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英语文学教学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想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随着大学教育工作的不断调整,大学英语教学进入了新阶段,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文化素养等,帮助学生增强综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引入英语文学教学,把握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出发,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文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英语文学
  
  大学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学习思维、学习方法方面各不相同(1)(107-109)。大学英语教师如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就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人文素养(2)(112-113)。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一些教师未能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也不重视英语文化素养的提高,导致教学方式单一、氛围沉闷,学生很难增强英语能力(3)(219-220)。英语文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断强化学生表达、交际方面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4)(6-7)。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不断在教学当中融入英语文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大学英语教学开展英语文学教学的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较单一和沉闷,一些教师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导致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产生了固有印象,认为英语教学课堂理应如此。但事实是,这种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无法树立主体意识。英语文学教学的开展,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文学当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比如影视、文化等内容,如果教师积极开展英语文学教学,就可以让大学英语课堂氛围变得更热烈和轻松,提高教学质量(5)(114-115)。
  (二)丰富教学手段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手段存在直接联系。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个人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大学英语教师仍然选择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就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特别是最近几年,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这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一些教师在面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如果教师可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英语文学教学,就可以理顺教学思路,高质量融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手段变得更丰富,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6)(85-86)。
  (三)开展更直观的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但是,一些大學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于所学的知识理解不深,导致学生在应试和实际应用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一问题,一些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创新教学方式,但如果教学方式创新不当,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实施英语文学教学,可以利用其中较生动和形象的知识点,不断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直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7)(136)。
  二、英语文学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一些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观念方面,仍然较落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个人观念、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并且不断丰富教学理念。然而,目前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文学教学中,仍然选择较陈旧、单一的理念,不愿意主动调整教学观念,导致教学活动仍然按照传统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这种缺少科学观念引导的英语文学教学,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英语文学教学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不利影响。
  (二)缺少科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想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英语文学教学,就需要设置科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并且结合新课程标准等开展教学。但是,一些大学英语教师在设置目标时,选择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差异,导致英语文学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脱节。伴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相关观念的不断变化,课程设计的目标的确定也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目标已经无法适用当下的英语文学教学。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较科学、透彻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目标,促进英语文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模式陈旧
  除了以上两点问题外,在英语文学实际教学当中,还存在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英语文学教学,但是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模式方面未能实现创新,导致教学模式仍然较陈旧、单一。一些教师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重视新型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导致英语文学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提高,无法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提高其核心素养(8)(148)。
  三、大学英语课堂与英语文学教学融合策略
  (一)多个角度解读文本
  英语文学教学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从不同角度入手,解读文本内容。大学英语文学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并存,且文本类型繁多、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内容,多层次分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本的内容。
  某大学英语教师在一篇介绍美国最高法院废除弗吉尼亚州禁止白人与其他人种通婚法令的文章的时候,详细地解读了文章当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且向学生展示了文本所表达的黑人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等。该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让学生先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通篇阅读,并且选择了几名学生分角色扮演,将文本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可以更好地表现文本当中所提到的人物冲突。之后,该教师还让参与表演的学生,为其他同学介绍了人物特点及所表演人物对于不同种族通婚的观点等。最后,该教师为学生进行了系统讲解,分析了文本的艺术价值及具体主旨,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碰撞、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等。等到文本分析结束之后,该教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一些关于美国种族歧视、不同种族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了拓展性的理解,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这种多个角度解读文本的方式,可以让英语文学的内容变得更生动,避免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的知识点,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英语文学的很多教学内容带有文化素养的特点,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才能真正理解。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积极应用英语文学当中的文本材料,充分帮助学生感受英语文学当中的艺术美感,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个人情趣。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文学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欣赏英语文本,促使学生学会欣赏文本的结构美感。英语文学中的很多文本内容都有鲜明的主体和较清晰的结构层次,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结构的把握能力,比如在文本主旨分析、段落划分、结构分析方面的能力等。
  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感受英语文学文本中的优美语句。在英语文学教材当中,很多英语长句都应用了灵活的修辞方式和巧妙的结构,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语句,了解这些语句的特点和优点,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和模仿,将其用于英语写作当中,提高英语文学素养。
  (三)創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选择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英语文学教学中,预先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等方式展现,可以结合英语文学中关于电影的内容,为学生播放一些影视视频。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教学方法变得更生动、形象。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选择分组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当中有不同层级的学生,让学生彼此交流。这种互相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向他人学习。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定要在教学中突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教师将自己置于教学主体角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选择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很难从英语文学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会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且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需要重新审视与定位个人角色,不要过于干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在确保教学内容不偏离预设方案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地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不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帮助学生获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带来更生动、灵活且实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仍然沿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那么不仅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还无法激发学生的个人思维。英语文学教学可以营造更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思路,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个人思维,增强学生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认识到英语文学教学的意义,选择科学的方式,实现英语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课堂的高效融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向颖.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的价值分析[J].英语广场,2020(30).
  [2]游莉萍.英美文学的导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及多样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10).
  [3]魏铃.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海外英语,2020(12).
  [4]魏钟.浅析英美文学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0(10).
  [5]张丽萍.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作品的探索[J].海外英语,2020(07).
  [6]井丽霞.试论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体化整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4).
  [7]杜以向.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渗透与融合——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J].高教探索,2019(12).
  [8]刘志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美文学教学初探——评《当代英美文学批评视角中的悖论诗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
  [9]唐小琴.英语文学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思考[J].才智,2018(24):160 162.
  [10]刘友敏.从英语文学角度探究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07):85-86.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树立服务教师成长的意识,完善教师管理机制;注入全新的管理理念,改变教师管理模式;激发教师成长源动力,采用合适的教师管理方式;成立教育共同体,拓宽教师管理创新渠道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学校教师的管理效能。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教师 专业成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离不开教师的成长,可以说
摘 要: 本文从挖掘幼儿教师乡土文化自信的内涵到价值解读,从以主动了解乡土文化、充分认同乡土文化、积极实践乡土文化三方面进行过程构建,形成加强“顶层设计”、地方助力开发挖掘乡土文化、教师落实扎根教学活动三条实践路径。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乡土文化自信 实践路径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鲜明标志和重要支撑(1)。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乡村教师是乡土中国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必须根据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学生的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积极推进“原理”课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原理”课铸魂育人作用。  关键词: 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发现问题,直面现实问题,不断解决问题,通过
摘 要: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养生意识的增强,河南艾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在种植资源丰富、机械加工先进、产品多样化和技术专利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也存在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宣传营销力度小、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扶贫力度,扶持龙头企业,加大营销力度,加强监管,树立“宛艾”和“北艾”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 艾文化 问题 宛艾 北艾     长久以来,艾草主要被用来驱蚊防疫和治病,在
摘 要: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而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具有重大的启示,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盏指示明灯。“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理论以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成为幼儿园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和树立的教育理念,更是当今我国幼教实践深化改革,树立和更新教育理念的源头。  关键词: 陈鹤琴 幼儿教育
摘 要: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MOOC开放的学习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向实体课堂教学要效率,在实体课堂环节注重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既坚持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的引导、管控等主导性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在人文素质课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品行修养和培养志趣人格,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SPOC 混合
摘 要: 本文根据“激励-成绩”结构模型,以在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教师激励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一问题,通过显著性指标、关系强度指标等验证激励与成绩关系。研究发现:激励与成绩关系显著且强度高,教师对学生正向激励正向作用于成绩,教师对学生反向激励反向作用于成绩,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向或反向激励则不影响成绩。教师对学生应多实施正向激励,减少乃至避免反向激励。  关键词: 教师激励
把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人文素质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的主要作用为引导,探析当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给出加强二者融合的对策,涉及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教学内容应与现实情况相关联、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积极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四个方面。
摘 要: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提高线上课堂教学质量,将智慧职教云、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和钉钉这四种线上教学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课程建设和授课两方面出发,全面分析上述四种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如平台授课方式、数据分析、课程学习监督模式、学生学习行为采集及统计等,为高职院校教师选择合适的线上教学平台进而开展线上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通过研究情绪产生及作用的机理可知情绪在所有信息加工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分析比较了教学中教师的正面及负面情绪对教学的不同影响,得知教师应该从调整自身身心状态及对待学生的态度两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情绪,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长效稳定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