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宽厚与功利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罢《论犯罪与刑罚》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所拥有的卓越的解构、建构能力以及突破传统的胆量。在书中,贝卡利亚痛陈了旧的刑罚制度及其弊端,揭示了其蒙昧主义的本质。本书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贝卡利亚对待刑罚的宽和态度,明确反对死刑的立场以及对愚昧的宗教迫害委婉地提出的批判。
  [关键词]刑罚;功利;宽厚
  
  读罢《论犯罪与刑罚》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所拥有的卓越的解构、建构能力以及突破传统的胆量。在书中,贝卡利亚痛陈了旧的刑罚制度及其弊端,揭示了其蒙昧主义的本质。他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刑法的三大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均衡原则,以及刑罚的人道主义原则。直至今日这三大原则仍然有其深远影响。
  然而,本书使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贝卡利亚对待刑罚的宽和态度,明确反对死刑的立场提出的批判。作者的观点于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重要意义。作者在阐述他刑罚宽和及废除死刑的观点时,并未仅仅从人道主义、保护犯人的角度进行说理,而是首先站在功利主义的角度,给予犯罪人必要的惩罚从而对其他欲犯罪者给予威慑的角度层层展开、步步推理,得出刑罚应与其所犯罪相当的结论。
  对于刑罚的目的,作者明确提出了自己进步性的观点:“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而它的目的仅仅是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所以,刑罚首先要充分考虑社会成员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为此,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规模应该同本国的状况相适应。在刚刚摆脱野蛮状态的国家里,刑罚给予那些僵硬心灵的印象应该比较强烈和易感。为了打倒一头狂暴的扑向枪弹的狮子,必须使用闪击。但是,随着人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其次,刑罚在方式上要精心选择,在数量上精心计算,做到宽严相宜、分寸恰当。刑罚在强度与施刑方式上与犯罪相称。“犯罪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越大,促使人们犯罪的力量越强,制止人们犯罪的手段就应该越强有力”。“它在阻止人们进行较轻犯罪的同时,更使他们不可能去进行重大的犯罪。所以,刑罚不但应该从强度上与犯罪相对称,也应从实施刑罚的方式上与犯罪相对称”。并且,贝卡利亚强调刑罚的人道主义。他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刑罚的诸多弊端。在施行过程中,不应该施行最严峻的刑罚,严酷的刑罚还会造成同预防犯罪的宗旨相违背的有害结果。不容易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保持实质性的对应关系,加之严酷的刑罚会造成施行者行为的变异。作者还体现在他对刑讯的深恶痛绝之中。贝卡利亚强调,在法官还未对个人进行判决之前,他就不能被称为罪犯。只要还没有判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便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此外,贝卡利亚还深刻地指出了刑讯的“恶果”:“我们意志的一切活动永远是同作为意志源泉的感受印象的强度相对称的,而且每个人的感觉都是有限的。因而,痛苦的影响可以增加到这种地步:它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给受折磨者留下的惟一自由只是选择眼前摆脱惩罚最短的捷径,这时候,犯人的这种回答是必然的,就像在火与水的考验中所出现的情况一样。有感性的无辜者以为认了罪就可以不再受折磨,因而称自己为罪犯。罪犯与无辜者间的任何差别,都被意图查明差别的同一方式所消灭了。” “刑讯必然造成这样的一种奇怪的后果:无辜者处于比罪犯更坏的境地。尽管二者都受到折磨,前者却是进退维谷;他或者承认犯罪,接受惩罚,或者在屈受刑讯后,被宣布无罪。但罪犯的情况则对自己有利,当他强忍痛苦而最终被无罪释放时,他就把较重的刑罪改变成较轻的刑罚。所以,无辜者只有倒霉,罪犯则能占便宜。”
  死刑并未让人改恶从善,所以与刑罚目的相违背。再者,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者的怜悯。贝卡利亚强烈指责了关于死刑的不公正、不人道、不必要,他另外还认为死刑所造成的司法错误是难以弥补的。但是,贝卡利亚在论述废除死刑时,最主要的是从预防犯罪这样的功利角度去考虑的,意在说明死刑的不必要性。他认为对罪犯判处死刑所产生的威慑效果, 不如长期劳役, 因为死刑的执行是瞬间的, 不久会被人遗忘, 不如徒刑的执行留给社会一种长久的鉴戒。他说:“ 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 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的, 执行死刑在大部分人眼里已成了一种表演, 这种表演不会唤起民意对法律的健康的威惧感, 只会给人提供人性凶残的榜样。”“一种正确的刑罚, 它的强度只要足以阻止人们犯罪就够了。”这句话集中地反映了贝卡里亚的最小的刑罚量取得最大刑罚效果的功利主义刑罚观。
  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的思想、理论主张。在书中,他第一次认为将来会废除死刑,他推动了废除死刑的立法。但是,这个过程是缓慢而艰巨的,直至今日,世界上仍旧有59个国家保留着死刑。但是,我们同时应看到,世界上已有138个国家废除了死刑或者说事实上废除了死刑。
  我认为没有人不珍视自己的生命,他的做法正体现了他朴素的热爱生命的精神。这并不能构成人们对他的指责。也无碍他这本小册子几世纪以来给予法律人的启迪。
  
  [作者简介]张茜,山东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据对笔者所在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校后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要学什么知识、毕业前应考取何种相应证书的学生比例非常高,在此比例中尤其以来自县城和农村的学生居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明确其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告知学生社会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要求,并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培养专业技能,积极主动地去考取相应的证书,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就业观,
期刊
[摘要]转向方法论的研究是一个学科必然的趋势,中国的民法学研究亦是如此。德国学者拉伦茨的经典论著《法学方法论》,为我国法官进行司法适用和学者进行立法建议提供了有益借鉴。价值判断问题是民法问题的核心。价值判断方法在司法和立法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它既维持了近代民法的“安定性”,又兼顾了现代民法的“妥当性”目标。  [关键词]民法问题;立法论;法学方法论;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方法    引言  转向方法论
期刊
[摘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要求,本文在《创新发展模式——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一书的启发下,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财政和培养公共服务精神等的观点,以期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有所裨益。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型;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是广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
期刊
[摘要]《全球化与法律理论》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进行探讨的。本书的核心问题是,全球化进程对于世界法律的发展有何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能够让我们思考全球化对于法理学的影响,思考我国法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全球化与法律理论》;全球化;法理学学科;发展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一书的作者是威廉·退宁,他是伦敦大学学院法学院裘恩法理学荣休教授,研究领域涉及一般法理学、证据分析、法律语境下的
期刊
[摘要]《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是目前笔者所在学院每个专业都开设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对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独立的,缺乏前续和后继课程支撑。如何使这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本文从差异化“亲验式”教学模式入手,结合改良传统教学模式,探讨了一些改革方案。  [关键词]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美国圣克拉拉社区学院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认为社区学院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师来源、学生实习和继续教育方面对我国的高职高专学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学院;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美国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由芝加哥大学校长W.R.哈珀首先创办,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社区学院不但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且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
期刊
[摘要]概论课是每个专业的基础和入门课程。该专业学生是否热爱这个行业,是否认真学习今后的专业课程,都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门课的教学是否让学生了解了行业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行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因此概论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然而,单纯依靠教材不可能让学生了解整个行业,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于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概论课改革的方法。  
期刊
基本案情  2008年,原告三一公司以被告泰州市交通巡逻警察支队作出的行政登记侵犯其所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三一公司诉称,2006年3月,原告将三一牌SY5400THB泵车一辆出卖给上海某公司,并约定保留该车所有权至付清车款为止。因上海某公司至今欠原告货款159万元,故该车所有权仍属原告所有。因上海某公司将该车非法转让给第三人姜某,被告在未审查该车的来源,且明知上海
期刊
[摘要] 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等办案工作中,严格把握案件质量关,这就在诉讼监督工作中贯彻落实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检察机关办案执法环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化解社会矛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检察;办案环节;化解矛盾;调研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新时期中央、自治区党委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期刊
[摘要]“没收违法所得”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行政处罚的主要罚种,但是对于违法所得如何量化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均存在争议。因此,文章从一个违法销售医疗器械案出发,通过对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违法所得量化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从而为正确地适用违法所得,有效打击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提供理论的借鉴。  [关键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违法所得;量化;完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