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发,重塑辉煌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j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文化出版社(下文简称文化社),成立于1955年5月,曾作为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后逐渐发展为独立出版社。文化社始终秉承着巴金老人“把心交给读者”的出版理念,在实用生活和大众文化领域辛勤耕耘着。
  王刚,现任文化社社长。在1999年正式进入出版界之前,中文系出身的他办过报纸,在研究所里做过研究。后来,广泛的兴趣又将他的事业引向了出版界。从他的口中,我们得以了解文化社曾经的辉煌、现今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希望。
  
  辉煌的过去,是财富,更是动力
  有着近60年历史的文化社,凝聚了巴金、郑逸梅、陈从周、张恨水、陈俊愉、陈宗懋、沈从文、黄永玉、王世襄、胡荣华、聂卫平、马晓春等著名作家、艺术家、文体名人的关爱与心血。由他们交付出版的每一部书稿,也成为了万千读者心中难以替代的经典。
  “当时的文化社、文艺社和音乐社共同组成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其中面向市场方面,文化社是做得最好的,也是总社中的主体,当时曾经创造过几个奇迹。”说起文化社的辉煌历史,王刚的语气中不无自豪。“当时我们出版了《上海棒针编结花样500种》和《上海钩针花样大全》,一共发行了1470万册。”如此的销售奇迹,被当时的出版业界称为“两根针走天下”的奇观。此外,《家庭日用大全》、《服装裁剪入门》、《家常菜谱》等生活用书,一度风靡全国;《中国实用文体大全》、《中国实用法律大全》等“文化十全”系列,亦曾是中国家庭必备的工具书;以《中国花经》、《中国茶经》领衔的“文化五经”,被视为文化生活领域的经典百科。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化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打造的“五角丛书”系列,共发行120多个品种,总发行量更是达到了4000多万册。
  “文化社还创立并培育了众多期刊,直到现在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故事会》、《文化与生活》、《咬文嚼字》、《旅游天地》、《好·HOW》、《美家》等新老名牌期刊,都曾是这家老出版社旗下的一员,直到现在仍吸引着各个领域的读者。
  如此的成绩,为文化社的历史写满了辉煌。但王社长也坦承历史所带来的压力。“以往取得的优异成绩,在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如今出版社面临着市场化以及数字出版等多重的挑战,老出版社的操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渐渐失去了原先的活力。如何在市场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保住文化社的金字招牌,这是现在每一个文化社人都在努力的事情。”过去的成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将手中的财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文化社期待着新变革。
  
  融入市场,重新出发
  2004年6月,以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为基础的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正式成立。2010年12月,集团将王刚调任至文化社,期望涉猎广泛、视野开阔的他能够为这个老社带来新的生机。
  “这一年,首先着力于出版社内部的稳定和经营。毕竟近年来很多老的出版社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因此当务之急是先稳定下来,再寻求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王刚认为,文化社要“融入市场,重新出发”,首先必须实现内部机制的调整。“我们目前致力于出版社的建章立制,把考核要求以及工资体系等标准都进行重新修订,走企业化的形式。只有企业化的机制才能够鼓励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除了在体制上走企业化的道路,在具体的工作中,王刚也主张紧跟市场步伐,这体现在文化社对选题和内容的把握上。“我们在具体的出版事务中,坚持紧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重要的题材,我们会在内部分别对选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层面进行讨论,通过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来不断完善执行方案。”王刚认为,文化社中传统的工作机制相对简约,容易造成工作的过于简单化。改制之后,分工上细化了很多,“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反复核对方案,直到把它做到最完善为止。”在全社的努力下,文化社得以摆脱连续滑坡的境况,预计今年可扭亏为盈。
  
  对传统,要继承,更要创新
  实用生活和大众文化是文化社的传统特色。王社长介绍说,文化社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考虑如何给这些传统进行更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他说,“再好的东西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一个系列不可能永远这样做下去。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进行再润色。”
  在传统特色方面,文化社全力发展了茶文化和葡萄酒文化两个方面。茶文化题材的图书是文化社的传统特色之一,也是曾经风靡一时的“文化五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推出《中国茶经(修订版)》等新的茶文化系列。“历年来,关于茶文化的书籍,我们做了百八十本,因此比较有经验。而且我们的茶文化图书同科技类的图书又不太一样,我们更注重它的文化特色。”
  曾经带来无限荣誉的“五角丛书”,是文化社下一步计划重点打造的项目。“这个系列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直到现在依然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就要看如何来打造。”树立起一个品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要在已有的金字招牌上增添新的色彩,这需要冒一定的风险。“‘五角丛书’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品牌,之前的市场号召力太大了,所以如果重新打造,就需慎重研究。不能把这个品牌搞砸了,我们必须采取更稳定的方式,使它能够继续维系下去。”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特色的同时,文化社也立足市场,不断开发新品牌。“现在国内倡导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正是百花齐放的好时机,也适合我们文化社的发展,因为我们的一大特色,就是出版角度比较宽泛、文化的涵盖面比较广。”今年文化社开始打造中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包括图解及单本等图书,上海系列目前正在制作当中。文化社还与东方早报合作策划,在今年上海书展上推出了《中国村支书》,书中实录了100位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村支书,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近期文化社还与作家沈嘉禄策划一本关于上海牌手表的书籍。“这本书跟之前的‘熟上海’系列有点类似,就是将内容集中在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小的东西上,但这些东西往往能够折射出很深的文化内涵。比如上海牌手表,它一方面是民族工业的代表,另一方面,从设计观念或是实用生活的角度来讲,它也有很多可以深入研究的文化内涵。”
  出版内容的多样化,为文化社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出版的《这样吃最安全》,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响;《糖尿病人的“自白”》单本书就印了十万多册;《动物的文化》入选2011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在科普图书方面,文化社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参与了今年中国科协主办的“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五百罗汉》近日刚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以内容为核心,向多形态发展
  在王刚看来,现今出版社面临的挑战是多元化的,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将产业局限于图书形态,发展起来就会比较局促”。对此,王刚提出了“以内容为核心,向多形态发展”的发展理念。“比如图片资料的表达形态,不一定就是图书,明信片也可以,做成其他各种图片的出版和销售。我们现在的考虑是,挖掘出一些具有市场潜质的内容,然后将其以多形态来呈现。作为创意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出版业都有融入其中的迫切需要,并由此扩大其内容产品的边际效应。”
  由于从事过艺术研究工作,王刚对影像比较熟悉,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也着力将影像的元素融入到图书中去,将纯粹的文字书和图像相结合,使图书的形态更加生动。《法国人的酒窝》就是文化社这一新尝试的成功案例。此书在2010年荣获法国巴黎“世界美食家图书大赛”的“世界最佳葡萄酒地图/旅游类图书奖”,是中国及亚洲首次得到的金奖。谈及这本书的成功,王刚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将影像和文字融入在一起,表达形式比较有特色,很吸引外国读者”。
  作为一家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出版社,文化社也不忘将自己的成果输出国外。据王社长介绍,今年文化社对外输出的图书品种有10种,内容涉及饮食及茶文化。“通过发展版权输出,我们不但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能实现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输出版权能提高编辑团队的操作能力,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国际化。成功的版权输出也能增强团队的自信心,产生很大的鞭策作用。”未来,文化社还将考虑英文版的版权输出项目。
  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字出版的冲击,文化社也早有动作。“我们一直都有进行内容授权。文艺出版集团也致力于电子图书的打造,并计划跟亚马逊进行合作。这个框架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在纸本图书以及电子图书销售方面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追求多形态的发展,是文化社重拾辉煌的重要途径。但王刚依然反复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市场千变万化,但我个人认为,把内容做好是根本。有了好的内容,再采用最符合市场形势的形态,图书还是可以生存,并且依然有前途。文艺社终究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不好的话,形态做得再五花八门也吸引不了读者。”
  同时,要全面地融入市场,文化社还需要尽快从传统的机制中转变过来,尽快地建立和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虽然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但王刚认为,“有市场就有机会,就应该去争取”,“不管将来书会变成什么形态,阅读的需要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做书需要有定力,只要固守住我们的内容优势,树立好的品牌,就一定能够形成市场号召力,这也是我们文化社需要坚持做的事情。”
其他文献
看电视或电影,是最大众化的休闲娱乐方式。因此,当影视与出版相结合的时候,影视类图书的畅销也就不足为奇了。影视类图书,主要指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著小说,以及根据影视剧本改编而成的小说。在各大实体书店以及网络书店的畅销排行榜中,影视类图书常常榜上有名。    播出档期是影视图书的销售黄金期  近期,宫廷穿越剧《步步惊心》相继在大陆各大卫视热播,其原著小说也随之在全国各大书店迎来了销售高峰。据开卷数据显示
期刊
任何一个读过《哀艳是童年》的人,势必无法忘记里面关于爱的种种辩证,犀利、精准、却又蕴含某种不能妥协的温柔。《界线》里被阶级和权力切割得世故的小女孩,《浮血猫》对于女性、身体、性别议题等既贴切又锋利的描述,《奸细》则揭露了身处社会底层的矛盾与现实。仿佛私密散文,却又拥有小说绝对的戏剧性与虚构能力,架构在现实之上显得力道十足。文体已不再是划分两者的重点,而是在她笔下成为一种新的叙述可能。于是我们记住了
期刊
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由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在明年贺岁档中备受期待,而此前艾米《山楂树之恋》也因改编成电影而再度大卖。近年来,传统出版物或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格外引人注目。《裸婚时代》、《我是特种兵》、《千山暮雪》、《泡沫之夏》、《来不及说我爱你》等等,无一不热播。《步步惊心》在湖南卫视播出当日,收视率即达到1.73%,成为全国卫视同时段第一名。六六、桐华、匪我思存、明晓溪等作家也人气飙升
期刊
很难想象,一本谈台湾水果与果农故事的书,企划发想者,竟然是一名享誉国际的设计师。  曾获Savignac 法国国际海报沙龙展设计大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的设计师陈俊良,在创作的同时也持续投身设计教育,于大专院校设计相关科系教课。国际赛事征战经验丰富的他,无论是自身作品的发想,抑或对学生的殷殷期待,都是以自身的文化底蕴──东方、汉文字、在地文化——为出发点。他常常鼓励学生离开电脑屏幕,从真
期刊
“一个人”,不谈恋爱、不结婚,已经成为台湾社会最严重的“公共议题”。  两性专家拼命开“药方”,鼓励“一个人”的朋友积极寻找幸福,“一个人”旁边的亲朋好友,也会组成“促婚协进会”,帮忙找对象,安排联谊、相亲。  甚至单身,已经成为一种“公害”,除了已婚和有对象者担心自己的另一半被抢走,连官方都跳出来指责单身不婚者,拉低了生育率(在台湾,94%已婚夫妻至少会生一个孩子,官方认为,低生育率是单身未婚人
期刊
苏州的气候温润,步调舒缓,水道与巷弄纵横交错,教人一来到此便安下心来。城里的平江街区,从宋代便已经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来看,八百年来的格局规划变化并不大,只是范围缩小许多。而就在这仅存的街区里,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时光,亦有不少哲人贤士驻守的痕迹。书痴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学家顾颉刚的顾氏花园、清代状元洪钧故居、潘世恩的留余堂、藕园……多少与书相关的文化活动就由这里衍生。最可喜的,除了看看故居旧址,在
期刊
九月底,我很兴奋地告诉友人:“我最近在编新的《福尔摩斯探案》!”  友人一脸茫然地说:“蛤?你说电影喔?那个福尔摩斯好丑好肥耶!新的《福尔摩斯探案》是福尔摩斯自己写的吗?他还活着喔?”  相信只要稍微了解侦探小说的人(更别说福尔摩斯的粉丝),都会觉得友人的问题匪夷所思,简直就像在问:贾伯斯(编注:Steve Jobs,大陆译为“乔布斯”)是不是《苹果日报》的主编?  这让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很多没看
期刊
徐誉庭常说:创作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编剧作为影视创作中最根基的一环,这句话大概道出了这个行业最大的感慨和某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无奈和期盼。  去年访问她时谈到剧本出版的可能性,她说:“电视剧本很少被出版。但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读者存在,不管是想学编剧的,本身是学院出身的,还是纯粹想欣赏剧本的。”她想出版自己的剧本,甚至愿意自费出版。(见本刊2010年7月号)在不太具备剧本的阅读传统和出版意愿的
期刊
地沟油、彭宇案等问题频传,一般认为“金钱至上”是道德危机的起因;但事实恰好相反,爱钱仅是结果。  新书《这样work才work!》提到,宾州大学从事暴力研究四十年的詹姆斯·吉利根教授发现,攻击、杀人犯案动机,答案不约而同都说“因为对方不尊重我”。甚至持械抢劫的动机,“想得到尊重”的比例居然比“夺财”还高。“为了尊严、尊重和自尊。为了这些,我谁都可以杀。失去尊严,我就一无所有。”  我们还没杀人,但
期刊
2005年,台湾绘本界的历史被狠狠地改写。当年最红的不是朱德庸也不是幾米,而是80后女孩弯弯。轩然大波的掀起,始于弯弯的第一本绘本《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绘本画风清新,内容充满自嘲精神,又直观反映平凡人的现实心态,深受年轻人及上班族喜爱。这本小小的绘本为当时疲软的书市注入一股新鲜的空气,首刷12000本一周内售罄,让众多畅销书团队叹为观止,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都看到新的机会,“弯弯风潮”一时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