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美育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人最基本的特性就在于人是一种语言的存在物。语言是思想的家园,语言也是情感的载体。中国的语言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特别讲究辞章的结构美与音韵之美,既表情达意,也以情感人。清朝学者焦循说:“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语文是应用性工具,又是审美的艺术。以形象与情感为特征的语文审美教育,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又能让学生受到美感的熏陶,涵养审美的趣味。
  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美育以性情陶冶为目标。语文教育应然是美育,而不仅仅是应用技能的训练。美育的实际作用,就在于将一种普遍性价值引入生活的当下,将人从现实的有限与相对中引向“超绝实际”的普遍性人生。 蔡元培说,提倡“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他其实最终是把美育功能具体落实在养成人的高尚精神底色,以此作为在人生普遍性意义层面上寻找生活有限性的根本改造之道。
  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它不仅仅是抽象符号的学习,更是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不仅在于适应当下的生活,更在于超越现实的生活。 蔡元培说:“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美育发端于美的刺激,而大成于美的人生,中经德智体群诸育,以达美的人生之路。”显然,德智体美诸育关联密切,其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美”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是民族母语的教育,母语是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承继民族的优秀文化,語文教学的重要职责是要学习与借鉴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思想。《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意即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评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内,这是孔子对教育的目标、课程、教学方式的精要论述。谈及人的修养,孔子更为明确地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强调诗歌、艺术对人的教化作用,对美育的重视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
  在学校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与人生的关联最为紧密,语文教学也最富有象征的意义。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丽,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人格的标志是“修辞立其诚”,这也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生命的本色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如此,所以“最好文章是恰当,最高人品是自然”。《文心雕龙》说“贲象穷白,贵乎反本”,素净自然是事物的底色,也是人生的本色。缘情入境,以美育人是语文教学的本色,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职。
  (叶水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为提高正圆柱螺旋面展开图的准确性,认真研究了正圆柱螺旋面的变化规律,结合过去一些旧的展开方法,分析了正圆柱螺旋面与其展开图的关系,从新的视解、思路、理论依据推出了一种与
会议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7所不同类型高校的643名国际学生进行调研,从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所在高校特征三个维度探讨国际学生来京留学的感知与体验,剖析国际学生对北京高校
分析了含水层参数识别问题的适定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可识别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正则化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解的稳定性,解的唯一问题通过补充温量条件解决。
建立正摄动下大区间对象的随机样本集;给出样本集中闭环极点分布提了佳点估计,并以此提出了使闭环系统既有鲁棒稳定性,又具有性能鲁棒控制器的统计综合方法。
会议
该文对DFT域中的RCTLS算法提出两个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提出了局部线化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对正则化参数进行自适应选择,以进一步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实验
该文从正则集合操作的规则出发,论述了正则集合体投影图中图线的规律,为投影图的逻辑性奠定了基础,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