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冰雪雕琢的色彩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E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勒泰的冬季来得早,每年几乎有6个月的漫长冬季。如此冗长寒冷的季节里,这里的人们习惯了与冰雪相伴。草康、森林、城镇、乡村,一切都是晶莹的雪色。在整个冬季里,冰雪成为这个世界的背景,白得夺目,美得耀眼。人们的生活不但没有因为寒冷而变得简单,却因为冰雪的雕琢而变得更有色彩。冰雪,冷却的只是季节,人们的热情在寒冷中依旧浓烈。初入这个遥远的北国冰雪世界,呼吸着寒冷的空气,细细体味着雪野冰封中的感动。
  冰雪世界——古代
  远在城市出现之前,在交通运输极为不便的时期,先民们在这板其严酷寒冷的世界里艰苦地生存。冰雪冷却了空气,却没有冷却他们的智慧,最早生活在此的先人们生存极为艰苦,他们的生活来源凭的是执着的勇气和无畏的冒险。游猎的生活每年都因为漫长冬季里茫茫冰雪的阻碍而变得更为残酷,时间一久,他们积累了自然的经验,总结出原始的智慧。他们发明了一种用白木松和马小腿毛皮的古老“毛雪板”,一种可以在雪地上走动的滑板,这无疑也是世界上制造出的最早的滑雪工具。“毛雪板”的发明,使得古人在茫茫大雪原中行走、迁徙不再艰难,也让他们猎取食物变得容易。从此,他们使用自己制作的毛雪板驰骋于阿勒泰山下的冰原雪地,一代又一代,延续了上万年。
  阿勒泰古老的“毛滑雪板”沿袭今日,谱写出人类漫长的滑雪起源史。专家们发现在形成于先秦时期的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海内经》中就有记载:“有丁令国,其民自膝下有毛,马蹄善走。”并解释古代中国人所谓的丁令国,就是当时贝加尔湖以南到阿勒泰山一带从事游牧的北方少数民族。
  而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所著《世界史》第四卷中也这样描述过:“住在阿勒泰地区的人们拥有山羊角,冬季在雪中奔跑。”借此形容当地人借助传统滑雪器具在雪地疾走的场景。
  专家们还谈到日本札幌市冬季运动博物馆一张反映人类滑雪运动从阿勒泰发端,逐渐向北欧和北美洲扩展的路线图。1989年出版的前苏联滑雪教科书第一章里也有“人类滑雪从何开始,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起源于贝加尔湖以南广大阿勒泰地区”的阐述。
  而最新同时也是最强有力的证据,来自2005年阿勒泰市一位姓欧的农民在汗德尕特蒙古民族乡墩德布拉克发现的一幅岩画。经滑雪专家鉴定,画面所表现的是一组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的狩猎人。经专家反复考证,推断那幅滑雪狩猎图不仅是世界上唯一表现古代人滑雪狩猎的岩绘岩画,而且年代可以上溯到距今1-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比以往其它国家发现的人类滑雪岩刻岩画以及滑雪板残片所反映的年代至少提前2000年以上。
  2006年1月16日,阿勒泰向世界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发源地”,并确定每年的1月16日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阿勒泰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滑雪之都”。
  冰雪世界——现代
  拨开历史尘烟,如今阿勒泰的冬季有了新的内涵。阿勒泰的第一场雪通常开始下得很早,在南方人还没来得及适应刚入初秋的凉意时,深秋的阿勒泰,白桦树穿上了浓郁的秋装。当秋风吹袭黄叶落地时,寒冷开始降临。夜里,听着窗外呼啸北风沉沉地入睡。一夜醒未,风停了,呼叫舞动的世界变得平静下来。拉开窗帘,哦,好一个美丽的白色的童话梦境!
  推开门,走出家,寒冷依旧,吐出的呵气在空中飘舞。室外一片白色,房屋、街道、大树、电线杆,到处都挂满了雪花。地上雪白一片,使得人实不在忍心踩踏。走过去,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阿勒泰农牧民目前仍在使用的古老的毛皮滑雪板,它属于典型的实用滑雪板,适用于各种地形、雪质,最适于在厚厚的“野雪”中走滑。滑雪板整个滑行面用马腿皮毛贴附。马毛的方向朝后,向前滑走时马毛顺茬,向后踩蹬与上坡时马毛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
  亲临冰雪世界,长风退却,已没有了当年响彻荒原的豪言壮语。人们能体会到人类从野蛮过度到文明的进程,年年月月,在浑浊中寻找清晰的发展轨迹。近年来,由于交通和运输条件的改善,阿勒泰的冬季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因为在遥远的大西北,很难再避一处像阿勒泰这样的洁白纯净的冰雪世界。阿勒泰的民族风情本身就有异域特色,再加上冰的装饰,雪的渲染,让它在游人心里更具有吸引力。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有夏季的喀纳斯,还有冬季的冰雪世界。
  阿勒泰有全国唯一的阿尔卑斯山貌的滑雪场,换上装备,在冰雪世界里来一次潇洒的滑行,在极限速度中体味运动的乐趣。阿勒泰是新疆最早开展冬季旅游的地区,每年冬天,阿勒泰都会举行冰雪节。每到冬季,栩栩如生的冰雪雕作品和滑雪场的喧嚣便将阿勒泰冬季装扮成冰雪童话世界。滑雪节上,除了现代滑雪运动,更有体现民族特色的牧民滑雪比赛,来自各乡镇的滑雪选手们身着传统民族服饰,比赛中使用的仍是古老的原始滑雪板。
其他文献
来到成都,才能体会巴蜀文化的智慧与内涵。在茶馆里,食街上,感受着巴蜀文化的共生共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都人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所以这里的人生活闲适。它的宽容与休闲被世人目睹,让她有“东方伊甸园”的桂冠。巴蜀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域,当外面世界疲惫的眼神投向这里的时候,就会懂得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如果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会发现巴蜀人的智慧是源于多元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都人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
期刊
涛涛江水铸就了荆楚,当我们站在长江岸边,眺望黄鹤,远观洞庭,在长江和汉水流域间,感受着荆楚的魅力。  楚文化的精髓源于深厚的历史积淀。荆楚文化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不仅没有因为地域阻断与中华本源文化的联系,更因为特殊的地域让荆楚文化在长江流域这一曾经被中原人称为“南蛮之邦”的地方生根并壮大。  汩罗江水冲不散诗人的爱国情怀,洞庭飞鸟也传唱着荆楚先民兴邦安家,励志发展的历程。他们构建了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根
期刊
灵魂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让我敢于去面对,去奋斗,去追求。  这种感觉有点像生活本身。在现实生活中你跌倒了,但还得爬起来继续走下去。这可能并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得去尝试。相同在绘画上,震撼世人的杰作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无论有否,无论成败,而你又有力量,能再带着希望继续画到下一幅画,那将会比上一幅作品要好很多。  奋斗使人孤独,奋斗也使人成熟。我每当失败的时候,看到这些美丽的色彩和
期刊
素描艺术由于工具极其简单,表现力往往被人轻视和忽略。它的魅力永没穷尽,由于生活是变化和丰富无比的,故它们的表现力也是变化的和丰富无比的。要在简单中表现复杂,是很不容易的。我一直认为素描应该自成体系,探求它们的独立和自主性。遗憾的是在西方素描的地位还是永不如油画和水彩。高级的素描魅力是独特而又奇妙的。中国人的水墨画,我经常把它们当成素描来看待的。素者,或无色,或单色,或简素雅色:描者,或行云,或流水
期刊
写生如磨刀  今夏酷暑难耐,好在入夏获赠一册《冷军新作集》,它抚慰我们久处于喧嚣纷扰之尘世中跺动不安的灵魂,从而在炎热中获得一份宁静,一拂清凉。  荷塘系列从“残荷”的切入开始。澄潭望秋,枯叶凋零,红香坠尽,妖艳不再,这是残荷的述说;清香去远,弥寒弥暖,茎折蕊亡,亦繁亦简,这是禅荷的机锋……《霞光》、《红荷》等等,我眼前就浮现了这样的画面:那年秋天,冷军大部分时间的黄昏,是在荷塘边徘徊、观察,并用
期刊
数年前一个细雨蒙蒙的春节,我在收藏家陈先生处见到一批来自上古时期的玉石器物,以三星堆玉石器为主。一株带铭文的神树,高达247厘米,由五节契合而立,高矗的形体上,可见人形刻于主干、龙身化为树枝,还有盛花与枝桠、神乌与花苞、铭文与符号……,依序排列了自然与神学、人学的元素,360度全方位通周呼应。专家介绍,它可能与《山海经》神话有关。神树用具象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想象、表现出和谐优美。其美仑美奂,可谓旷
期刊
《焦点》:感谢周明甫老师接受《焦点》杂志的采访。您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这是一门与人类本身生存密切相关的学科。对普通读者来说它很深奥,请您为我们读者讲讲,人类文明进程是如何依托自然环境发展?其文化的交弛又如何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周老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研究人类学最有价值的活化石。我们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进程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人类文明的发展又促进了
期刊
妓女们生前命运凄惨,死后自然怨怼重重。100年来,她们躺在北国之端,陪伴的只有坚硬的冰雪和凛冽的北风。雪无语,风无情,唯有坟上芳草荽萋,一年又一年,长起再凋零,为逝去的生命摇曳挽歌。这样,才有了前人留下的故事与后人追随的脚步。    中国最北  来漠河,只为北极村。实际上,我非常清楚,这只是中国之最北,与北极毫无相干。如果100多年前中国不被沙俄强占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最北不是在这儿,是在
期刊
在和田,有人的地方,有就巴扎,有巴扎的地方,就有玫瑰。鲜玫瑰、干玫瑰、玫瑰产品、玫瑰花饰,总之,与玫瑰有关。  五月情浓,它属于玫瑰花开的季节。  清晨的和田,清爽的空气里,弥漫着几丝幽幽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倍感惬意。这是玫瑰花的香味。  在和田市区的偏安一隅,有一个玫瑰花集中交易的地方,是和田著名的玫瑰巴扎。和田周边的花农种植的玫瑰花,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来完成交易的。每天清晨,在城
期刊
水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成长,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忧伤。从中华文明的本源——长江,到大漠深处的绿洲发源地——塔里木河,流水载物,奔腾不息,哺育着水岸边的各族人民,也谱写了数千年的文明篇章。江南水乡的深邃,铸造了精深的吴越文明,大漠河流的豪迈,让中转的文明在这里驻足。历史选择了共性,一条大河流经中华腹地,养育各族儿女,另一条大河又把中华文明与异域风情汇集一起,相互吸纳和包容。于是,世界在这里被缩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