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宝航:情报史上建奇功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共情报史上,阎宝航无疑是一个神秘而闪光的名字。
  在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解密后,阎宝航鲜为人知的往事公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三份举世公认最有价值的情报:希特勒德国对苏不宣而战,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决策南下太平洋。在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曾自豪地说:“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我们事先也已获得。”
  这个让周总理自豪的中共情报人员就是阎宝航。除此之外,阎还提供了堪称二战中第四条最有价值的情报。即日本最精锐部队“关东军”在东北沿中苏边界的详细军事部署情况。他的高明还在于。令对手和同行。甚至以狡诈闻名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至死也没有搞清阎宝航的真实身份。
  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曾受总统叶利钦的委托,授予阎宝航(已故)和他的女儿阎明诗“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奖章”。
  
  伟人的魅力令他终身追随
  
  早在1929年,阎宝航就和共产党人韩乐然、任国桢有了联系。并于193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依旧以民主人士、党外人士身份出现。他与周恩来交往甚多。得益匪浅。
  阎宝航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是在南京禹村一号自己家里。周恩来和他就抗战形势、国共重新合作、张学良将军恢复自由等问题一直谈到深夜,由于两人“谈话投机”,意兴颇浓,当晚周恩来便住在了阎宝航家里。
  一个伟人的魅力足以使人终身追随,矢志不渝。通过这次见面。阎宝航对周恩来产生了极其敬仰之情。也更加坚定了他抗战必胜的信念。此后,特别是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阎宝航见到周恩来的机会更多了,周恩来多次利用阎宝航的合法身份作掩护,经常在被称为“阎家老店”的二楼小客厅召集各种会议。布置工作。中共要人董必武、叶剑英也经常利用“阎家老店”召集各种会议,常到这里聚会的还有沈钧儒、李公朴等爱国人士。
  他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利用曾担任过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书记、委员长行营少将参议、军委会政治部战地党政设计委员、中央赈济委员会顾问等合法身份,活动于国民党要员之间,广泛结交CC、军统、黄埔系、政学系的头面人物。凭着他卓越的情报悟性,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在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身边为中共获取了很多机密情报。
  
  设秘密电台四年未暴露
  
  1941年1月,周恩来、李克农把收集国际情报的任务交给了阎宝航。并由当时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罗申直接领导他的工作。
  当年正是国民党掀起反共反苏的高潮时期,形势日趋恶化。罗申告诉阎宝航。苏联大使馆可能随时撤退,要求他必须掌握一部电台,准备一批技术人员和交通。以防不测时随时能和大使馆取得通信联系。阎宝航立即在重庆买下了一幢古朴幽静的楼宅。迅速找到了一名收发电报的技术人员张志敏和交通人员纪华、高维陆、沈慧,密码则由他的大女儿阎明诗学习掌握。
  这期间最困难和最危险的是电台的安置隐蔽和使用,阎宝航颇费了一番苦心。他将张志敏、纪华夫妇安排住在这栋房子里,电台隐蔽在一处可以活动的地板底下。张志敏以水电站技术员的身份作掩护,白天上班,晚上按时将重要情报传递出去。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还建立了一部应付紧急情况的备用电台。这项工作从1941年春季开始,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阎宝航以他出众的情报天才和胆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向苏通报德军突袭消息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全面展开,德国希特勒的铁蹄践踏着欧洲。在重创了英法联军以后,希特勒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他认为征服世界最大障碍的苏联。
  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德国采取了许多欺骗措施。
  在一段时间内,国民党一些高层人士也认为英、美不行了,想向日、德靠拢,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高潮,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随之有国民党驻德武官桂永清透露。德国将于6月20日后一星期进攻苏联。国民党内闻之欣喜若狂,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认为德国进攻苏联,日军一定采取北进的行动配合。这样会减轻对中国战场的压力。而苏联会要求中共出兵北进。国民党可以借机反共,迫使八路军、新四军北进,再以收复失地为名北进坐收渔利。这就是国民党的“三北政策”。
  在一次国民党的高层宴会上。有一官员漏出口风“最近将有重大事件发生”。阎宝航以特有的灵敏感到事关重大。他频频举杯。谈笑风生穿梭于席间。由于阎宝航的特殊身份,没有人怀疑他。在与国民党高官元老和驻重庆的德国武官举杯中,他们将阎宝航误认为是戴笠的人。向阎宝航泄露了希特勒将要在6月21日进攻苏联的消息。
  得到这一惊人的情报后,阎宝航马上报告周恩来,中共通过延安秘密电台,迅速将这份极有价值的情报告诉斯大林。虽然当时斯大林错误判断形势,认为苏德两国订有“互不侵犯条约”,还认为德国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战场冒险作战,所以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东线。但对于来自中国共产党延安提供的情报还是重视的,故也作了相应的准备。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对苏联不宣而战。由于中共在24小时前向苏联通报了德军突袭的情报。使得苏联红军能够提早进入战备,避免了更惨重的损失,为以后取得战争的胜利积蓄了力量。
  
  智取日本关东军重要情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地区,把东北作为其侵略全中国和进而称霸亚洲、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根据地。日、苏关系紧张,日军沿中、苏国界线部署百万“关东军”。形成“对苏作战”的态势。
  驻守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是日本侵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也是日本战略总预备队。1944年,美、英、澳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开始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这时候。弄清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详细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图等军情十分重要。而阎宝航智取了这个重要情报。
  美军俱乐部舞池,阎宝航西装革履,与一位漂亮的女士翩翩起舞。休息时他从一位国民党军官口中,得知国民党情报人员已搞到日本关东军的详细资料。保存在军委第三厅。阎宝航深知这份资料的重要性,千方百计想获取这份情报。
  他把三厅一位官员约出来吃饭,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两个人从国际形势谈到抗战局势,慢慢地把话题转到了东北。阎是东北人,他以自己切肤体会谈起东北沦陷和日本关东军的恶行。他表示很关注关东军的情况,想借它的详细资料研究一下,这样他把这份重要资料借用了三天。周恩来看到后,即令重庆南方局立即拍照报给延安。并通报苏联。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猛攻。由于苏军对日军军事部署了如指掌。攻击目标准确无误,速战速决,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全面突破了日军经营10多年的防御体系。把王牌关东军彻底摧毁。
其他文献
▲1905年8月长江上游洪水。洪水来自金沙江中下游和岷江。灾害发生在四川境内,宜宾至重庆沿江各地,“田禾庐舍漂没无算”,“漂没商民之财畜物不可胜计”。  ▲1917年7月岷江洪水。岷江沿岸城镇灾情严重,成都水人民宅,街可行舟。乐山全城被淹。夹江城中水高5尺至6尺,死于水灾者十之八九。  ▲1926年7月湖南洪水。洞庭湖水系的湘江、资水、沅江中下游以及泪罗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40余县市遭受水灾,长
期刊
1998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洪水肆虐,沧海横流;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也是洪涛滚滚,一片汪洋。今年水灾与历史上的水灾有哪些异同,做一番对比,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为此,记者走访了我国著名灾荒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教授。  记者:能否对今年的水灾和旧中国的大水作一比较,如有相似的灾情,请对损失情况作一介绍。  李文海:今年的水灾和1931年的水灾非常相似。都是全国性的大水灾,都是从南到北先后出现
期刊
(一)抗洪抢险烈士名录    部队烈士名录  驻汉空军高炮某团225营  高建成 田 华朱任堂 易志勇 黄孝圣  梁 力 惠伟为 吴德顺 岳福勇 王彦平  曹军平 杨德胜 周俊明 徐献伟 丁云丰  马 斐 廖国栋    省军区某舟桥旅  杨德文 叶华林    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  李向群    地方烈士名录  彭志龙 男 1966年生 大冶市大箕铺镇后畈管理区团总支书记 7月22日在洪水中
期刊
抗洪先进集体名单(12个)    省水利厅  省气象局  省公安厅  省交通厅 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洪湖市人民政府  黄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孝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黄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鄂州市河道堤防管理处  赤壁市人民政府    抗洪模范名单(18人)    虞志坚 徐立新 刘平阶 程时来 宋贺荣(女)  王少斋 董尚荣 刘正雄 王德春 
期刊
(一)湖北省党政军领导抗洪抢险分工指挥情况    省委书记 贾志杰 荆州  省委副书记、省长 蒋祝平 荆州  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 钱运录 武汉  省委副书记 杨永良 洪湖  省委常委、副省长 王生铁  省防指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 黄远志 咸宁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罗清泉 监利、公安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 长缪合林 石首  省委常委、省直工委书记 宋育英 鄂州、监利  省人大常委副
期刊
人力兵力    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有800多万人,加上各部门、各地区直接服务于抗洪抢险的人员,足足上亿人。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罕见。在世界抗洪史上也是闻所未闻。  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投入的兵力,可以说是抗美援朝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是渡江战役以后长江流域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抗洪抢险中表现出七多:一是人数多,二是兵种多,三是将军多,四是师团级干部多,五是娘子军
期刊
8月12日,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签发命令,授予在抗洪抢险中为救群众和战友英勇牺牲的空军某高炮团指导员高建成“抗洪英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官兵向他学习。  8月13日上午,当长江第5次洪峰向湖北荆江逼近的关键时刻,江主席来到了长江大堤,来到了抗洪军民中间。江主席在讲话中,深情地提到了高建成。高度赞扬高建成在危难时刻和生死关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利益置于脑后,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
期刊
1998年。入汛以来,气候异常,暴雨频频。长江出现全流域性大水;东北嫩江、松花江暴发百年不遇的超记录特大洪水。一时间,夹风裹雨、浊浪翻滚的洪水,以南北夹攻之势,一齐向我们奔袭而来。  这真是灾区的一个危急存亡之秋:  南方,长江干堤经受8次洪峰的轮番冲击,大水前顶后涌,连续60多天超警戒水位;  北方,浊流一浪高过一浪,惊涛拍打着一些仅能抵御20-5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  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考验。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主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勃兴之际,我们纪念战胜1998年长江大洪水10周年,反思科学技术在伏波安澜中的主导作用,对于高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并以其指导工作实践,必将对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防洪是社会性极强的
期刊
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场威武雄壮、气壮山河的斗争所产生的影响和深远意义,将随着时间推移充分显示出来。但是,围绕着这场斗争所焕发的伟大抗洪精神,全国上下所呈现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史上的奇观,引起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一)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九八抗洪精神”,他强调指出,在这场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