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高层较量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交锋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同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
  此时的赫鲁晓夫地位并不稳固,为寻求中国的支持,答应将旅顺口海军基地交还给中国等互惠条件。赫鲁晓夫又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毛泽东说:“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对我们有所帮助。”赫鲁晓夫一听,急忙以无礼的口气拒绝道:“搞那个东西太费钱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有个核保护伞就行了,无须大家都来搞它。”毛泽东一听很不高兴,将香烟掐灭:“也好,让我们考虑考虑再说。”
  这时服务员端上湖南腊肉、松烟熏制的火腿、烤面包和茶点,请客人品尝。赫鲁晓夫随手拿起松烟熏制的火腿,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说:“味道真好,好东西,大家快吃!”毛泽东见赫鲁晓夫如此不讲外交礼仪,便提醒他:“赫鲁晓夫同志,你做事要谨慎,说话要注意分寸,要有内外、亲疏、远近之分,不要让敌人抓住话柄,钻空子。”
  几天后,赫鲁晓夫向毛泽东提出邀请中国参加东欧举办的经互会。毛泽东不容置疑地答道:“这对中国的发展建设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相反,可能麻烦很多,纠缠不清,还会妨碍建设的进展。”赫鲁晓夫反驳说:“毛泽东同志,帝国主义是不会死心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搞颠覆活动。”毛泽东听了这话,十指交叉,活动着手腕,若有所思地说:“不,赫鲁晓夫同志,有时候我比你高,有时候你比我高。现在我听你说。”事后,赫鲁晓夫曾说:“毛泽东简直是位隐藏自己思想和观点的大师,他有时话讲得过于简单,而有时又讲得十分复杂,使人费解。”
  
  赫鲁晓夫求援
  
  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
  赫鲁晓夫当时内外交困,地位岌岌可危,他非常需要中国伸出手拉他一把。于是,他给中共中央发了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中共随即组成以刘少奇为团长,邓小平、王稼祥等人参加的代表团赴莫斯科。
  中共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刚下飞机,赫鲁晓夫便把刘少奇拉到自己车上,滔滔不绝地向刘少奇介绍匈牙利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甚至到了寓所,也没容洗漱,赫鲁晓夫便又拉着刘少奇他们说了起来。
  刘少奇坦率地指出:“波、匈事件同苏联的大国主义有密切的关系。你们对兄弟党指手划脚,硬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听从就施加压力,横加干涉,使人家感到主权受到损害。在社会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必须承认独立平等的原则。”
  一向听不进兄弟党意见的赫鲁晓夫老实多了,洗耳恭听,一言不发。最后,刘少奇提出在他们的政治局会议上讲话,赫鲁晓夫也满口答应。
  第二天,刘少奇就苏共“老子党”问题在苏共政治局会议上讲话。严厉批评了这种不良作风。刘少奇的讲话有理有据,入情入理,苏共领导人听了低头不语。
  1956年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宣言,承认犯了大国主义的错误,表示今后将采取措施予以克服。
  
  周恩来点醒赫鲁晓夫
  
  1956年,波、匈事件还在发展,赫鲁晓夫再次请求中国帮助他收拾残局。毛泽东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便让正在国外访问的周恩来中断访问,返回北京,准备赴苏。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苏联领导人是被物质利益迷了眼,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
  1957年1月7日,周恩来肩负重任前往莫斯科。赫鲁晓夫以最高规格请周恩来下榻于克里姆林宫沙皇居住过的宫殿内。周恩来不愿看到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削弱,他向苏联领导人通报了访问波、匈的情况。诚恳地说:“加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大国沙文主义……赫鲁晓夫同志在波兰问题上,处理得不太好。我们认为波兰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波兰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我们不赞成派苏联军队进驻波兰。”赫鲁晓夫一听就“炸了”,腾地站了起来,粗鲁地指责一些东欧兄弟国家领导人,说他们是要了苏联的金子,还要骂苏联,同西方勾勾搭搭。
  此后,中苏之间很快发生了关于《莫斯科宣言》、成立联合潜艇舰队和长波电台等一系列的不一致,赫鲁晓夫感到中国离他的想法越来越远了,对这一点他很难受。
  
  对核限制毛泽东不买账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出访美国,归途中来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他把“戴维营精神”当作资本。板着面孔教训人:“你们也不该和印度闹嘛,你们为了那块不毛之地跟尼赫鲁冲突,这是很不值得的。”陈毅激动地站了起来道:“我们对民族主义者的政策是既团结又斗争,而不是采取迁就主义的态度。”赫鲁晓夫巧言辩解说:“你们为西藏与印度冲突,难道这是明智的吗?”陈毅反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让我们放弃西藏的领土主权?”赫鲁晓夫见自己说走了嘴,转向周恩来说:“你是世界著名的大外交家,怎么会不理解团结尼赫鲁的意义呢?”周恩来严肃平静地说:“赫鲁晓夫同志,你完全是文不对题,达赖叛逃,印度入侵,这明明是对中国的侵犯,能讲团结?”
  赫鲁晓夫眼珠一转,又找到了反攻的借口:“你们炮击金门就没有和我们打招呼,这符合兄弟国家相处的原则吗?”陈毅反击道:“炮击金门是我们内部的事情,那是中国领土!中印边境事件,明明是印度侵略,你却偏袒!对炮击金门你耿耿于怀,你难道是替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指责我们吗?”
  赫鲁晓夫无话可说,会谈不欢而散。195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典,赫鲁晓夫原来不愿参加,以表示不满,几经考虑还是参加了。
  在天安门城楼休息时,赫鲁晓夫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对毛泽东说:“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是不是把专家撤回去?”毛泽东从容答道:“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赫鲁晓夫见没有把毛泽东吓住,一时不知所措,只听毛泽东的话字字有千斤重:“我们需要是需要,你们撤回去也没有什么大关系。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更好,能不能帮助,那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
  赫鲁晓夫悻悻回国了。苏联政府后来单方面撕毁了这项协定。赫鲁晓夫迫使中国更快地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上进入原子弹科研攻关阶段。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人民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后来,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这固然是一句讽刺的话,但是,赫鲁晓夫对中国施加压力、制造困难,的确激发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
其他文献
1998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洪水肆虐,沧海横流;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也是洪涛滚滚,一片汪洋。今年水灾与历史上的水灾有哪些异同,做一番对比,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为此,记者走访了我国著名灾荒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教授。  记者:能否对今年的水灾和旧中国的大水作一比较,如有相似的灾情,请对损失情况作一介绍。  李文海:今年的水灾和1931年的水灾非常相似。都是全国性的大水灾,都是从南到北先后出现
期刊
(一)抗洪抢险烈士名录    部队烈士名录  驻汉空军高炮某团225营  高建成 田 华朱任堂 易志勇 黄孝圣  梁 力 惠伟为 吴德顺 岳福勇 王彦平  曹军平 杨德胜 周俊明 徐献伟 丁云丰  马 斐 廖国栋    省军区某舟桥旅  杨德文 叶华林    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  李向群    地方烈士名录  彭志龙 男 1966年生 大冶市大箕铺镇后畈管理区团总支书记 7月22日在洪水中
期刊
抗洪先进集体名单(12个)    省水利厅  省气象局  省公安厅  省交通厅 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洪湖市人民政府  黄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孝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黄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  赤壁市人民政府    抗洪模范名单(18人)    虞志坚 徐立新 刘平阶 程时来 宋贺荣(女)  王少斋 董尚荣 刘正雄 王德春 
期刊
(一)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抗洪抢险分工指挥情况    省委书记 贾志杰 荆州  省委副书记、省长 蒋祝平 荆州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 钱运录 武汉  省委副书记 杨永良 洪湖  省委常委、副省长 王生铁  省防指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 黄远志 咸宁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罗清泉 监利、公安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 长缪合林 石首  省委常委、省直工委书记 宋育英 鄂州、监利  省人大常委副
期刊
人力兵力    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有800多万人,加上各部门、各地区直接服务于抗洪抢险的人员,足足上亿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在世界抗洪史上也是闻所未闻。  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投入的兵力,可以说是抗美援朝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是渡江战役以后长江流域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抗洪抢险中表现出七多:一是人数多,二是兵种多,三是将军多,四是师团级干部多,五是娘子军
期刊
8月12日,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在抗洪抢险中为救群众和战友英勇牺牲的空军某高炮团指导员高建成“抗洪英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官兵向他学习。  8月13日上午,当长江第5次洪峰向湖北荆江逼近的关键时刻,江主席来到了长江大堤,来到了抗洪军民中间。江主席在讲话中,深情地提到了高建成。高度赞扬高建成在危难时刻和生死关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利益置于脑后,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
期刊
1998年。入汛以来,气候异常,暴雨频频。长江出现全流域性大水;东北嫩江、松花江暴发百年不遇的超记录特大洪水。一时间,夹风裹雨、浊浪翻滚的洪水,以南北夹攻之势,一齐向我们奔袭而来。  这真是灾区的一个危急存亡之秋:  南方,长江干堤经受8次洪峰的轮番冲击,大水前顶后涌,连续60多天超警戒水位;  北方,浊流一浪高过一浪,惊涛拍打着一些仅能抵御20-5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  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考验。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勃兴之际,我们纪念战胜1998年长江大洪水10周年,反思科学技术在伏波安澜中的主导作用,对于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并以其指导工作实践,必将对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防洪是社会性极强的
期刊
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场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斗争所产生的影响和深远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充分显示出来。但是,围绕着这场斗争所焕发的伟大抗洪精神,全国上下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史上的奇观,引起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一)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九八抗洪精神”,他强调指出,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
期刊
在中共情报史上,阎宝航无疑是一个神秘而闪光的名字。  在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解密后,阎宝航鲜为人知的往事公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三份举世公认最有价值的情报:希特勒德国对苏不宣而战,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决策南下太平洋。在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曾自豪地说:“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我们事先也已获得。”  这个让周总理自豪的中共情报人员就是阎宝航。除此之外,阎还提供了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