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深秋,一个星期六,我很早就出门了。
  从地铁站出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操着东西南北的口音,在天安门拍照留念。
  我拨开人群,躲开别人的镜头,径直走过。
  穿过天安门城楼,穿过端午门,直进故宫博物院,我知道,那一件稀世珍品在等我。
  延禧宫里,静静地躺着,那幅《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太有名了。它出现在一本本高档的、低档的画册上,出现在高中语文课本的封面上,出现在电视剧《水浒传》的片头片尾,甚至是一家家大小食肆的招牌上,但它总是背景。或许是因为它简单的色彩,从不喧宾夺主,它的古朴,却可以渲染出一个温暖而怀旧的氛围。它从不争抢,默默地做它的背景,那一层薄薄的微黄的晕,便成了它的性格。
  今天,我站在了它的面前。是一幅窄窄长长的手卷。看一眼《清明上河图》,这曾经是多少前辈的先生们毕生的奢望。然而,当我真正面对着它,心里却是如此的平静与安详。这老画,像一杯陈年的普洱已经淡褪了烟火的气息,入口只剩下甘醇。琥珀色的老茶,微黄的老画,阅尽了沧桑,你品饮欣赏着它的时候,它似乎也正在品饮、欣赏着你。那画上的树枝,在对你摇摆;那画上的人,在对你说笑。似能够听到流水的声音,那是画右端一方幽静的田园;似能够听到纷扰的市声,那是画中央一片热闹的集市;似能够听到牧童的短笛吹响耳畔,那是从集市归来,乡村里一曲悠悠然的牧歌。
  听过一首箫、筝合奏的曲子,就叫做《清明上河图》,起初不明白,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如今,却似乎听懂了它的诠释。它就是《清明上河图》,由平静到忙碌,又由忙碌归于平静。张维良先生那断续的、朦胧的箫声,如流水般滑过耳际,仿佛一个古老的梦境,轻轻铺展在面前。曲终梦醒,一切尽是回忆。
  猛然想起,这曲子是被林谷芳先生收在他编的一套CD里,叫做《茶与乐的对话》。《清明上河图》正是收在《普洱》这张碟上。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一种性灵交汇的必然。茶与乐对话,乐与画对话,文化相通。站在《清明上河图》的面前,突然体会了陈年的普洱,那洗尽铅华的朴素,突然听懂了那箫的朦胧,筝的从容。《清明上河图》,已不是一幅单纯的画作,它有着太多的负载,它负载的,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千年的灵魂;它是一张网,网罗着一段历史,一段情感,一种挥之不去的共同记忆,它已成了中华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
  那天,台北飘着雨,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独自一人,撑着伞来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怀着一样虔敬的心情,来看《清明上河图》。张晓风的文字很干净,或者说,很淡。淡淡的,却总是漾着那么一点点忧郁。她写《清明上河图》,依旧是淡淡的:“一片完好的汴梁旧风物”。不知为什么,我一直记得这一句,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就像面前的《清明上河图》。只是读着读着,张晓风式的忧郁仿佛又席卷而来,细碎的雨声中,她一个女子,在海峡对岸的一隅,凝视着这幅中原的古画,心里,是孤独,是苦涩,还是伤感?她笔下涓涓淌过的那篇《清明上河图》,似乎,还带着淡淡的泪痕。
  《清明上河图》仍是背景,是一种文化情结的背景。那窄窄长长的画卷,已经成了一种剪不断的文化情感的维系。那微微的黄晕里,大画家张择端望着我们,画中人定格在一个个瞬间,晓风残泪未干,箫声渐行渐远,口中只留下老普洱若隐若现的余韵,一丝回甘。
其他文献
反射阳光者,虹也:反映人情者,桥也。  桥上行人,桥下倒影。  桥梁贯穿历史,人情贯穿桥梁  卢沟晓月,抗日激情;汀泗彩虹,北伐豪情。  泸定铁索,红军险情;灌口竹绳,秀士悲情。  浩浩长江大桥,潺潺流水小桥。  大业记功,小曲传情:赵州桥什么人修?  洛阳桥什么人留?当阳桥谁人吼?  咸阳桥几人愁?马萧萧,车辚辚。  满桥封挑袍,微妙之交情;把桥进履,奇特之恩情。  陈桥兵变,怪异之军情;枫桥夜
期刊
既不像北方的苍凉悲怆,也没有南方的葱郁生机。贵阳东南有苗岭横亘,虽属喀斯特地貌,但特征不明显,风化的石头已看不出任何刀削斧劈的雄姿,小山包上也少见浓郁的植被,只是平坦而略黄,如老黄牛的腹背。两株并肩站立的松树,单薄的茎干顶着硕大冠头,孤零零地站在山坡上,让人想起梵·高《星夜》的苍凉与孤寂。从贵阳一路南行,愈向东南,水汽漫升,漫山松柏取代了原来的低矮灌木,颜色愈发鲜亮。  远方即是我们的目的地,意处
期刊
迎接我们的吉木萨尔县领导早早就在公路边等着。我们下车后,握手,问候,很亲热的样子。我想继续赶路,他们说,到路边人家吃点东西罢。我不好拒绝,入乡随俗——也许,他们一大早出来,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附近戈壁滩上只有两间小屋。吉木萨尔是蒙古语,但小店的主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哈萨克牧民。路边的小屋很洁净,外间是做饭的地方,里屋有一张大炕。我们都上了炕,盘腿坐下。一会儿,奶茶上来了,还有水煮羊肉。大家吃得很高
期刊
光影,梦幻,瞬间,灵魂,天籁……三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丹·麦克的画时,这些意像顿时闪烁在我眼前。  格调高雅,色彩优美、笔触粗犷的画面,呈现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瞬间穿透你的心绪,慑住你的灵魂,煽起你的激情,让你遐想无边。  丹·麦克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在美国的大学从事艺术教学近40年,在西方美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出版的关于绘画、艺术理论的著作在西方总是供不应求。  美国《艺
期刊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内画王”这三个字,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条就是“王立夫”三个字,尽管从2006年起,王立夫已经封笔,不再专注于内画创作,但他的名字已经和内画这门特殊的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0年春节刚过,在深圳见到王立夫,他正伏身案头,创作中国人物画“竹林七贤”,不再屏息静气在方寸之间挥毫,在更自由的国画笔墨间,王立夫仍然专注,却显得更加恬淡而恣肆。    武术世家里走出内画王    内画,是在
期刊
新年伊始,吴冠中展示了他的新作——一群斑斓的贺年大虎,画上题词曰:  山中虎,前后左右无敌。  自在,逍遥,威风显赫。  入深山,幻想发现老死洞窟之虎,山大王自倾(倒),无此奇缘!  虎年又至,虎视眈眈,横行大江南北,人人刮目看尊容!  2009年终,吴冠中,方庄    《焦点》:老虎,大家都觉得很威风,但你这个老虎不凶。  吴:我画这个老虎不理想。  《焦点》:那么理想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吴:
期刊
阮荣春简介  阮荣春,江苏深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研究》、《画院》杂志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美术史论、美术考古、佛教艺术、中国画创作等。出版学术专著有《沈周研究》、《佛陀世界》、《中华民国美术史》、《佛教南传之路》、《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中国美术史
期刊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不绝的是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况且今天许多收藏品还早于这个时代。各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证物至今还在收藏者中流传,传
期刊
廊轿在远方,横跨在美利坚合众国的麦迪逊县的一条小河上,那是1994年读当时风靡中国的那本美国畅销小说留下的印象。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在小说加上电影和各大报刊连篇累牍的渲染下,那座异国的罗斯曼桥的黎明,却一度成了当代中
期刊
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是由于其结构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画不尽江南人家,正是由于块面大小与曲线长短的对歌间谱出无穷的腔。“江南人家”、“水上人家”、“鲁迅故乡”、“鲁迅乡土”……画题大都近似,但画面的情调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