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教学初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tianjin99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义”《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背诵,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能背诵指定的课文。”为贯彻“大纲”的精神,为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三年级)背诵这个环节的训练上,依据儿童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求得较好效应,我曾作过一些探试。
  在“九义”六年制第五、六两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在记叙文体课文里,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分散于9课,共有15个自然段,要求全文背诵的有3课。此外,要求背诵的还有新诗1首、古诗8首、寓言4则。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记忆熟读成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精确地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现就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有针对性地分类提示,指导背诵训练的一些做法例述如下。
  一、掌握顺序特点,指导背诵
  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时“……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总述)。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的……。腹部的羽毛像……的……。”(分述)这里的“头上”、“背上”、“腹部”是按翠鸟的外形从上而下的顺序来描写的,而且语言的表达形式基本是一样的:从“色”到“形”。色——橄榄色、浅绿色、赤褐色;形——像头巾、像外衣、像衬衫。这样记住部位顺序,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背诵《瀑布》全诗,“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全诗的记忆顺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从“没看见”、“先听见”,到“望见了”,最后到“仰望”。全诗分三层写出了各个不同观察点,赞赏三种不同的景象,让有序感知的景物在头脑中再现形象,有利于记忆。
  二、引导观察比较,指导背诵
  背诵《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时,“……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往往顺序错乱。这时教者指导比较它们体形的大小,排列的顺序是:蜜蜂、小鸟、小狗。其语言的表达形式又是一致的,“有的像……一样……”,这样背诵起来又快又准确。
  三、利用趣点特征,指导背诵
  背诵《守株待兔》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比喻人想靠偶然的机会,不费劲而得到现成的东西是行不通的。这个种田人蠢得可怜又可笑。为了记住这个寓言故事,我们要抓住课文中具有情节特征的重点句加强记忆:“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这完全是一种偶然的事情,作为故事的起因。“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乐的原因是“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是故事的经过。“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又是怎样?“庄稼全完了”。帮助学生排记忆趣点:偶“捡兔”——可喜;想“白捡”——可笑;仍“待兔”——可悲。全文三段,每段各两句,抓“趣点”,扣“特征”,背诵不难。
  四、欣赏优美词语,指导背诵
  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自然段:“鱼成群结队(鱼何等之多)地在珊瑚丛中(梦幻般的水下美景)穿来穿去(何等的活泼自由)。”此时由解说法转用导读法,师生互换导读:“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样类似一问一答式的练读练背,学生颇感有趣,很快便能背诵。
  背诵《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抓住句子的表达形式:“这座桥不但……而且……。桥面两侧有……栏板上……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所有的……。”边读边欣赏那些优美的词语,反复诵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就能背诵出来。
  五、体会差别感受,指导背诵
  《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自然段中写了杨梅“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等形象的旺盛的生长动态,十分生动,一读即熟,既熟就能背。第四、五自然段分别讲的是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引导学生好像在看一看、触一触、尝一尝中调动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加深对“平滑”、“细腻”、“柔软”,“淡红”、“鲜红”、“深红”、“几乎变成黑的了(太红了)”,“又酸又甜”、“甜津津”、“又酸又软”、“酸倒了”的感知与理解,先整体后局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眷恋、热爱家乡之情在诵读中体味,全文背诵也就不难了。
  六、发挥联想想象,指导背诵
  用發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容易进入意境,有助于记忆。如背诵《荷花》第四自然段时,好像在花即是我,我即是花的幻境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这是由于“我”看荷花看得入神了,不知不觉地和荷花融为一体。“我”“翩翩起舞”,“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我停止舞蹈”“蜻蜒飞过来,告诉我”什么?“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什么?这些联想与想象多么丰富,多么有趣,多么令人神往,当然一经背诵就难以忘怀。
  七、调动情感因素,指导背诵
  只要感情投入,情感因素被调动,记忆效率则事半功倍。有感情地朗读为背诵创造了先决的条件。如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时,不少的孩子有生活,有情趣,有情感,在帮助他们弄清“蓬头稚子”、“垂纶”、“草映身”、“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后,观看书中的插图,体会一下当事人的情境,在读中进入角色,情景交融,能很快地充满感情地背诵出来。
  如背诵《曼谷的小象》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好好地体会一下“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这句话的意思。“晨雾”是美丽的,“铜铃声”是“悦耳”的,为什么?——因为这给无可奈何的司机带来了希望。“啊”是惊奇还是激动?为什么?阿玲年龄多大?衣着怎样?表情神态如何?——好一个善良的乐于助人的泰国妇女。还有聪明能干的小象。见到“晨雾”听到“铃声”,希望与亲切的心情由然而生,看到“阿玲”招呼“小象”给人以愉悦与激动。背诵本段时首先要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司机,情感自会走进文中描述的境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由远而近,美丽的形象与美好的心灵激荡着读者的心,读起来背起来能没有情感吗?情感促记忆,有感情地背诵又怎么会轻易地忘却呢?
  在背诵训练的形式上可采用“读背交替式”、“两人互背式”、“多人轮背式”、“参阅板书式”、“观看插图式”、“分层分段式”、“相互比赛式”、“分组竞赛式”等。总之要多样化、趣味化。在背诵训练过程中注意不断地进行语感、情感、美感的熏陶,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苦差,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需要,一种美的欣赏,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它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读前――读时――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即将阅读课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具体的目的及相应的阅读活动。其中,读前活动是读课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通过文本主题或话题的导入以及对主题或语言的初步感知和预测帮助学生激活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而读时阶段则主要是验证前阶段的预测,理解语言材料,进行文本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株洲市区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兴趣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株洲市小学生参加体育兴趣班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寒暑假,并且男女生参选项目有较大差异。个人兴趣,经济条件以及家庭体育氛围是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兴趣班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课余体育;兴趣班  一、株洲市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兴趣班的基本情况  1.参加课余体育兴趣班的项目  从表1看出,参加人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的、新兴的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课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搞好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后继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