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ly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文化意识"这一新内涵,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并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这表明: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小学英語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将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阐述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具体地说,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词汇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词汇的读音和意义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颜色类、动物类、饮食类、数字类等词汇中都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如习语black and blue (青一块,紫一块),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a green hand (新手)等,它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它们赋予了新的含义。
  2.饮食文化
  不同的传统食品和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是各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小学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西方食品的名称,如hamburger, hot dog, pizza等,可以适当引申介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餐桌文化。
  3.礼仪文化
  礼仪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缺乏了解,在交际中就很可能造成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并能灵活得体地应用。小学生需要了解的礼仪文化主要包括问候、介绍、交谈、拜访等。
  4.节日文化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显著表现在节日上,节日的渊源来历不同使节日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区别,从而也有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重要节日的文化背景,从而了解英语国家的节日文化。小学生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和复活节等,并知道他们的由来、风俗和活动等。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渗透有关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具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如何保证这些文化目标的实现呢?在平时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们探索和总结出以下适合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依据教材内容 实施文化教学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入英语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了解英语文化的窗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介绍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历史、宗教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渗透
  教师应将英语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语言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差异的许多因素,提高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This is…. 这个句型介绍他人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必要的语言礼貌文化。在用This is…介绍他人时,应注意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等等。当教材中出现How old are you?时,教师告诉学生在外国"年龄"是一个人的隐私,一般不宜直接问别人的年龄(特别是女士)。和西方人闲聊的时候,要务必清楚哪些话题适合谈论,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否则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导致交际失败。
  介绍文化背景,进行文化熏陶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有:称呼语、感谢和答谢、赞美、隐私、打招呼、介绍、节日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和它相应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如小学英语教材中,课本中的人物都是直呼其名,对于老师则以Miss或 Mr.的称呼。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解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国家,人际交往基于平等原则。
  2.创设语言环境 渲染文化氛围 
  学习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在学校里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仅要有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使学生增加文化敏感度。
  利用广播电视网 
  拥有校园广播电视网的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把英语国家的文娱、体育活动介绍给学生,如美国的MBA职业篮球赛,英国的温布尔顿网球公共赛。这些赛事都是世界闻名的,学生对这些活动都很熟悉,教师可发动他们收集资料,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介绍。迪斯尼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动画电影公司,它制作的许多动画片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利用课余和午间播放英文歌曲,或让学生自由点播喜爱的英语歌曲,也不失为增加学生收听、收视率,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氛围里的好方法。
  开辟英语学习园地 
  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英语文化宣传。可以针对宣传栏读者面广,保留时间长的特点,介绍一些需要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也可以编写一些国外小孩子玩的填字游戏,既有趣又可以扩大词汇量。从英语读物中找一些英语谜语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感受了英美文化的气息。
  3.组织语言活动 积累文化知识 
  当语言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也相当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组织各种语言活动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开展节日文化主题活动 
  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经常举行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庆祝母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最终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
  制作英语图片展
  让学生在课余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地域风貌图片、城市风景照片等、明信片、邮票等,或整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专题集,在班级中展出,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领悟该语言文化的内涵和接受该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把文化信息融入教学实践中,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四项语言的基本能力,通称"四会",其排列顺序体现了学习语言的先后顺序,也反映了学习语言的先易后难。当然这里指的是学习母语,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由于缺乏学习母语那样的环境,听就不是最容易的了,在中学生当中,相对来说实际上成了最难对付的一项,但是,听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毕竟太重要了,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学习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手段,所以在新的中学课程标准对听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听力教学作
【摘要】 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盲目进行,一定要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和心理特点,依照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现出科学性和邏辑性,使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活动的设计    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活动教学的常见模式是:教师把教材上某一单元的活动内容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一道高考题,归纳so和such的细微的区别。  【关键词】 不定冠词 形容词 副词 名词    一、引入问题  2010年重庆高考英语试题:  Everything comes with __ price, there is no such __ thing as a free lunch in the world.  A. a;a B. the
【摘要】 围绕英语新课程理念,如何唤起学生"说"英语的情趣,可以通过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快乐体验的语言情景,提供一个好的"新闻"素材背景等策略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趣 说 心理 情境 体验 环境    新课程理念十分关注对学生"情趣"教学,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忽视情趣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部分学生"说
一、引言  "合作"不算是一个很新的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各种层面的合作活动。然而,在课堂上的合作却有着特殊的含义,《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不再是教师"演讲"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同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感"
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更大的教学效益。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呢?  一、 巧設课堂活动    以学生为主体是切实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有这样一句谚语: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 but you can not ma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这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本文就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现实意义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实践性探讨,同时总结本人在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作用 方式 策略   1.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改进英语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处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原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和课堂教学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社会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