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电脑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的优越性
  
  1.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充分表现教学内容,丰富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3.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多样化的教学风格。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教学风格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的组织教学,亲自创作和设计课件,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其中,既体现思想又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接受。而且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4.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使得教育在全世界的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电脑多媒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1.多媒体从辅助地位变成了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作用决不是计算机所能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有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FREETALK,DAILYTALK或者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不可以取代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否使用多媒体,应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需要。应注意及时的反馈纠正,恰到好处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2.过分追求声音和图像效果,淡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多媒体集声、像、画为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运用时,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花哨的动画效果,而忽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最后的注意力不在教学内容上而在媒体上。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既不益于学生扎实掌握教材内容,也会削弱学生思考和想象等学习能力的训练。
  3.多媒体使用的频率不当。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比如:有些教师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学法,于是他在revision环节上用,在presentation环节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环节都在用;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跑上跑下,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杂耍”,学生看热闹。把英语课变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为了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过多地、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表面看是学生兴趣很浓,但实际上无意注意过多,干扰大,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
  4.公开课现形,非公开课匿迹。有些学校,尤其是多媒体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多媒体只是上公开课时才用一用。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销声匿迹。原因之一是有些英语专业教师不会单独制作课件,过多的依赖计算机老师的“协助”。英语教师只是简单的提供教学设计的思路,他人制作的课件怎么可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个人风格,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呢?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仅是用于上公开课,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应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三、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要注意把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要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和皮亚杰的“略为提前”理论以及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来设计一堂课的目标。目标指导和支配着一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所编写的课件内容与形式要一致,不要过分追求直观效果,不顾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随意提高或者降低教学要求。只有略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学习才最有效。
  2.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适时就是运用多媒体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并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适当就是多媒体要运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学生内化教学内容之处。适度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地滥用,也不要因噎废食地全然不用。教师要进行设计,合理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整体性原则。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方法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具有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他们同时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作用。要使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既要考虑教学需要,又要注重突出和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与功能。
  4.主体性原则。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让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5.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选择媒体要考虑教学的需要和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可以这样说,无论用什么媒体来教学,都可以让学生学到一点东西。但是,不能说无论用什么媒体,都可以使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同样多,同样好。选择媒体时,要注意选择那种能够获得更佳效果的媒体。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一、和谐的教学节奏营造美    和谐的教学节奏是指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习、发展的节奏相和谐。利用和谐教学节奏的创设,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之美,应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学时空的安排、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  一是讲授速度的把握。在设计教学节奏时,要注意快慢适宜、详略得当、动静结合。重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1840-1928)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该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感,主要展现、批判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社会的弊端,并且内容丰富,涉及社会人们生潘的方方面
一、主体教育理论是革新大学英语教学观念的理论基础    人类进入21世纪,新经济的加速发展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中国的外语教育更不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于1996年6月曾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指出应当重视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是否具有创造精神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外语与外界进行交际能力成为考察外语教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师生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父”。他的代表作——《美国悲剧》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述了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克莱德·格里菲斯
一、素质教育的涵义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涵盖哪些素质?在素质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素质的涵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综合起来竟有二十多种观点。但归纳起来不外有先天的素质与后天的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所作的“素质”涵义的界定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由知识内化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而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观又可分为全局素质教育观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的深度、广度较之以往的教育改革是空前的,包括:教育目标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及教学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以及课程管理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学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挑战    在新课
一、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管理不够,对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所需的场所和设备得不到保障,所需的经费投入落不到实处,相关研究科研课题难以得到支持,研究成果的发表缺乏园地;第三,虽然形势与政策隶属两课范畴,但部分学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等等。  2.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