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教师现状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幼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紧要,而事实上幼教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自身状况:文化程度不高,工作压力大,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搞不完的活动,学不完的会议精神和无休止的比赛,整天在孩子吵吵嚷嚷的声音中度过,脑子里总是闹哄哄的。很多老师出现了耳鸣病兆,听力有所减退。同时,社会对幼教教师的认可度不高。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总觉得当幼儿园老师不需要什么文化,以为幼儿老师是低学历人群。殊不知声乐、钢琴、舞蹈高級别的幼教老师大有人在。
安全责任巨大:幼儿年龄小,基本上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却又生性好动,爱跑爱跳;在家里都是宝贝,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稍不留神,两个小家伙就能掐起来。在家孩子怎么摔,大人都觉得没事;在幼儿园,孩子自己跌跤,家长就可能对老师不依不饶。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整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神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个闪失,心理压力相当大。
这样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幼教队伍的稳定,导致幼教质量的整体下滑,引发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到位,对于人口质量的提升和孩子后来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于影响到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
二、和谐管理的提出与举措
这种状况下,和谐管理尤为重要。和谐管理主要指向放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而成为紧密依赖于环境的“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和谐的价值包含一种系统成员的精神意义,它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归属于某一个集体的成员而言,集体不但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手段,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的场所。
这里需要指出“和谐”是一种理念,是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在协调和组织领导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现;是立足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通过各种措施,和谐领导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全体幼儿教师的工作激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得他们感悟到工作的意义,化外界刺激为内在需求,使得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从而构建一支务实、高效的幼儿教师队伍。
(一)放下架子,引领教师追求职业快乐
和谐管理首先要领导放下架子,端正心态,认识到领导只是一个引领大家,团结大家,共同奋斗,同步前进的岗位而已。领导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各位老师交朋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帮助大家树立人生追求,争做快乐教师。
领导者要通过多种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吹响人生追求的旋律,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这项事业,而不仅仅是工作,是生存的饭碗。比如,我们常利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和年度人物评颁奖活动,打造一堂堂生动的人生讲座,以时代人物作镜子,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教师融入时代中,帮助教师制定三年、五年的发展规划,在提高学历、外出学习、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等方面,提供资金的帮助,搭建有效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永远拥有一颗快乐的童心,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人生,永远热爱幼教这一职业。
(二)成立社团,搭建丰富业余生活的平台
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舒缓压力,化解烦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是不给问题以形成的土壤,这才是治本之道。出于这样的目的,幼儿园不计代价,组建各种适合老师们的社团,搭建各种丰富老师业余生活的平台。
1.交谊舞社团:把跳舞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相关活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2.棋牌社团:把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或对此有兴趣的老师组织起来,在周末轮流在各个家庭活动,拉近同事距离,淡化赌博观念,以愉悦身心、交流增进情感为目的进行切磋。
3.太极社团:鼓励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利用业余时间请专业教练到我园,面对面教学。这样在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4.腰鼓社团:将这个社团与娃娃腰鼓队结合,教师们与孩子们一起训练,一起编队,一起表演,甚至是同台竞技,用教师的认真扎实来带动孩子,用孩子的天真烂漫来感染教师。
这些社团和休闲聊天室让教师们感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使他们感知到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同时也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的场所。这才是和谐管理的真谛所在。当然,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幼教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在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快速专业成长。
(三)营造书香校园,聚焦教师专业成长
1.定向研究型教师,做终身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持续学习有关《纲要》的指导文章,认真学习有关意大利瑞吉欧的相关资料和国内专家的文章点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扩大幼儿教育的职业视野,为形成课程园本化,开展现代化的教育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在这过程中,领导应坚持做到自己先学,结合自身的理解,加上身边的案例,在集体学习中给老师们提供帮助。通过学习,帮助全体老师认识到“匠”型教师与“家”型教师的区别,激发她们成功的欲望,鼓励大家都来做终身的学习者。
2.扎实园本教研,推出先进模范。园本教研可采用系列主题法,主题主要来自于教师们的建议和意见。主题确定后采用认领制,认领者需对主题进行超前的思考,并将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形成文字,在集中研讨之前发给每位老师,然后大家共同探讨,与此同步的还有领导示范制。每一主题,领导不仅参与活动,而且必须做主题发言。在此基础上,将主题教研与各项活动评比相结合,多给教师创设各种获奖的机会,并提供丰厚的奖品,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获得荣誉的幸福,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教师们自尊的情感归属,引领教师们享受教育的幸福。
3.人性化考核,以成长为最终本位。我园的考核是百分制,我们巧做文章,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首先把考核定位在帮助教师成长,绝不是为了扣除奖金。平时,注重对教师的成长考核,年底时把考核表全部返给教师,让教师去审视自己在成长中的不足。最后园长逐个与教师面对面谈话,拉家常,找差距,指缺点,说成长。这种又激励又隐藏惩罚的方式,保护了教师的自尊心,使教师的自尊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这样,教师就不会产生对制度、对领导个人的怨恨心理,会真正地面对错误,自行改正。
总之,只要管理者本着和谐的角度,善于为教师们着想,并在管理过程中经常用和谐的视角反思自己的言行,就可以起到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教治理的目标。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幼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紧要,而事实上幼教教师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自身状况:文化程度不高,工作压力大,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搞不完的活动,学不完的会议精神和无休止的比赛,整天在孩子吵吵嚷嚷的声音中度过,脑子里总是闹哄哄的。很多老师出现了耳鸣病兆,听力有所减退。同时,社会对幼教教师的认可度不高。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总觉得当幼儿园老师不需要什么文化,以为幼儿老师是低学历人群。殊不知声乐、钢琴、舞蹈高級别的幼教老师大有人在。
安全责任巨大:幼儿年龄小,基本上没有自我管理能力,却又生性好动,爱跑爱跳;在家里都是宝贝,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稍不留神,两个小家伙就能掐起来。在家孩子怎么摔,大人都觉得没事;在幼儿园,孩子自己跌跤,家长就可能对老师不依不饶。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整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留神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个闪失,心理压力相当大。
这样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幼教队伍的稳定,导致幼教质量的整体下滑,引发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到位,对于人口质量的提升和孩子后来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于影响到社会未来发展的走向。
二、和谐管理的提出与举措
这种状况下,和谐管理尤为重要。和谐管理主要指向放弃“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而成为紧密依赖于环境的“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解决学”。和谐的价值包含一种系统成员的精神意义,它体现了“和”的思想,对于归属于某一个集体的成员而言,集体不但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手段,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的场所。
这里需要指出“和谐”是一种理念,是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在协调和组织领导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体现;是立足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基本框架。通过各种措施,和谐领导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全体幼儿教师的工作激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得他们感悟到工作的意义,化外界刺激为内在需求,使得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快乐,从而构建一支务实、高效的幼儿教师队伍。
(一)放下架子,引领教师追求职业快乐
和谐管理首先要领导放下架子,端正心态,认识到领导只是一个引领大家,团结大家,共同奋斗,同步前进的岗位而已。领导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与各位老师交朋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帮助大家树立人生追求,争做快乐教师。
领导者要通过多种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吹响人生追求的旋律,引导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这项事业,而不仅仅是工作,是生存的饭碗。比如,我们常利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和年度人物评颁奖活动,打造一堂堂生动的人生讲座,以时代人物作镜子,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教师融入时代中,帮助教师制定三年、五年的发展规划,在提高学历、外出学习、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等方面,提供资金的帮助,搭建有效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永远拥有一颗快乐的童心,为孩子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人生,永远热爱幼教这一职业。
(二)成立社团,搭建丰富业余生活的平台
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舒缓压力,化解烦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是不给问题以形成的土壤,这才是治本之道。出于这样的目的,幼儿园不计代价,组建各种适合老师们的社团,搭建各种丰富老师业余生活的平台。
1.交谊舞社团:把跳舞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相关活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2.棋牌社团:把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或对此有兴趣的老师组织起来,在周末轮流在各个家庭活动,拉近同事距离,淡化赌博观念,以愉悦身心、交流增进情感为目的进行切磋。
3.太极社团:鼓励教师积极报名参加,利用业余时间请专业教练到我园,面对面教学。这样在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4.腰鼓社团:将这个社团与娃娃腰鼓队结合,教师们与孩子们一起训练,一起编队,一起表演,甚至是同台竞技,用教师的认真扎实来带动孩子,用孩子的天真烂漫来感染教师。
这些社团和休闲聊天室让教师们感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使他们感知到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同时也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的场所。这才是和谐管理的真谛所在。当然,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幼教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在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快速专业成长。
(三)营造书香校园,聚焦教师专业成长
1.定向研究型教师,做终身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教师持续学习有关《纲要》的指导文章,认真学习有关意大利瑞吉欧的相关资料和国内专家的文章点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扩大幼儿教育的职业视野,为形成课程园本化,开展现代化的教育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在这过程中,领导应坚持做到自己先学,结合自身的理解,加上身边的案例,在集体学习中给老师们提供帮助。通过学习,帮助全体老师认识到“匠”型教师与“家”型教师的区别,激发她们成功的欲望,鼓励大家都来做终身的学习者。
2.扎实园本教研,推出先进模范。园本教研可采用系列主题法,主题主要来自于教师们的建议和意见。主题确定后采用认领制,认领者需对主题进行超前的思考,并将自己对主题的认识形成文字,在集中研讨之前发给每位老师,然后大家共同探讨,与此同步的还有领导示范制。每一主题,领导不仅参与活动,而且必须做主题发言。在此基础上,将主题教研与各项活动评比相结合,多给教师创设各种获奖的机会,并提供丰厚的奖品,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获得荣誉的幸福,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教师们自尊的情感归属,引领教师们享受教育的幸福。
3.人性化考核,以成长为最终本位。我园的考核是百分制,我们巧做文章,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首先把考核定位在帮助教师成长,绝不是为了扣除奖金。平时,注重对教师的成长考核,年底时把考核表全部返给教师,让教师去审视自己在成长中的不足。最后园长逐个与教师面对面谈话,拉家常,找差距,指缺点,说成长。这种又激励又隐藏惩罚的方式,保护了教师的自尊心,使教师的自尊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这样,教师就不会产生对制度、对领导个人的怨恨心理,会真正地面对错误,自行改正。
总之,只要管理者本着和谐的角度,善于为教师们着想,并在管理过程中经常用和谐的视角反思自己的言行,就可以起到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教治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