动机,让情境作用于学生并产生问题,引发学生体验、思考和探究。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溶液的相关知识,体会学习价值,激发对话兴趣。
  二、设计探究问题,阐明对话话题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获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将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有序的深度思维对话。问题源于情境,思维在问题中找到支撑点。问题是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载体,将知识隐含于问题中,通过问题对话衍生出知识表征或新问题,这样带有价值的问题进入对话才能激活学生思维。问题的设计要在师本深刻对话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原认识的预设,防止花太多时间讨论对话问题,但师本对话与生本对话必然存在认知的偏差,这种偏差要通过生成问题矫正,为此,设计的探究问题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本节课通过情境生成了以下问题:问题一溶液的形成:(1)海水是溶液吗?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你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解释吗?(2)冬天里为什么海水比纯水更不易结冰?水溶液有哪些特殊性质?问题二溶液的状态:(1)贮水池与结晶池中的食盐水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你能用实验手段判断蒸发池中的食盐水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吗?(2)海水中不饱和食盐水是如何转化成饱和食盐水的?追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如何转化的?问题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为什么要“夏天晒盐”,而不是“冬天捞盐”?追问:如何选择结晶的方法?(2)结晶池的溶液还能溶解食盐吗?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3)结合下图(图略)说说,从有关溶解度曲线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问题四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及配制:(1)农业生产中,若要配制10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用于选种,15%是什么意思?如何配制该溶液?(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密度为1.11g.mL-1)配制50千克0.9%的生理盐水,如何配制?通过这四个主题性、知识性、思维性、逻辑性的主问题,结合对话过程中生成的子问题,一步步推进有效对话的进程。
  三、开展问题对话,生成对话结论
  问题对话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从知识的问题化走向问题的理论化。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交流与讨论,实现生成性思维对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对话结论。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对话教学要注意以下方面。
  1.从已有经验出发。知识的建构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各自的前理解结构出发,通过问题对话,促进基于自身经验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体验和认识,生成新的理解结构。
  2.尊重学科特色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在单元整体知识背景下,提炼学科观念并用学科观念指导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概念,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地进行问题对话,提高问题对话效率。
  3.加强小组合作活动。问题对话是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的分享意义、生成结论的过程。学生在独立反思的同时要加强小组合作,引入对话讨论,超越个人经验,启发思维,交流信息、思想方法和观点理由,促进思考与反思,生成合理性的感悟。
  4.提供适当的对话支架。要使对话由形式走向实质,必须在对话出现障碍时提供适当的对话支持与帮助,确保有效对话的顺利开展。
  5.教师要引领对话。要使问题在对话中一步步得到解决并被理解,就要引领对话进程,把问题对话引向有效。引领有效对话不是干预讨论内容,而是帮助建构有效对话结构和步骤,甚至改变问题方向,增进理解;引领有效对话要注意将学生的外部语言(沟通语言)引向内部语言(思维语言),反思自身思维,使学生思维发生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引领有效对话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理解,主张自己的理由,理解别人的理由,建构科学的理由;引领有效对话要及时、合理评价对话能力,推进对话发展;引领有效对话要及时提炼结论,形成结构性的能力知识体系。
  例如“为什么要‘夏天晒盐’,而不是‘冬天捞盐’?”的问题对话,在学生已有前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二条固体溶解度曲线图(一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一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作为对话支架,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引领学生从具体中抽象出结晶方法。同时学会以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视角及分类思想深刻理解溶液,从而生成对结晶方法的理性理解。又如提炼结论时,引导学生抓住溶质、溶剂这两个关键量及温度这一影响量,并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地建构结构性知识。
  四、评价问题对话,促进对话深入
  通过问题对话学生对知识已建立静态的结构,对知识有初步理解,但理解是否正确?是否深刻?如何将知识从静态的结构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的结构,从而形成有利于问题对话的活动经验结构?这就需要评价。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化、内容的全面化、过程的动态化、结论的简约化、主体的互动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对问题对话过程和策略进行反思,发现新问题,引导对话深入,纠正思维偏差,重建合理的认知结构。如进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如何转化的?”的追问对话时,学生对如何改变温度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不能达成共识,于是教师展示二条固体溶解度曲线图(一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条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引导学生抓住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这两个量,以及温度这一影响因素思考,并多角度反馈学生的认识层次,及时评价,促进对话的深刻和深入。
  问题对话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本身,更注重情感的体验;不仅是思维的展开,更注重意义的生成;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注重知识的能力价值。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走向有效的问题对话教学,知识课堂才能走向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森,伍叶琴.有效对话教学——理论、策略及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奥林匹克(奥运精神)是一座美的殿堂,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情感,体会其崇高、壮丽的美。奥林匹克的美可以归纳为三点: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本文着重论述其社会美,即奥林匹克美净化、升华了人类的灵魂。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运精神 奥林匹克社会美  顾拜旦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四年一度的“盛
摘 要: 本文讨论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让课堂教学“五味俱全”,旨在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教学模式而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五味 高中生  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是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生本课堂”概念的提出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给广大教师带来新挑战[1]。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学习需要,而主体地位体现的标准即自主学习,其次优化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手段是激发学生学
摘 要: 当前,一些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中华民族的价值本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民族精神中寻找答案。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语》和《孟子》,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它们从修性、立身、处世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学习《〈论语〉〈孟子〉选读〉》,旨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人文化,这样才能落实培养和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摘 要: 师生之间会有互相欣赏、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美妙时光,也可能有相互敌视互、相厌烦的不快日子。教师,只有从爱出发,不断包容与引导学生,寻找爱的教育契机,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师生共同的和谐快乐成长。  关键词: 爱 尊重 契机  一  (一)缘起  每一个人都希望在工作学习中获得他人肯定,特别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老师和朋友。他们的爱是支撑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他们的认可是生
摘 要: 从高考阅卷统计数据,阅卷教师随笔记录中发现考生思维切入点靶向不准、思维逻辑紊乱、思维路径不畅、语言表达不清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活跃考试思维,强化考试能力是备考的重点。  关键词: 思维断路 短路 迷路 歧路 完善思维  一、试题再现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科综合第36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
摘 要: 初中物理是所有教学科目中较难,也最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惑的学科,初中物理不仅包括数学运用,而且有许多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物理教学变得越来越形象、具体、富有参与感。通过多角度表现手法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瞬间、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受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深入观察与认识,同时,教师能通过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为物理教学埋下伏
摘 要: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启示我们鼓励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作者在教学中实践探究式学习法,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探究式学习法往往流于形式,因此针对如何提高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教学实践,从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追求更有效的探究式学习。  关键词: 发现学习 探究式学习 开放性 自主性 创造性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
摘 要: 2009年,香港高中开设一门全新科目——通识教育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文章从理论上分析,试图构建大陆地区高中数学通识教育课程,吸取香港之经验,从数学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开展大陆高中数学通识教育,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通识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数学教学 新课标  2009年,我国香港地区高中就开始实行了通识教育,然而,中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对于数学通识教育更是较少涉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和素质发展形势下,学生学习能力尤其自学能力培养是突出强调的灵魂因素。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其能力因素主要包括计算、阅读、倾听、推理、质疑、联想、想象和创新等多个方面,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前后贯通、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之作,循序渐进地培养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有效激发课程学趣和深化学习情感,积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能为促进
摘 要: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轻视隐性文化导入的现状,本文借助跨文化交际领域著名的“冰山理论”,以目前使用较广的大学英语新视野读写教材为例,摘取其中的几个例子,利用语言切入点,介绍导入隐性文化的几个途径,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更了解背后的文化,开阔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隐性文化 冰山理论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文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