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下专业优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计算机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工程教育认证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针对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的一种合格性评价。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与人才支持,文章根据专业认证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践平台、建设课程体系以及开展校企合作等,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进行了优化建设。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专业; 优化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7-78-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ptimize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Li Zhimin
  (Min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Universities of Fujian Province, Shishi, Fujian 362700,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a qualification evaluation for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furth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s to applied ones,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reby to provide st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talent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industrial system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accreditation standard, this paper formulates talent training plan, constructs practice platform, constructs curriculum system and carries ou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conduct the optimized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lectricity and intelligence special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specialty; optimized construction; research
  0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学院需秉承办学定位,深入推进向应用型转变,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程专业以服务于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支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各项标准时以专业认证要求为依据。
  1 研究意义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核心理念:“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的教育体系;“持续改进”的质量观。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新建专业,并且该专业是土木与电气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所以专业的建设方向必须明确,虽然建筑电气专业工程认证还正在筹备,但目前可以参考相近专业的专业认证思路进行建设。
  2 当前完成的建设任务
  ⑴ 文件解读、完成开题
  为了满足工程认证里面12条毕业要求,专任教师们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摸索新知识、新需求与服务领域的联系及关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项目驱动教学,以成果作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努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根据文件的指导及调研完成了项目的开题工作。
  ⑵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打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偏向于实践应用型,方案定位于构建“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即三结合,专业建设结合行业需求;教学资源结合行业资源;学校培养结合企业岗位。三紧密联系,课程设置与生产过程紧密联系;教学设计与岗位能力紧密联系;教材选用与任务项目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后,在工程认证文件指导下,对照国标和学校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了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原来的方案,将某些课程调整了开课模块,例如原来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在限选课模块,按照国标和工程认证要求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要在大三的时候讲授。原来的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也由限选模块移到必修课模块里。公共安全技术课程、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也进行了合理规划,并且通过调研企业后在新增了信号与系统、BIM基础训练课程,充分满足本专业的综合性、实用性学科特点。在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开设校企合作课程,在后续的方案优化建设中要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增设企业专家主讲的课程,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修改后的新方案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课程模块的前后关系明确,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对培养的人才更加满意[3]。   ⑶ 实验平台建设
  实验平台的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满足基础课程的,满足专业课程的,满足科研建设的。本专业在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基础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的同时建设专业需求的实验室,在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建设时为了满足专业多学科交叉的需要,本专业在 2019 年与本校土木学院共建中央空调实验室后,又新建了暖通实验室,同时满足建电专业和土木专业的使用。新建实验室现开出实验项目2个,满足学生数近60人/次[4]。在后续的建设中要增添校企共同建设的实验平台并增大实践项目的开设,无法在实验室操作的项目将以虚拟仿真模式开设。
  ⑷ 校企合作
  为了进一步开展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经济,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在建设期间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教融合协议书和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学生可以走出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企业可以走进来将实践融合进理论讲授给学生。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强高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4]。
  ⑸ 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课程建设工作,按照“保证质量、重点建设、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建設目标是确保任何一门课程都成为符合学校关于本科教学要求的课程、有“重点”地建设一些专业课程、力争建成几门优质课程。目前开设的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已通过学校立项成为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现参与福建省一流课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设项目。
  ⑹ 师资能力提升
  为了使得专业更好的发展,专业课程更好的建设,对现有的专任教师加大培养力度,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建设期间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申请科研教研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
  3 保障措施
  专业建设实行“学校—学院—专业”三级管理体制。专任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引入由学校方面计划,专业建设方面主要由学院和专业负责人来完成,明确学院、专业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强调学院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学院组织实施、专业带头人具体负责的建设管理。建立完善的专业建设经费管理制度[5]。
  4 存在的问题
  ⑴ 人才培养方案中校企合作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门数偏少,应进一步加强建设;
  ⑵ 优质课程建设门数偏少,应进一步加强建设;
  ⑶ 校企合作方面,产学研合作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加深合作。
  5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仍需继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注重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及时了解,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后续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时也将考虑实验室的共建情况和生产线类型实验室的建设。专业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依托与专业密切校企合作的企业来共同建设。在设备的管理与综合布局方面,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实验教学等,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最大化,从而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对外联系渠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供坚实保障。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争取在核心课程中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地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建设优质课程1~2门。按照“以用为本、工学结合、联合培养、协同创新”的思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相关的企业进一步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争取开设定点班或试点班,以及采用项目式教学手段来加强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姚闽娜.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规范化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272-274
  [2] 张静亚.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中外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科教文汇,2020.1:72-74
  [3] 王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1.3:63-66
  [4] 姚良.试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89-90
  [5] 任梦.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1):54-56
  [6] 杨靖.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优化—以贵州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1:26-28
其他文献
摘 要: 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并实现了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智慧教育实验云平台。文章介绍了平台的功能、架构及实现,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达到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云平台; 教育云;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05-4;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7
针对工业物联网中云端压力大、工业协议标准繁多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物联网容器管理引擎。该引擎具有三个分布式端,分别部署了容器管理引擎KubeEdge、协议转化工具EMQ X Edge和可视化工具OCP、Kuboard,提供资源监控、镜像管理、持续集成、自动伸缩、协议转换等功能。测试显示,集群数据带宽提升339.19%,响应时间减少81.22%。把部分计算任务从云端卸载到边缘后,系统能
摘 要: 在网络入侵检测中,异常样本通常要比正常样本少得多,数据的不平衡问题会导致检测模型的分类结果倾向于多数类,影响模型准确率。文章提出应用变分自编码器(VAE)模型对网络入侵检测中的不平衡数据进行过采样,通过学习原数据的特征后生成新样本重新平衡数据分布,以提高检测模型的性能。在训练检测模型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先在过采样后混合的数据集上预训练,再迁移到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检测模型。在N
摘 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专业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验教学改进和发展的方向。为提高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实战技能,分析了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以OpenStack技术构建信息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采用练习、考核、选关、闯关、知识对抗等多种实战模式,完整构建网络安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训练体系。通过该虚拟仿真平台,既将理论学习与工程
摘 要: 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服务为向导,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数据质量为目标,采用基于业务流程重构的微服务与微应用,将普遍存在于部门间的业务流程断层进行再造,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完整和不唯一等问题。文章以学校的人事职称评审服务为例,介绍了微服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智慧校园; 微服务; 职称评审服务; 信息化  中
摘 要: 为了满足研究生多样化、个化性的培养需求,提出了应用泛在学习模式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分析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方式的不足之处,总结了基于EduCoder平台建设泛在学习系统的过程,并探讨了引导研究生应用泛在学习系统进行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泛在学习模式激发了研究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热情,有效缓解了师生交流压力,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 泛在学习; 自主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网上自主学习已成常态。文章提出一种个性化试题推荐方法,先通过认知诊断模型诊断出学生的认知状态,再采用协同过滤方法推荐试题,能给学生推荐准确且可解释性的试题。  关键词: 个性化试题推荐; 认知诊断;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7-58-03  Personalized question
摘 要: 近年来,在线学习得到了大规模普及,互联网上已发布了海量的慕课学习资源。针对广大学习者进行在线慕课学习时面临的“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等问题,以混合推荐算法为基础,通过多角度挖掘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个性化学习的慕课资源推荐系统,以此为广大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辅助支持。该系统能充分挖掘学习者的显式和隐式偏好,为其推荐满意的慕课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慕课;
摘 要: 对提供大数据技术服务的电商,分析其现状和商业需求,并通过爬虫技术爬取大型电商网站关于大数据分析服务的真实信息。研究当前小型数据分析服务和个人数据分析服务的销售价格、月销数量、顾客评分等。结合词频分析和统计技术,分析大型电商网站的大数据分析服务质量、价格、服务种类。研究发现,现有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商服务存在定价不清、质量难以保证、客户评价真实性存疑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标准化数据市场、引入
2019年上海市教委首次在两所高职院校启动了"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通过调研了解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掌握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发展现状和上海市各相关院校不同层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可以为"五年一贯制"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进而探索上海中高职教育新的贯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