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眼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不绝的是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况且今天许多收藏品还早于这个时代。各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证物至今还在收藏者中流传,传递着古老而诱人的文化信息。面对这样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文物信息系统,每一个智者都渺小得不能再渺小,所掌握的知识再丰富也不过沧海一粟。文明的积累在此刻的力量,轻而易举掀翻任何蔑视它的好事之徒。
  这个好事之徒就是我们自己。在物阜民丰时代,收藏的乐趣在坊间传染蔓延,据古人之物为今人所有,此乐趣妙不可言。人性的弱点就在这妙不可言中一点点展现,面对诱惑,不再评估自己的能力,孤注一掷,以博弈心态上场,后果甘苦自知。
  官方提倡的全国性收藏热自北宋、晚明、康乾、民国至今已是第五次,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历代仿品尽在其中。此次收藏热度之高,幅度之广超过历次。稍有不同的是作伪的质量,做套的手段花样翻新,前无古人。收藏本是个人与千军万马作战,不死已是英雄,别奢望再不负伤。负伤对一个明智的收藏者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光荣。按旧时古玩的习惯做法,打眼后往床下一塞,眼不见为净,羞于见人。有勇气讲述自己可能被别人耻笑历史的人,令人尤其令我钦佩。不要说业余爱好收藏者,即便专业人才,即便国宝大师,打眼看错亦是家常便饭。几十年来,就我的经历和我看过的不计其数的古玩而言,我能断言这个领域没有神仙。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
  我说过,文化的乐趣是终身的乐趣。从这点上讲,打眼也是一种乐趣,体味痛苦,充实知识,这永远是收藏者的生活内容。古人云,不冤不乐,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文献
新年又待。带着老少,我们去看海。  现在,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看着你了。从空中、从你四周的任何一个角度看你,而你看不见我靠近着你。是的,这就是成为灵魂的好处:你一想到我,我已经在你身边。我是灵魂。我是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听从你的意念对我的召唤。  已经很久了,你辗转反侧,睡不着。无所不知的我,在你想起我的时候拥抱着你,但你不会发觉。我还不能做到无所不能,如果可以,我会擦去你的眼泪,叫你不要伤悲。我
期刊
在阳光能啄伤你的夏季,不论是晴着或是争先落地的雨天,人们总是不会忘记带把伞。  伞,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它具有避雨遮阳的实用功能。伞起源于何时,迄今已无从准确考证。东西方人都说伞源于中国,这大概是不错的。  据说,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的著名工匠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常被雨雪淋湿。鲁班的妻子云氏,看到丈夫这样辛苦,就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
期刊
这篇散文的标题如此浅露,是我当初没有考虑的。几个月来,激荡的情感难以自抑,我只能用这种直奔主题的方式,完成一次心灵的朝圣——世界上最大的巴米扬立佛,在阿富汗已被摧毁,人类的一切拯救,都被硝烟所笼罩吞没,文明也因此变得昏暗惨淡无光。  就在那个时节,那个夏天,我接近了大像山。  在甘肃天水的日子里,住在宾馆里,开了好几个座谈会,接着又下乡调查,关于基础教育的普及情况。  中国五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游
期刊
反射阳光者,虹也:反映人情者,桥也。  桥上行人,桥下倒影。  桥梁贯穿历史,人情贯穿桥梁  卢沟晓月,抗日激情;汀泗彩虹,北伐豪情。  泸定铁索,红军险情;灌口竹绳,秀士悲情。  浩浩长江大桥,潺潺流水小桥。  大业记功,小曲传情:赵州桥什么人修?  洛阳桥什么人留?当阳桥谁人吼?  咸阳桥几人愁?马萧萧,车辚辚。  满桥封挑袍,微妙之交情;把桥进履,奇特之恩情。  陈桥兵变,怪异之军情;枫桥夜
期刊
既不像北方的苍凉悲怆,也没有南方的葱郁生机。贵阳东南有苗岭横亘,虽属喀斯特地貌,但特征不明显,风化的石头已看不出任何刀削斧劈的雄姿,小山包上也少见浓郁的植被,只是平坦而略黄,如老黄牛的腹背。两株并肩站立的松树,单薄的茎干顶着硕大冠头,孤零零地站在山坡上,让人想起梵·高《星夜》的苍凉与孤寂。从贵阳一路南行,愈向东南,水汽漫升,漫山松柏取代了原来的低矮灌木,颜色愈发鲜亮。  远方即是我们的目的地,意处
期刊
迎接我们的吉木萨尔县领导早早就在公路边等着。我们下车后,握手,问候,很亲热的样子。我想继续赶路,他们说,到路边人家吃点东西罢。我不好拒绝,入乡随俗——也许,他们一大早出来,连早饭都来不及吃。  附近戈壁滩上只有两间小屋。吉木萨尔是蒙古语,但小店的主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哈萨克牧民。路边的小屋很洁净,外间是做饭的地方,里屋有一张大炕。我们都上了炕,盘腿坐下。一会儿,奶茶上来了,还有水煮羊肉。大家吃得很高
期刊
光影,梦幻,瞬间,灵魂,天籁……三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丹·麦克的画时,这些意像顿时闪烁在我眼前。  格调高雅,色彩优美、笔触粗犷的画面,呈现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瞬间穿透你的心绪,慑住你的灵魂,煽起你的激情,让你遐想无边。  丹·麦克是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也是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在美国的大学从事艺术教学近40年,在西方美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出版的关于绘画、艺术理论的著作在西方总是供不应求。  美国《艺
期刊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内画王”这三个字,第一个跳出来的词条就是“王立夫”三个字,尽管从2006年起,王立夫已经封笔,不再专注于内画创作,但他的名字已经和内画这门特殊的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0年春节刚过,在深圳见到王立夫,他正伏身案头,创作中国人物画“竹林七贤”,不再屏息静气在方寸之间挥毫,在更自由的国画笔墨间,王立夫仍然专注,却显得更加恬淡而恣肆。    武术世家里走出内画王    内画,是在
期刊
新年伊始,吴冠中展示了他的新作——一群斑斓的贺年大虎,画上题词曰:  山中虎,前后左右无敌。  自在,逍遥,威风显赫。  入深山,幻想发现老死洞窟之虎,山大王自倾(倒),无此奇缘!  虎年又至,虎视眈眈,横行大江南北,人人刮目看尊容!  2009年终,吴冠中,方庄    《焦点》:老虎,大家都觉得很威风,但你这个老虎不凶。  吴:我画这个老虎不理想。  《焦点》:那么理想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吴:
期刊
阮荣春简介  阮荣春,江苏深阳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研究》、《画院》杂志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美术史论、美术考古、佛教艺术、中国画创作等。出版学术专著有《沈周研究》、《佛陀世界》、《中华民国美术史》、《佛教南传之路》、《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中国美术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