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不尽江南人家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in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是由于其结构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的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画不尽江南人家,正是由于块面大小与曲线长短的对歌间谱出无穷的腔。“江南人家”、“水上人家”、“鲁迅故乡”、“鲁迅乡土”……画题大都近似,但画面的情调千变万化,形式成了每幅画的主角,各具特色,而题目仅仅标志着水乡而已。
  水乡画面大都偏于小幅,往往选取村头一角或临流故宅之类,更穿插桃柳数枝,易引人入胜。我后来喜欢表现大规模的江南村落,黑白块面之构成倒有点近乎立体派早期的探索。我曾以“吴家庄”命名这类作品,因那只属于我自己创造的村庄,她其实并不存在,或确切地说,她曾于我心耳中处处存在过。
  我也曾用大画幅作水乡行,我想吞掉一整个水乡村镇:三条小河穿流屋宇间,三条银灰色长带托出了密密层层的黑白人家,于是黑与白的块面之大小、体形之长短、倾斜与走向……成了剧中演戏之主角,占满舞台,不施脂粉,全无化妆,人们能陶醉于她们的清唱中吗?
  我总喜欢看小巷,大致由于两个缘由:一是多样形体挤在窄巷里,万象浓缩,构成丰富的画图;二是小巷与外界隔离,躲进小巷成一统,小巷呈现独特的身段体态美。从形式构成的角度看,惊险的长江三峡与区区小巷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这静巷冷清清,隔绝外界自成一统,似乎空无所有,却含蕴着形式美感之微妙节奏,低音吐柔情。缓慢的“弧”与“曲”是画面主调,墙头、墙脚、左方远处的山墙、墙里伸出的树枝,都参与了弧与曲合唱,严肃认真,绝不让走调。一片弧曲腔中镶嵌进来小小的黑方块,正方的、长方的小小黑色浓缩之块块,在行人眼里,它们不过是墙上全不起眼的洞或远处几个窗,但在这小巷的绘画天地里,她们对照全局的弧与曲,平衡整个画面大量的白。如果秤的一头是许多弧曲枝条,是大块大块的白,那么这几个小小的、方方的、墨黑的秤锤恰好使秤获得平衡。
  白墙不是白纸或白布,偌大面积空空如也的“白”,却要唱主角戏,戏在哪里?因之旧墙斑痕、水渍,或由于墙面转折而呈现垂直的、横扫的、斜飘的各样轻微的形与色递变,是笔墨,也是肌理,承担了舞台的主要任务,如它们的工作不出色,戏将落空,观众是会失望的。
  这个小巷在我的故乡宜兴,20世纪50年代末我曾画过,返京后发现画面似乎像来自尤脱利罗的巴黎小巷,心里不舒服了。20世纪80年代初重返宜兴,特意又找到这条安然无恙的小巷,我从巷口到巷里出出进进往返组织画面,用自己的眼吻故乡的墙,自己的脚印留在小石子路上。
  回家乡,总想找寻古老的遗迹,因老遗迹是自己童年熟悉的,童年以前就存在,是爷爷奶奶们的同代人。我住进宜兴县的招待所,在食堂的背面,发现了这堵老墙,悄悄去画,避免别人疑心画这破墙也许别有用心,惹麻烦,那是1981年,余悸犹存。
  我不止一次画老墙,画过一道道砖缝裂得开开的墙,纵横的线像筋,像根:画过长满青苔的潮湿的墙面;画过像农家孩子长年不洗脸的“肮脏”的墙面。这堵老墙的皮剥蚀了,暴露出一块块砖,像人暴露了自己的肌肉与筋骨。暴露真实往往扣人心弦,但真实未必就是美。这堵墙是美的,美在其砖的排列,简单的几何排列构成无限丰富的形式感。泥水匠用于将小块砖构成坚实的大墙面,蒙德里安和克里于此悟出了平面分割构成法则。我仔细观察墙面,太复杂了,每块砖与砖的衔接各有差异、砖与砖的色相变化无尽、石灰残迹时厚时薄……我先是着意分析布满斑点的老年人的脸,后来却感到如面对了大海,自己被淹没了,如何再能表现大海呢!用超级现实主义的手法、用现代摄影当可淋漓尽致地再现这赤裸裸的败壁,由观众歌之哭之!然而我又不愿描摹这赤裸裸,如果能恰如其分表现内在结构,何必连血肉疮伤也托给人看。中国绘画中讲气韵,那韵其实是“虚”,是具遮掩作用的,正如诗不肯露,包含着“藏”的手法吧,对有心人不必多言。
  新房群中的这一堵老墙,其日子不会太久了,别人也不注意它,视而不见。只在我的画面中它矗立着,傲视新房,因它确乎经历了漫长艰苦岁月的考验,要永存千古!
其他文献
这篇散文的标题如此浅露,是我当初没有考虑的。几个月来,激荡的情感难以自抑,我只能用这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完成一次心灵的朝圣——世界上最大的巴米扬立佛,在阿富汗已被摧毁,人类的一切拯救,都被硝烟所笼罩吞没,文明也因此变得昏暗惨淡无光。  就在那个时节,那个夏天,我接近了大像山。  在甘肃天水的日子里,住在宾馆里,开了好几个座谈会,接着又下乡调查,关于基础教育的普及情况。  中国五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游
期刊
反射阳光者,虹也:反映人情者,桥也。  桥上行人,桥下倒影。  桥梁贯穿历史,人情贯穿桥梁  卢沟晓月,抗日激情;汀泗彩虹,北伐豪情。  泸定铁索,红军险情;灌口竹绳,秀士悲情。  浩浩长江大桥,潺潺流水小桥。  大业记功,小曲传情:赵州桥什么人修?  洛阳桥什么人留?当阳桥谁人吼?  咸阳桥几人愁?马萧萧,车辚辚。  满桥封挑袍,微妙之交情;把桥进履,奇特之恩情。  陈桥兵变,怪异之军情;枫桥夜
期刊
既不像北方的苍凉悲怆,也没有南方的葱郁生机。贵阳东南有苗岭横亘,虽属喀斯特地貌,但特征不明显,风化的石头已看不出任何刀削斧劈的雄姿,小山包上也少见浓郁的植被,只是平坦而略黄,如老黄牛的腹背。两株并肩站立的松树,单薄的茎干顶着硕大冠头,孤零零地站在山坡上,让人想起梵·高《星夜》的苍凉与孤寂。从贵阳一路南行,愈向东南,水汽漫升,漫山松柏取代了原来的低矮灌木,颜色愈发鲜亮。  远方即是我们的目的地,意处
期刊
迎接我们的吉木萨尔县领导早早就在公路边等着。我们下车后,握手,问候,很亲热的样子。我想继续赶路,他们说,到路边人家吃点东西罢。我不好拒绝,入乡随俗——也许,他们一大早出来,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附近戈壁滩上只有两间小屋。吉木萨尔是蒙古语,但小店的主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哈萨克牧民。路边的小屋很洁净,外间是做饭的地方,里屋有一张大炕。我们都上了炕,盘腿坐下。一会儿,奶茶上来了,还有水煮羊肉。大家吃得很高
期刊
光影,梦幻,瞬间,灵魂,天籁……三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丹·麦克的画时,这些意像顿时闪烁在我眼前。  格调高雅,色彩优美、笔触粗犷的画面,呈现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瞬间穿透你的心绪,慑住你的灵魂,煽起你的激情,让你遐想无边。  丹·麦克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在美国的大学从事艺术教学近40年,在西方美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出版的关于绘画、艺术理论的著作在西方总是供不应求。  美国《艺
期刊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内画王”这三个字,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条就是“王立夫”三个字,尽管从2006年起,王立夫已经封笔,不再专注于内画创作,但他的名字已经和内画这门特殊的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0年春节刚过,在深圳见到王立夫,他正伏身案头,创作中国人物画“竹林七贤”,不再屏息静气在方寸之间挥毫,在更自由的国画笔墨间,王立夫仍然专注,却显得更加恬淡而恣肆。    武术世家里走出内画王    内画,是在
期刊
新年伊始,吴冠中展示了他的新作——一群斑斓的贺年大虎,画上题词曰:  山中虎,前后左右无敌。  自在,逍遥,威风显赫。  入深山,幻想发现老死洞窟之虎,山大王自倾(倒),无此奇缘!  虎年又至,虎视眈眈,横行大江南北,人人刮目看尊容!  2009年终,吴冠中,方庄    《焦点》:老虎,大家都觉得很威风,但你这个老虎不凶。  吴:我画这个老虎不理想。  《焦点》:那么理想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吴:
期刊
阮荣春简介  阮荣春,江苏深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研究》、《画院》杂志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美术史论、美术考古、佛教艺术、中国画创作等。出版学术专著有《沈周研究》、《佛陀世界》、《中华民国美术史》、《佛教南传之路》、《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中国美术史
期刊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不绝的是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况且今天许多收藏品还早于这个时代。各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证物至今还在收藏者中流传,传
期刊
廊轿在远方,横跨在美利坚合众国的麦迪逊县的一条小河上,那是1994年读当时风靡中国的那本美国畅销小说留下的印象。  “古老的廊桥,孤独的远游客。两颗中年人的心渐渐贴近,撞出火花,寻觅已久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归宿。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感伤的流浪情怀……刻骨铭心,凄婉绝伦……”在小说加上电影和各大报刊连篇累牍的渲染下,那座异国的罗斯曼桥的黎明,却一度成了当代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