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文化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成长,带来了发展,也带来了忧伤。从中华文明的本源——长江,到大漠深处的绿洲发源地——塔里木河,流水载物,奔腾不息,哺育着水岸边的各族人民,也谱写了数千年的文明篇章。江南水乡的深邃,铸造了精深的吴越文明,大漠河流的豪迈,让中转的文明在这里驻足。历史选择了共性,一条大河流经中华腹地,养育各族儿女,另一条大河又把中华文明与异域风情汇集一起,相互吸纳和包容。于是,世界在这里被缩短了距离,文明在这里被拉近了差异。
  在吴越之乡的灵动里,在大漠孤烟的豪情中,让我们再一次梳理水源文明的脉络,倾听昨日深沉的回响和今天激情的呼唤。
  希望通过我们杂志的报道和访问,拨开历史烟云,人间风土。走进水源、走进民族之林,去讲述江河的繁荣、辉煌、萧条和苦难,在神秘中寻找文明的源头,在传说里探索历史的进程。
其他文献
历史的荧光中,他们成为中华大地最古老的民族群体。他们从远古一路走来,游走在西北和西南,最后沿着金沙江向南迁徙,他们逐水而居,栖息于金沙江流域与云南当地汉文化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滇文化。古滇境内河川纵横、土地肥美,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成为羌氐和巴蜀汉文化的交汇点,也成为古滇文化的摇篮。  羌氐文化是长江文化的开篇。历史就像一个影子,使羌氐——滇文化笼罩在一片历史迷雾中。因此,比起人们熟知的巴蜀、荆楚和
期刊
来到成都,才能体会巴蜀文化的智慧与内涵。在茶馆里,食街上,感受着巴蜀文化的共生共存,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都人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所以这里的人生活闲适。它的宽容与休闲被世人目睹,让她有“东方伊甸园”的桂冠。巴蜀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域,当外面世界疲惫的眼神投向这里的时候,就会懂得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如果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会发现巴蜀人的智慧是源于多元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都人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
期刊
涛涛江水铸就了荆楚,当我们站在长江岸边,眺望黄鹤,远观洞庭,在长江和汉水流域间,感受着荆楚的魅力。  楚文化的精髓源于深厚的历史积淀。荆楚文化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不仅没有因为地域阻断与中华本源文化的联系,更因为特殊的地域让荆楚文化在长江流域这一曾经被中原人称为“南蛮之邦”的地方生根并壮大。  汩罗江水冲不散诗人的爱国情怀,洞庭飞鸟也传唱着荆楚先民兴邦安家,励志发展的历程。他们构建了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根
期刊
灵魂的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让我敢于去面对,去奋斗,去追求。  这种感觉有点像生活本身。在现实生活中你跌倒了,但还得爬起来继续走下去。这可能并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得去尝试。相同在绘画上,震撼世人的杰作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无论有否,无论成败,而你又有力量,能再带着希望继续画到下一幅画,那将会比上一幅作品要好很多。  奋斗使人孤独,奋斗也使人成熟。我每当失败的时候,看到这些美丽的色彩和
期刊
素描艺术由于工具极其简单,表现力往往被人轻视和忽略。它的魅力永没穷尽,由于生活是变化和丰富无比的,故它们的表现力也是变化的和丰富无比的。要在简单中表现复杂,是很不容易的。我一直认为素描应该自成体系,探求它们的独立和自主性。遗憾的是在西方素描的地位还是永不如油画和水彩。高级的素描魅力是独特而又奇妙的。中国人的水墨画,我经常把它们当成素描来看待的。素者,或无色,或单色,或简素雅色:描者,或行云,或流水
期刊
写生如磨刀  今夏酷暑难耐,好在入夏获赠一册《冷军新作集》,它抚慰我们久处于喧嚣纷扰之尘世中跺动不安的灵魂,从而在炎热中获得一份宁静,一拂清凉。  荷塘系列从“残荷”的切入开始。澄潭望秋,枯叶凋零,红香坠尽,妖艳不再,这是残荷的述说;清香去远,弥寒弥暖,茎折蕊亡,亦繁亦简,这是禅荷的机锋……《霞光》、《红荷》等等,我眼前就浮现了这样的画面:那年秋天,冷军大部分时间的黄昏,是在荷塘边徘徊、观察,并用
期刊
数年前一个细雨蒙蒙的春节,我在收藏家陈先生处见到一批来自上古时期的玉石器物,以三星堆玉石器为主。一株带铭文的神树,高达247厘米,由五节契合而立,高矗的形体上,可见人形刻于主干、龙身化为树枝,还有盛花与枝桠、神乌与花苞、铭文与符号……,依序排列了自然与神学、人学的元素,360度全方位通周呼应。专家介绍,它可能与《山海经》神话有关。神树用具象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想象、表现出和谐优美。其美仑美奂,可谓旷
期刊
《焦点》:感谢周明甫老师接受《焦点》杂志的采访。您长期从事民族工作,对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这是一门与人类本身生存密切相关的学科。对普通读者来说它很深奥,请您为我们读者讲讲,人类文明进程是如何依托自然环境发展?其文化的交弛又如何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周老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研究人类学最有价值的活化石。我们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进程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人类文明的发展又促进了
期刊
妓女们生前命运凄惨,死后自然怨怼重重。100年来,她们躺在北国之端,陪伴的只有坚硬的冰雪和凛冽的北风。雪无语,风无情,唯有坟上芳草荽萋,一年又一年,长起再凋零,为逝去的生命摇曳挽歌。这样,才有了前人留下的故事与后人追随的脚步。    中国最北  来漠河,只为北极村。实际上,我非常清楚,这只是中国之最北,与北极毫无相干。如果100多年前中国不被沙俄强占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最北不是在这儿,是在
期刊
在和田,有人的地方,有就巴扎,有巴扎的地方,就有玫瑰。鲜玫瑰、干玫瑰、玫瑰产品、玫瑰花饰,总之,与玫瑰有关。  五月情浓,它属于玫瑰花开的季节。  清晨的和田,清爽的空气里,弥漫着几丝幽幽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倍感惬意。这是玫瑰花的香味。  在和田市区的偏安一隅,有一个玫瑰花集中交易的地方,是和田著名的玫瑰巴扎。和田周边的花农种植的玫瑰花,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来完成交易的。每天清晨,在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