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题要】:
   9——10岁以前既是儿童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心理学家对关键期的研究来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再利用恰当的教育推进关键期的发展,这对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生培养,终身学习,习惯
  Abstract: 9-10 years old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is the time of rapid developing. It is the key time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formation. Through the critical period research of the psychologists to develop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ey reuse education of the critical period of proper development,and it is important to children's habits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students cultivation, long-life education,habit
   在新课改语境下,着力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每个一线教肓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反之,如果在儿童时期养成了坏习惯,就有可能终身受到伤害。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用儿童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对习惯的改造将要比塑造艰难得多。抓住关键期对儿童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一﹑二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优为重要。因此,我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肓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从儿童的兴趣、体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养成乐学的习惯。
   1、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开学初,利用一、二天的时间让学生浏览教材、读教材。通过读目录,大概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对教材内容有个总体印象。 让学生翻阅自己喜欢的课文。学生刚领到教材,读教材的兴趣浓,每课都想看一看、读一读。有个学生特别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真想一口气把全部课文都读完。”我问他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他沉思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读完。”站在旁边的一位女生抢着说:“因为课文讲的都是我们生活中有趣的事,课文里的插图也很美”。
   检查预习情况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教材共安排了几个单元?共有几课?你喜欢哪课?写的是什么等问题。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课文再读一读,与学习伙伴一起欣赏课文。看到孩子们读得认真、专注,心里着实高兴。
   2、单元预习。学习每个单元前,利用一、二节课进行单元预习,读一读单元提示框,学生读了生动精彩的提示语以后产生一种急切阅读课文的念头,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指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了解,了解后学生知道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春天的,开学初正是柳绿花红的季节,要求他们去观察春天的动物、植物、气候变化、人们的活动等。读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儿歌、文章,摘抄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有位学生非常兴奋地说:“老师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仙境中徜徉一样,早晨,从睡梦中醒来,听见小鸟在歌唱,就像闹铃美妙的歌声。背着书包来上学,看到刚从地下探出头的嫩绿嫩绿的小草,一眼望不到边的油菜地,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朗诵杜甫的《宿新市徐公店》。自己仿佛在画中游。大自然真美。”另一个同学听了深有感触的说:“我闭上眼睛也能想象到春天的美境。”“是啊!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要爱护、美化她,她才会越来越美。”两个孩子赞同地点着头。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即生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及时对学生进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发挥教学艺术,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质疑习惯。
   我国教育家孟子提倡学生要有存疑精神,不要盲目从事。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今天的新课标也强调创造学习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疑才有思。疑,正是启发思维的起点。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勇于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学生上课要做到专心致志,第一步就是在课前预习时要存疑。要逐句逐段地读,每句话都读懂。遇到不懂的词,多读几遍课文,根据上下文理解。要常用工具书,尽量在预习时搞懂。如果实在弄不懂就做上标记,以便在教师讲课时认真听取,弄懂它。在理解内容上,要提醒学生读了课文后问一问自己,课文讲了什么?从几个方面讲的?体会到了什么?上课时,专心听讲,看自己理解的和老师讲的、同学讲的是否一样,假如有区别,想一想,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不断从成功、失败中找到学习经验,总结学习经验。特别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同一个意思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自己是否也能这样清楚地表达?学习和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学了一篇课文后也要存疑。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问问自己,通过学习解决了哪些预习时没有弄懂的问题,学到了什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新问题就与同学探讨探讨,“三人行,必有我师。”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也应讲究方法。学生通过努力能自己解决的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有关资料解决问题,这样的成功体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给他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愉悦。还养成了遇事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信、自我激励的习惯。
  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就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在众多的榜样中,莫过于身边的榜样。很多家长经常这样对我说:“我家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动。”其实,所谓性格内向就是因为内心没有方向,缺乏自信。造成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造成儿童心理压力过大,一但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就会严厉呵斥,有的家长甚至打骂孩子。其次,当孩子有新的想法和创意时,得不到家长及老师的关心、支持和肯定,扼杀了孩子学习和表现自我的积极性。再有就是孩子无法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缺乏成功感和自信力。
   四、 培养儿童树立自信,老师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供儿童表现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孩子内心都比较压抑,不愿在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老师应提供机会,让他们在集体面前充分表现自我。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当值日生,帮助小朋友等,这样可以提供他们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还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表演节目,得到肯定和赞赏,在教学中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发言等。
   2、提供儿童与人交流的机会。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让活泼开朗的学生主动邀请他们玩耍,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更好地融入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多提供一些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
   3、开展“找优点”的活动。通过评价和互评把学生的优点发掘出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4、帮助学生树立威信和责任感。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任务,让其参与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比如,请他们在排队时帮助教师维持班级的秩序等。
   5、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流。没有自信的孩子总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结识朋友,这时就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与人交往。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充满自信的人,家庭和学校都应行动起来,共同配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当然,要求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就要不断地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重视在做中学。因此,他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老人家在《教育的新生》一文中写道:“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抓住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育心理学》陈安福张洪泰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用书。
   (3)《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藝术与实践吴效锋主编。
   (4)《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秦训刚晏渝生 主编。
其他文献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合格人才。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文明禮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提高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的礼仪规范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文明礼仪教育是
期刊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每一位在职员工非常重要。本文将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做出分析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英语;兴趣  Abstract:How to arouse students’ English study interest is very vital for every English teach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期刊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是对接受初中教育的很多学生来说,这是一项相当艰难的工作。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当薄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要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爱。在平时的学习中,记单词、学语法都是难关,一提到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的事,写出来的小短文简直是不知所云,全篇文章中只有一两个简单句是对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从本校学生入学时起,就采取一种与课文同步的习作
期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则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力量的作用。”  一、班主任的人格特点及在教学管理中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是通过班来进行的。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行
期刊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是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由于主客观原因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里面出现了“差生”。所谓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但是,差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差生是可以转变的,近年来对“差生”的转化成为每位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差生”的转化一直是老师们最费心思的工作,很多人
期刊
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可以从研究怎样提高非智力因素入手。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而它又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点出了兴趣的重要,要想学生的成绩提高,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能事半功倍。本人试从数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
期刊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学
期刊
中学生厌学是当今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令教师和家长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作为班主任如何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对厌学学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对症下药,合理诊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要教育和转化厌学学生,必须对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因为只有找到了“病因”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期刊
内容摘要:让孩子真正懂得关爱,学会关爱,首先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要将这种爱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教给幼儿,让孩子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让全世界都充满爱,让你我都永远幸福、快乐。  Abstract: Let children really know love, learn to love, the first is the parents to set an example. They should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在各科教学之中,作文教学也是如此。目前,作文教学处于低迷状态,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水平低。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写作指导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人云变云,众口一词,不重视教法上的创新,更未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套教法传了几代人,数十年不变,才导致作文教学死水一潭,毫无生气。如果再不在教法上寻求突破,再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就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