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活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前我国小学教学状况,虽然早已开始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但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死记硬背”“哑巴英语”等现象层出不穷,反映出了我国当前英语教育中的弊端。这时,活动教学的方式为我们开辟出了一个新方向。所谓活动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更多的活动设置取代传统的教师灌输,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的教学方式。将活动的方式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提升课堂参与度。
  一、实践为主,强调学生主体性
  这里所说的课堂活动,应当以实践作为主要方式。只有亲身实践了,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目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切身体验英语,记住英语,学会英语。
  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单元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表示周一至周日的词汇,以及一些描述日常活动的表达。词汇量较大,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一定好。我制作了一个转盘,在不同颜色的区域表示不同日期,下面标出了这一天所要进行的活动。转动转盘,指针指到哪里,学生便随即表述这一天的内容,如“I have Chinese and Maths lessons on Monday.”“I play table tennis on Wednesday.”等。我将课堂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这项活动,在实践当中,大家很快便掌握了这些表达。
  以上的处理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浓厚了。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应当更多地被加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替代传统说教,转变教学方式。
  二、随机应变,加强课堂灵活性
  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反应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因此,即使我们已经将活动内容与过程计划得相当周密,学生在活动进行当中的表现偏差也会影响到该活动教学最终目的的达成。这时,便要求教师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8 We’re twins”单元的教学当中,我预想的活动形式是带领学生通过课堂对话的形式,让大家通过互相介绍和谈论自己的家人,来熟练使用uncle、aunt、sister、brother、grandpa、grandma、twins等词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描述亲属关系时存在困难,很多词汇出现混淆,对话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及时改变方式,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让大家在纸上画出家庭系谱图,然后分别标出每个位置人物的称呼。学生对于这些词汇的印象顿时深刻了很多。
  学生的课堂反应与教学计划相违背,是在实际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这时,若仍然按照固有的活动计划向下进行,往往会使学生的接受效果与预期偏离更多。及时修正和引导,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做法。
  三、不断创新,提升活动新颖性
  虽然活动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于死板、一成不变,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必然会下降,我们在教学中引入活动也就失去意义了。
  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s单元中,为了让学生们利用上课时间将本单元中出现的各种表达颜色的词汇掌握,我采取了“园游会”的方式。我在教室的墙壁、桌子等各处都张贴和摆放了不同单一颜色的彩纸及几种颜色交叉的物品。学生们像逛庙会一样,边走边向同伴提问“What colour is this paper?”“It’s red.”“What colour is this hat?”“It’s black and white.”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反复练习,学习效率大增。
  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反复实施教学计划,而是要让自己的思维处在动态当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活动,时刻保持新颖,吸引学生。
  四、立足应用,增加教学实用性
  英语,归根结底是一门语言,是一个工具。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语言的作用,那就是应用。多说多用,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英语的实用性所在。
  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单元中,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水果沙拉,边做边学习。在制作过程中,我会不断引导学生们使用“Do you have any bananas?”“No, I don’t. I have some grapes.”“I have a mango and an orange.”“Let’s make a fruit salad!”等多种表达。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学生们找到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连接点,发现在类似的生活场景中都是可以应用到英语的,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得到了很好体现。
  通过在活动当中应用英语,学生们发现,原来英语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指引,学生们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下也开始使用英语了,对于英语学习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只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巧妙地将活动融入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小学英语课堂便可以更加灵动、高效。加强学生参与,把英语学懂、学透、学活,才是小学英语教学所最终应当追求的目标。巧借“活动”的方式来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共同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妇儿医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09年非甾体抗炎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数量、金额等逐年递增;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及时真实反馈,因此,巧妙布置作业特别是课外作业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提出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基本要求。但课后作业中出现的过重过难、一刀切、缺乏趣味性等传统问题,则有悖于新课标要求。因为每一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各有所长,在
语文是一个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体,它包罗万象,单靠课内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让这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得到满足呢?多媒体教学犹如一场雨露,适时地给干涸的大地注入生机。利用多媒体推进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美妙欣赏多媒体的“像”  据统计,我班学生32人,平时家长们能够带孩子们偶尔出去旅游的人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学生受家庭经济、社会环境和地区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在见闻阅历、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生活感悟等方面都比较差,习作水平总体偏低,现状令人担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那么,如何克服农村地区的固有困难,突破习作教学的难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错误的资源的现状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追求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中出现错误的时候也不注重对错误的解决,而是选择避开错误,这样就造成学生难以对错误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害怕错误的出现,出现错误之后也不是去面对、去解决,而是选择无视,这样是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针对性的,造成学生在看到类似的题目的时候依旧会出错,造成错误的重复性。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