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烙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体,作为一种生物性的物质结构,一种复杂的有机体单位,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载体。福柯曾强调指出,一切人类社会和文化都是从人的身体出发。可以说,身体就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历史缩影。本文从影视文本出发对主人公身体上的印记在现代叙事中的意义进行全方位的阐释,并结合符号学、叙事学、象征意义等方面对影视文本做全新的理解,完成一种互文解读。纹身在战争中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它不再属于审美范畴,它是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不平等的再现,是灵魂深处耻辱的符号。
  关键词:身体 烙印 权力 符号
  
  纹身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人们在自己身上纹日,月,山川,河流,或犬,羊,虎,豹等,它们是一种原始的装饰和宗教的吉祥物,它们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纹身被视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代表,在远古时期是神圣不容侵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纹身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意义。“纹身”(tattoo)-词源于玻利尼西亚的tattau,是指“划下印记”的意思。最早是在人的皮肤内植入刺激物,使皮肤表面长出突起的、永久的疤痕。在西方国家.这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词,它体现出文化的巨大差异:一般在宗教国家,人们认为tattoo是粗俗的代名词,国家甚至专门发布了禁止纹身的法令。而现代的tattoo则是由新西兰的毛利人和日本人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一种色彩艳丽,图案精美的身体装饰。真正的tattoo是永久性的,但也可以人为去除,只是去除的过程相当缓慢而痛苦。纹身成为一种标记和符号,纹身符号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和人的身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图案,身体,肌肤和疼痛混为一体,因此被深深地刻在人的心灵深处。对人的心灵折射也最为强烈。
  纹身的性感,在我国古代也一直被继承和发扬。男人身体上焕发出来的神秘与绝望,力量与柔情,被符号和图案表达出来,就附加了力量与意志,比如宋朝的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的母训,就拥有了救家国于水火中的旷世豪情。纹身的男人,往往是江湖好汉,剑客游侠.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纹身,代表着身份与使命,但同时也暗示了跌宕多舛的命运。再如现代电影里的成龙和李小龙,出生入死的勇气与孤独,孤注一掷的信念与决断,总是在龙图腾的激励和象征中完成。在影片《红樱桃》中,纹身在战争中又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它是社会里性别权力关系不平等的再现,是灵魂深处耻辱的符号。这是由它的故事背景所决定的。影片中楚楚背后的纹身是冶艳的,带着妖气的美,鲜艳夺目的色彩令人眩晕,但它的归宿不是平静、安详,不是美与善的结合,而是诡异,是动荡,是宿命。
  战争、瘟疫、专制曾是20世纪人类的灾难,死亡、疯狂、耻辱、恐惧是20世纪文学常见的主题,这些依然是21世纪人类摆脱不了的命运和情结《红樱桃》讲述的是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段催人泪下的往事,影片的制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理解,通过影视语言——这一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叙事艺术,演绎与传达出一种新的文化意念与历史意识,令人回味,使观众陷入到深深的历史思考之中。
  十五岁的中国花季少女楚楚,在苏德战争突然爆发之际,不幸落入德寇魔爪,她被一位德国将军带到司令部,发现这位将军竟有在女性人体上纹身作画的癖好。楚楚从绝食反抗到被迫纹身,最终还是被德国纳粹军官当作了刺青的试验田。少女的身体,缓缓地,忧伤地,绝望地,恐惧地开放在纳粹军官的手术台上,那雄鹰的图案,纳粹精神的象征就这样一针针,一点点细密地刺进了东方少女细腻的肌肤。东方的美丽被西方的邪恶攫取,开出的是一朵颓败的花,纹身失去了它的神秘与优美.变成了恐怖的幽灵,美,就这样在战争中消逝!
  权力意志的世界是一个对抗冲突的世界,它意图用一种符号指称一种事物,用一种象征指代一种秘密,妄图掩盖一些无法彰显于世的目的。当楚楚逃过枪杀、免除肉体毁灭的灾难之后,而法西斯头目冯·迪特里希将军却要在她身上纹上纳粹标志,楚楚再次跌入了苦难的深渊——一种比肉体毁灭更难以忍受的精神虐杀的深渊。纳粹军官无视于楚楚笑声或泪水,更无视于她精神的快感和痛楚,假借艺术的名义烙下罪恶的印记,一个本应欢乐、无辜、自由、天真无邪的女孩,一个生命性灵.人道人性的化身,却因这个铭刻在内心的烙印而永远无法驾驭生命本身充满活力的生活,那沉重的十字架终将背负一生,真善美也在那场罪恶挑起的战争中毁灭了。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当楚楚被当作珍藏的艺术品展示在众人——一群德国纳粹分子面前.她被迫缓缓的脱去裹在身上的布,露出光滑细腻,只有东方少女才有的黄色皮肤时,众人都发出惊讶,赞叹的呼声,当她转过身去,那一瞬间,空气仿佛凝滞住了.大家都摒住呼吸,瞪大双眼凝视着眼前那只“璀璨夺目”,“展翅欲飞”的雄鹰。观看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这并不是一场随意的展示会,作为观看着这一切的纳粹分子来说,看是一种享乐,被看仅仅是快乐的制造者。
  法西斯头目冯·迪特里希将军认为:“男人是人,女人只是女人!男人不能哭。不美,女人则不同,女人属于审美范畴,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情舒畅。”由此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男女在社会里性别权力关系完全不平等,女性受到男性权力的控制,在社会中处于附属地位.屈从于男性力量。在父权社会文化中,相对于“理性”的男性特质.女性总是被认为是较不理智而且无法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伊德认为,女人因为其本质上的女性特质,较易于患有精神病与歇斯底里症。因此,父权社会对于女性因其与生俱有的女性特质.所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力与威胁.采用了各种管制手段,以达到控制女性的目的,维持父权的社会基础。福柯在其著作《性史》里指出,各种社会机构包括:军队、学校、家庭、警察、监狱等都参与并执行了性意识的社会规范,在十八、十九世纪兴起的性的科学,只是知识和权力产物的发源地,显露了控制身体与身体欲望的性和愉悦的真理。楚楚作为一个柔弱无助、服从与被动的女性形象,是以被窥看的客体出现的,以满足窥看者的审美欲望。权力是神秘的,它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把人带入快乐的顶峰,也可以让人悲观,绝望.甚至把人推向消亡,灭绝的边缘。楚楚背后的鹰徽正是强权的象征,被法西斯分子当作自己的精神图腾顶礼膜拜,它暗示着德国的铁蹄会踏遍世界各地,蹂躏被征服的人们,即使一时失败,也会像雄鹰展翅般再次获得新生。“艺术是权力意志的构成,它充斥着权力意志的素质,权力意志是生命的勃发力量,艺术也是生命的勃发力量。”法西斯头目以艺术的形式对楚楚施以“酷刑”,通过这种所谓的“审美艺术”来彰显鹰徽之灵魂永存,代表了德国法西斯无往不摧,战无不胜.最终会统一全世界的险恶用心.以激励自己和其他纳 粹分子。鹰徽作为权力的象征,自然导致了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斗争,牺牲与被牺牲的矛盾,更多的是权力之间的颠覆。福柯关于耻辱的记号问题曾在《规训与惩罚》中说过“它是酷刑仪式的一个因素,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它应该标明受刑者,它应给受刑者打上耻辱的烙印.或者是通过在其身体上留下疤痕,或者是通过酷刑的场面。即使其功能是‘清除’罪恶,酷刑也不会就此罢休,它在犯人的身体周围,更准确地说,在犯人的身体上留下不可抹去的印记。”这个印记是耻辱的符号,即使它假借了艺术的名义,它也不能够成为审美,它把耻辱刻在耻辱者灵魂的深处,也给无罪的人提供了惩罚耻辱的场所。这是人类不可磨灭的耻辱,审美因此也成为了耻辱,成为人性残忍的证明。
  在德国纳粹眼里,其他民族只是劣等民族和“低级人种”,其他人的身体也难免落到玩赏,窥视一些隐秘的肉体趣味上。在楚楚眼里,众人的赤裸裸的凝视使她不安,那只黑得刺目的凶恶的苍鹰和腥红的纳粹标志令她感到耻辱。被看意味着被主宰,她在这种被看下无法感受到一种身份感,一种认同感,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玩偶。一件稀奇的艺术品,一种特殊的符号象征。虽然她最终被解救了,但生活中的她明显感到自己与周围人不同,自己仿佛是被甩出正常生活轨道之外的另类的人,她无法像其他同伴一样狂欢,她时刻被一种无名的恐慌所笼罩。整个人都因此压抑。僵化和停顿了,她彻底地退回到自身,退回到一个人的孤独世界里,退回到自己的无助感中。一个洁白无暇的后背上被纹上了代表法西斯的大鹰,给楚楚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伤害,她曾那么想将其擦掉.甚至将燃烧着的木棍放在了自己的背上,但是这依旧不能消除那醒目的耻辱纹身,身体上的图案成为内心的烙印,在她的内心反复撤下阴影,无法摆脱,就好比残酷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一样不可磨灭。“希望之为虚望,正于绝望一样”。面对绝望的深渊,希望的虚无,使她只能站在弱者的角度以弱者的方式毁灭黑暗。
  人们的意识驾驭着他们的身体,而身体的变化时刻被感知,反过来也影响着人的意识。只有当身体脱离权利,政治领域和历史语境时,它才会成为赤裸裸的.纯生物性的生命,只有这样,身体才会放下原有的包袱,轻松自如,回归个体的存在。在纳粹式的强权国家里,赤裸的生命是毫无价值的,人如活着的动物般可以随意被屠杀和侮辱,当楚楚的其他的伙伴都先她离去时,楚楚的身体似乎成了她能活下去的唯——根救命稻草,她的身体在纳粹分子的刺针下被赋予新的涵义,同时也拯救了她的生命,使她免遭迫害。对楚楚而言,她自己的身体是无意义的,她的身体成为深刻的悲哀之源,烙印成为现实的负担累赘.影响着一个人本应活跃的自由自在的意志。“在似乎穷途末路之际,总会有新的力量产生.而这恰恰意味着你依旧活着”。也许,只有死亡才会抹去一切伤痕与记忆,所有的一切将由于躯体的结束而嘎然终止,深入骨髓的耻辱只有随着躯体的死亡才能结束,精神的枷锁才能彻底打开。死亡。这个本应是终点的地方才有可能成为新的起点。谁能够独自承担死亡,谁就能够成为永恒。然而,可悲的是肉体的易朽,孤独的尖锐,使每一个人都是弱者,但只有弱者才能在对死亡的咀嚼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迪斯尼经典影片《狐狸和猎狗》在给观众展示诸如亲情,友情、爱情,人与兽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多元主题的同时,给观众传递了一个土旋律,就是和谐的主题,人与自然等万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应该和谐地栖居在大地上,影片之中所蕴涵的生态哲思是友人深思的,其结局又是令人宽慰的,也给我们人类为如何处理好人,自然及动物等的基本关系提供了一幅理想可行的优美画卷。  [关键词]《狐狸与猎狗》;生态批
摘要 对于已经被大家认同的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来讲,“原生态”唱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中国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特点给“原生态”唱法的界定和评判标准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同为歌曲表演方法的四种唱法既有区别又必然有相同的地方,另一方面各“原生态”民歌也存在着普遍性,从这两种角度来探索赛场上的“原生态”唱法之评判标准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 原生态 唱法 评判标准    第十三届CCTV青
在升级固件后,基本上只要将对焦模式选为AF-C广域追踪,拍摄时用手指触碰屏幕上的宠物头部,相機就能始终追踪对焦于此,无论被摄对象怎样移动。相机:索尼A9(5.0固件);镜头:索尼FE135mm F1.8 GM;光圈:F2.2;快门:1/640秒;感光度:ISO-100。大幅度升级  以往我们见识过不同厂商的多次固件升级,多数都是下载一个几十MB的安装包到SD卡内,再插入相机进行升级。但这次索尼A9
[摘要] 《西游记》与《金瓶梅》是明中后期两部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孙悟空和潘金莲两个艺术形象。共同的文化背景,使两部作品在形象塑造方面都表现出了角色性情中放纵的一面;同时由于具体成书时间与成书方式的不同,又使他们在放纵与收敛之间有着不同的走向。  [关键词] 孙悟空 潘金莲 放纵 收敛    明代迎来了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峰期《西游记》_与《金瓶梅》便是明中后期的小说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从题材,风格,
[摘要] 这首词的上下阕,无论是美人伤春,或蛾眉遭妒,都呈现出美女青春易逝,缠绵婉约的幽怨情态。在这种情态之下,深藏着多重的人格形象遭遇。美女是封建时代男权压制下不自由的、软弱的象征。美女形象与士人形象的叠合,反映了士人怀才不遇的悲剧美女形象与英雄形象的叠合,使诗人收复失地的理想像春天一样被人为地贻误而破灭,更是时代的悲哀。无论美女形象与其中何种形象叠合,都隐含着化刚为柔的无奈、潜气内转的悲凉。由
距离之美  中国画论称“墨分五色”,黑白摄影也是如此,将五颜六色的彩色世界看成一个单纯的黑白世界,需要摄影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判断力。因为黑白影像中的任何一点黑、白、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因上下、左右、远近、虚实的不同与周围发生着直接的呼应关系。黑白摄影的创作并不在于题材,而在于从形式美的角度,使黑、白、灰组成相互分明又相互映衬的光与影,段富生所拍摄的黑白作品题材各异,但却给人以常见常新之感,黑
[摘要]在香港影坛,王家卫是一位另类的导演,他的影片具有明显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他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敏锐的观察力,从相反的方向去反思工业文明给人造成的影响,揭示了现代性压力下异化的现实、异化的人,并努力探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希望为现代都市人寻求一条拯救之途,一个精神家因,实现人类“诗意的栖居”。  [关键词]王家卫 审美现代性 异化 精神家园    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一书中指出,现代
[摘要]电影音乐在加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音乐的美使电影产生了新的力量。电影美学的研究对于研究电影,创作音乐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电影音乐美学的研究是一个边缘性的学科,是一个有意义,有开拓空间的领域,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去挖掘。  [关键词]电影音乐 类型 美学    电影是综合艺术,从电影本体分析,它综合了文学、戏剧、摄影、美术、音乐……它年轻,有生命力,是大家喜
我们看到一幅好照片很好看,但可能不知道,这是局部调整而产生的。局部调整,相对于整体调整,在Photoshop中难度更大,但效果也更加精彩,因为可以精细地控制画面每个部分的影调、色调。本期两位嘉宾的制作中就体现了这种思路,请读者多多注意。  原图不足:  1.现场光影一般,影调发灰。  2.色调平淡,感染力不足。  图片作者通过选择绿草的环境来构图颠覆了我们概念中企鹅一定是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形象,长焦
摘要 当抽象表现主义淡出西方当代艺术时,艺术便结束了其自律的过程。此时,新叙述摄影在观念摄影的土壤里孕育而生。从虚构的幻想叙述中,新叙述摄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趣味:一种是着眼于当下,通过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造,探讨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另一种是放眼未来,通过拟造未来世界,来思考人类发展将面临的各种问题。新叙述摄影不同于传统摄影,它具有记录性否定、叙述性、技术集成性以及消费美学彰显等四大特征。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