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区域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1990—2020年22个县域单元土地利用和能源数据,综合应用碳排放风险指数和碳足迹压力指数分析了宁夏各县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空间分异及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强烈,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面积增加了15
【基金项目】
: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22AAC031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1047)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区域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对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夏1990—2020年22个县域单元土地利用和能源数据,综合应用碳排放风险指数和碳足迹压力指数分析了宁夏各县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空间分异及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结果表明:(1)199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强烈,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面积增加了1578.48 km2。(2)近30 a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净增加了4969.25×104 t,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超过86%;碳吸收增加了23.76×104 t,以林地碳吸收为主,占碳吸收总量的75%以上,呈局部集聚、整体分散的格局。(3)宁夏各县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呈增加态势,但差异较大,空间上形成沿黄县区碳排放量高于中、南部各县区的分布格局。(4)宁夏各县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和压力较大,生态系统碳平衡失调。
其他文献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科湿生草本植物,芋的块茎,俗称芋艿,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中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近几年,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已经有了大量的槟榔芋北上栽培,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地的蔬菜种植布局,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让本地的市场更加的繁荣。但是如果不注意引种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气候条件差别、不考虑品种特性,则
比较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全长p72与截短p72蛋白(p72s)的抗原性,为ASFV特异性抗体检测技术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p72和p72s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鉴定表达的蛋白,分析蛋白的抗原表位;用纯化的重组全长和截短p72蛋白分别免疫小鼠,比较其免疫原性;通过EL
从稀疏投影数据中精确重建锥形束断层扫描(CBCT)图像是当下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压缩感知理论(CS)的快速发展,其在锥形束断层扫描稀疏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BCT图像由大量非零元素组成,导致其本身不具有稀疏特性,因此基于全变分变换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CBCT图像稀疏重建。近些年来,大量基于全变分正则化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从稀疏投影数据中重建CBCT图像。然而,全变分极小化方法假设目标图像由分
分析加标试验样品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对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减少试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依据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加标样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结果判断,再根据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对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然后采用合成的方法来计算和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
<正>画面明明进了省级的物理竞赛队。教练第一次跟他见面,给了他两张“免死金牌”:半年内可以违纪两次,第三次违纪就必须无条件退出竞赛队。明明问哪些算违纪,教练并不回答他。竞赛队内的自主学习时间里,教练不会在自习室,而是通过监控管理队员的学习。明明最近爱看漫画,在自习室被教练抓到了。他不得不上交了一张“免死金牌”。
本文结合一节记叙文阅读教学课例,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阐述了"利用导入,关联主题;关注体裁,厘清文本主线;赏析语言,内化文本内容;读后续写,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的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
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机务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从行为传播的视角,基于行为传播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机务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工作任务的可执行度”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传播”,“安全监察与惩戒措施”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传播”,“群体关系”通过“安全监察与惩戒措施”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传播。(2)在“工作任务的可执行度”和“安全监察与惩戒措施”对“不安全行
<正>检察机关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推动治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向多元共治、从粗放管理向综治协调、从被动应对向源头防范转变。一、检察机关开展诉源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检察机关立足自身职能,坚持将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有机嵌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取得良好效果。但从实践来看,
将酱油发酵过程无添加任何外源物(S0)的样品与添加酵母抽提物(S1)、鲁氏接合酵母(S2)和植物乳杆菌(S3)的样品比较,探讨外源添加物对酱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物处理组的样品基础理化指标都得到提高,样品S1的氨基酸态氮相比样品S0提高了21%。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在3组处理组中四联球菌属的比例下降了24.3%~39.4%,乳杆菌属的比例得到提高。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