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孩子从小学开始正式接受教育,小学中培养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面对大量的文字往往会因为年龄特征的原因而拒绝接受文字中的信息,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任何形式的阅读都不再会有任何兴趣,那么也就不能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效率的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經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难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难以积累语言材料,提高交际水平。可见,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学科。一篇篇涌动着诗情的经典文章传递着真情;流淌着眷恋;彰显着人性;迸发着智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灵活的教学智慧,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的介质;是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焰;是引领学生步入阅读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可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技能比赛,随时放飞心灵,摭拾教育感悟,增感自我提升的意识。
  二、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与阅读练习
  普通话朗读是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基本功,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有效的朗读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中的语气、语调、面部表情以及语气停顿等,教师可以开展班级朗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参与朗读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当然,教师为了练习学生的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抒情性课文。比如指导学生朗读《乡愁》,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读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从而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对整首诗加以背诵,品味情感。再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给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对话情景再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热情。
  三、阅读教学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促进学生思维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心智、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注重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不仅能学习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如,学习《会走路的树》这一课时,在讲读第一自然段“小鸟好奇地问”时可提问:“小鸟是怎么个问法呢?”指名学生读,突出“好奇”一词,再指导最后一个字微微向上扬一扬,因为有个小问号,要读出问话的语气。学生把握了朗读语气,体会到小鸟的好奇感。
  四、借助多媒体创设阅读教学的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相对比传统的语言式教学而言,学生更喜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过程中,它以独特的声、像结合的形式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创建教学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的过程中去。例如,在进行《丑小鸭》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下跟这个教学有关的动画片,在课堂上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以观看动画的形式来完成这篇阅读的学习,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将复杂的文字阅读转化成了图片、视频的形式,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中,对于提高阅读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五、充分调动各种评价手段,激活课堂氛围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评价首先要以鼓励、鞭策为主,关注学生的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变化。其次,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用热情的语言进行赞美、激励,也可以用眼神进行鼓励,还可以用动作(如鼓掌)表示赞赏。除了教师的直接评价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学习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总之,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让他们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完成文本知识的迁移,完成语感的培养,完成文本的延伸拓展,完成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索,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井沟东乡族乡红土坡小学731800)
其他文献
人类继发现红细胞血型之后,至20世纪末,已发现29个血型系统,600多种抗原决定簇。血型糖蛋白A(GPA)和血型糖蛋白B(GPB)是人红细胞膜蛋白的主要成分,也是红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
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是分布最广的非洲致病锥虫,它是动物苏拉病的病原体,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中美洲、亚洲以及马来群岛,对流行区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要: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考和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历史课堂上的教育目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重视起来,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老师们应该通过历史教材和资料的丰富性以及综合性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实现学生在考试中阅读笔试的成绩。阅读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荞麦是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双子叶作物,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普通荞麦(F.esculentum)和鞑靼荞麦(F.tartaricum)两个栽培种。荞麦籽粒中富含黄酮、类黄酮、固醇和硫胺类结合蛋白,它们对一些慢性疾病具有潜在的疗效。荞麦中80%的类黄酮物质是芦丁,即芸香甙(槲皮素-3-芸香葡糖甙),它能够降低血压和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动脉硬化和毛细管脆性增
实验室以对番茄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A和哈茨木霉T-23两株远缘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得到了融合菌株F1、F2、F3、F4、F5、F6。本文通过形态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