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网络语言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学生成为网络语言的主要传播者。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将正确的网络语言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规范并纠正学生的汉语使用,避免学生将网络语言与正常汉语混淆,增强学生的网络语言正误辨别能力及汉语语言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语言,在传承汉语语言的同时增强汉语创新能力。对于网络语言这种新型的语言形式,要在规范语言中求发展,汉语语言教师要强化汉语语言教学战略思维,将网络语言纳入实际的汉语语言教学中,增强汉语语言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汉语教学 网络语言 应用路径
  
  学生是新一代网络群体,是在网上创造、传播、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军,但现今的网络语言于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师对于汉语语言的教学,混淆了学生对于两种语言的认知,出现了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过于成人化、教师汉语教学没有年轻气息等问题。汉语教师应研究网络语言,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网络语言,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运用,让汉语课堂成为科学引导学生学习汉语与识别网络语言的主阵地,将网络语言合理纳入汉语教学中,教会学生规范使用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要发扬光大优秀的网络语言,抵制不良的网络语言,创新传统的汉语语言,增强学生的汉语能力。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随着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在网络中呈现几何式的上升,较流行的有:怎么了叫肿么了;东西叫东东;初级学生叫菜鸟;都市白领叫小资;蟑螂叫小强;丑男叫作青蛙等。网络语言是一种伴随着网络不断发展衍生的新语言形式,对于网络社交性平台具有拉近交流距离并提高交流效率的效果,网络语言以幽默的表达形式、简洁温馨的文字语言受到广大网民的推崇与喜爱,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
  网络语言具有低俗化、短暂性、不够规范、时代性、创新性等特征。网络语的低俗化特征表现在少数视网络语言规范如无物的人,在网络平台使用一些不良网络词汇影响到网民的正常生活。网络语言的短暂性特征表现在,很多网络语言流行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抛弃,具有快餐性的特点;在官方媒体上的流行网络语言评比中,最受欢迎的网络语言很少有能够流行至三个月的,呈现流行时间短、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语言不够规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语言中随便加入标点符号与外国字等,随意造字,将汉字的谐音字替换为汉语的表达形式,随意替换汉字,缩减十六个字成语,改变原汉语意思,可能误导未成年及不了解汉语的人群。网路语言的时代性特征表现为改编当下流行或出现的特大新闻,一些网络语言带有特定的时代特征,是对于知道这些热点新闻的人来讲才能够听懂的语言,并且根据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决定网络语言的流行度。网络语言的创新性特征表现为随意结合汉语英文、组合符号变为图片、缩写英文单词、随意缩写拼音的首字母、随意改编汉语字词等。
  二、网络语言对于汉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引发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根源是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不完善,由于一些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矛盾,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网络由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且具有丰富且新奇的内容,相较于单调且一成不变的学习生活而言,网络自然成为学生釋放压力与交流沟通的阵地。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观控制能力较弱,对于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力的出现,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影响。网络具有虚拟、平等、隐蔽等特点,这些是造成网络失范的主要原因,网络语言没有相应的规范,但不是法外之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压力较大的学生会在网络平台中找发泄地点,如果没有家长与教师的管束,这些学生就可能使用一些负面的网络语言,一些父母忙于工作对学生缺乏监督与管理,学校教师只能在学校监督与管理学生,无法规范学生的网络语言。语言的使用体现个人素质教育,应加强网络语言监管,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网络语言对于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容易异化汉语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很重要,对于人们的思想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民族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汉语语言体系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维护,对于网络语言可以选取优良的具有正能量意义的进行传播,摒弃网络不良语言,防止不良语言对汉语语言的异化,要提高对汉语语言教学的重视程度,维护汉语语言的规范,保护汉语语言的纯洁性。现在很多新语言成为学生的常用语,但部分学生分不清汉语语言与网络语言的界限。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改编汉语语言,这种网络语言在现实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的汉语语言使用,妨碍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交流,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网络语言虽然具有幽默轻松的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对于汉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些学生会运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将网络语言当做书面语言考试,导致一些教师无法理解学生表达的意思,甚至一些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也会使用网络语,给汉语教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对于学生来讲,一些网络语言会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信息能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汉语语言教师如果只使用教材就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汉语语言教师在汉语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对网络语言分层,发扬好的网络语言,摒弃不好的网络语言,如带有哲学意义的网络语言或是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对于人际关系与单调的课堂可以作为润滑剂。教学中可适当运用一些优秀的网络语言进行汉语语言教学,优化与革新单调乏味的汉语语言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汉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三、汉语教学中网络语言应用的建议
  (一)规范学生的网络语言
  我国相关语言法则规定学校和机构要以规范的汉字作为教学用语,学校教师要将汉语语言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语言,并学习普通话语规范汉语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这些习惯为学生做好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语言习惯。对于学生一些网络用语不规范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汉语语言知识,利用优质的汉语教学资源,规范学生的用语习惯,比如小学语言范本对于普通话朗读有标准示范,为小学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应多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于汉语语言的课外活动与比赛,如中国诗词大会等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加学生的汉语储备量。教师应将比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此类比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我国的现代汉语在不断发展中,比如网络热门用语登上报刊的头版头条,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网络用语还被收入词库当中。教师应在语言教学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接纳一些具有积极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增强学生辨别规范语言的能力,利用好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汉语教学工作。   (二)加强学生语言道德建设
  学生的身心各方面未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增强学生辨别汉语言的能力是当前学校及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积极进行语言道德建设,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并教会学生辨别正确汉语的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能够辨别不良信息。可以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如社会管理、学校、家长等规范引导学生的习惯为,积极避免不良文化的影响。对于已经受到影响的学生,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网上活动。另外,要规范网络道德教育,避免学生在网上不良发言影响网络秩序。对于学生上网行为要尽量进行实名认证,或通知班级及注册个人信息,学校可出资建设校园网吧,监控学生上网行为,删除网吧的不良网站,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教师积极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实际教学中引入战略思维
  教师在开展汉语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现在及将来,就要求教师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将汉语教学目标放得长远一些。在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尽量使用优美的汉语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要尽量将作者时代背景诗词意思传递给学生,让他们领略诗词背后的文化与魅力,钻研传统语言文化,创新网络语言,帮助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无缝切换并规范使用。汉语教学要系统全面发展,教师要客观认识汉语语言和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汉语语言学习中,辩证地看待两种语言的使用。对于网络语言应在推陈出新中保持语言的鲜艳底色推广优秀的网络语言,不应全盘否定网络语言,而应教会学生合理地使用语言环境,让学生知道在规定的场合应使用规定语言,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分析语言的音韵、节奏、结构等,推广语言的精华内容。
  四、結语
  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词量,另一方面给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标准性带来了挑战,对汉语言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看待网络语言,增强学生对于网络语言的审视能力,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汉语语言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素养,增强学生对于不良文化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养成规范的汉语应用习惯。
  
  参考文献:
  [1]段又挺.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张宝红.教学中关于“网络语言”运用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95-96.
  [3]吴燕燕.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网络语的应用处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情绪产生及作用的机理可知情绪在所有信息加工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分析比较了教学中教师的正面及负面情绪对教学的不同影响,得知教师应该从调整自身身心状态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两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情绪,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长效稳定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摘 要: 要想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随着大学教育工作的不断调整,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文化素养等,帮助学生增强综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引入英语文学教学,把握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出发,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文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摘 要: 高等中医药院校采用军训自训模式应紧扣育人宗旨、健全组织机构,丰富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形成优选机制、组建“学生教官”队伍,挑精辅导员、建设“思想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军训自训在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思想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院校 军训育人 自训式     自1985年开始军训工作试点以来,经过不
课程思政既是学校教育的回归,又是对现实学校教育教学的纠偏.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为例,阐释“不忘人民教师初心,思政育人先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
思政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策略.外语教育也应调整为适应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在精读课中把中国核心
摘 要: 实践育人是提高高水平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全面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高校构建协同视域下实践育人机制的意义,围绕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的目标,提出了构建协同实践育人机制的路径,为高校建立协同视域下的实践育人机制提供了参考方案,在改革教育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及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协同视域 实践育人 育人机制     实践育人是提高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改革师范生培养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师范生的能力与需求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急需促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提高,聚焦
志愿服务是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对某高校工学院学生志愿服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对大学生志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生活、思想交流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被喻为“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的延伸,高校社区文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育人工作效果和学生个体素
面对我国高校教育逐渐向国际化发展这一趋势,高校资源共享早已呈现出势如破竹的局面.高校资源共享在互联网资源与大数据技术的双重推进下,逐渐出现了新的发展途径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