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适宜目标 提升核心素养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是中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标准。因此,课堂教学要立足文本、依据学情,设定符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最终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自我知识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目标;知识基础;语文素养
  在所有的学科教学领域,目标的设计都是所有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就成为所有教师的必然追求。笔者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来谈谈怎样开展学习目标的设计。
  一、明晰学生基础,引领科学发展
  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学生,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学习目标的设计自然也离不开学生,离不开对学生现有基础的精准把握。
  事实上,在任何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都必须有一个针对学生的基础检测。当前,大部分教师将导学案的预习作业作为对学生基础的检测。不过,仔细观察这类导学案,会发现不少问题。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笔者发现不少学校的导学案偏向于对文中生字词的识记。很明显,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充其量是检测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水平,这只是局限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低层级的诊断,这样的基础把脉是片面的,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也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其次,笔者还发现不少教师将预习作业与学习目标写在一起。很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基础的诊断是流于形式的。真正的预习应该是独立于导学案之外的,因为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基于预习检查基础上的。
  在笔者看来,适宜的学习目标应该是关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方面的。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精心设置预习作业。作业的内容应包含四方面,即文本中关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内容。以“思维”维度为例,可设置几道判断题性质的预习作业:①在宫廷中,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所有的大臣必须服从于他。②百姓是皇帝的子民,必须沿着宫廷指定的方向前行。③对于人生而言,小孩近乎一张白纸,他们的话无足轻重。针对学生的判断,教师进行整理,就能发现学生的思维现状:相信封建正统的统治,皇帝、大臣、大人的话可信。据此,在“思维”维度方面教师就可以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即透析皇帝、臣子、大人、小孩话语的本质。其实,经由这样的目标设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真正切合“最近发展区”的需求。
  二、明晰目标层级,助推全面发展
  就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而言,“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四个维度,这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机械地将这四个维度进行罗列,开展“四头并进”的学习目标实施。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目标最终是很难全部实现,而且就某一个目标而言,也因为兼顾全面而在达成的效果方面存在欠缺。
  笔者以为,学习目标的设定应遵循层级化的原则。就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言,本身就遵循着由浅入深的规律。而且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认识角度的变化等逐渐加深的。为此,就文本学习而言,如果笼统地设置四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就很难达成全部目标。如果设置层级目标,将一课时的目标设置成不同的层级,这样的目标实施效果就会有明显不同。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有的教师将其按照四个维度设置整体目标。但是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作为课堂教学的观摩者,笔者发现其教学的开展过程被生硬地割裂了。如果将其设置成层级化目标,将这篇课文划分成2课时,再按照学生基础,确立目标则更为合理。第一课时,在“语言”层面,通读小说文本,大致建构起文本意义,明晰小说在讲述怎样的故事;继而品味皇帝、善良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骗子、皇帝的全体随员、所有的骑士、观望的百姓、小孩等人的显性语言和心理语言,把握各自的个性品质。到达这个阶段,自然上升到“思维”层面的目标实施,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这些人物表现出不同的品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在第二课时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层面对皇帝、大臣、骗子、百姓、小孩等人进行判断,分析哪一个“美”,哪一个“丑”,形成具体的分类,并且细细品味小孩之“美”与其他人之“丑”的强烈对比效果。接着,在“文化”层面,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些美丑现象的文化原因。经由这些层级的目标实施,学生就能真正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思维辨识力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跃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力的提高。
  三、反思目标设定,实现精益求精
  对于任何活动而言,反思都是一个必要的环节。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梳理,能发现其中的优缺点,并为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科学制定提供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目标制定的根据是否真正基于学生的基础,教师是否存在以教参目标简单代替学习目标的现象;二是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有无学生很容易达成或很难达成目标的现象;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有无代替学生回答问题,继而促进学习目标假实现的情况;四是教师有无在促进学生目標达成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四种情况,教师必须开展深入细致地反思,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应坚决、迅速整改到位,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应将其作为教学研究的微课题,自己预设一个整改时间,或者借助组内同事或校外专家的力量,将其作为一个讨论话题,借助集体或名师的力量加以妥善整改,继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并最终使学生能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和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关注的焦点,对学习目标的设定,切不可搞“一言堂”“一刀切”。明智的教师应知道,只有基于学生各类基础的目标预设,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预设和实施,才是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吕宪军,王延玲.基于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
  [2]李润洲.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的知识论辨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4,(22).
  作者简介:杨玉香(1980—),女,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一辆红旗牌轿车出现刮水器不回位、间歇档不工作的故障。该车刮水电动机内有自动复位机构 ,在刮水电动机运转时 ,如果断开刮水器开关 ,刮水电动机不会立即停转 ,而是继续运转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内容简介生活在美国贫民区布鲁克林的小女孩弗兰西,在成长过程中饱经家庭的不幸,同学的歧视和社会的不公。她从贫困的家庭中艰难地成长,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
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之一,分数占比较大,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以流传千古的古诗文为载体,内容覆盖面广、形式灵活、评分标准严格,且具有一定
本文从学科方法论原理的高度对基元性原理作了明确的定义和形象的说明。从 2 0世纪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认识的几个重要阶段 (凝聚态——分子——原子——原子核——粒子——亚
4月23日召开的云南省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会议透露,云南省将率先在全国推行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全面监管。云南煤监局要求,在明年底以前,全省煤矿要全部取得煤矿职业卫生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不断整合各种先进思潮,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课程设置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环境创设追求发展性,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细胞,现代班级管理秉承民主、开放、科学等特点,促进受教育者德性全面、完整发展。传统德育模式中,班级管理的主体即班
2008年12月13日上午,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院的大礼堂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委会与全国自学成才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优秀自考生
审题是理清解题思路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审题准确到位,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在解题训练中,同学们要重视审题,把握技巧,讲究策略,迈好解题的第一步,使数学
谢昌浩,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临沧师专党委书记。1988年西南财经大学统计系统计学研究生毕业,到云南财经大学任教,先后在学校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