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境,大效益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学数学需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学习和应用成为综合能力和素养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缺乏学习方向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对于具体的内容感受性较强,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引领自主学习探究,在知识的学习中建立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创设意义;不足;方法
  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做知识展示,能够形成情境化的知识,也能建立情景化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自主学习受到知识抽象性和教学枯燥性的影响较大,很多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也就让知识学习理解陷入了困境。对于此,教师要利用好情境的优点,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创设多种、多元教学情境,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认识,也能参与到自主探究过程中。
  一、小学数学课程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
  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习中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无法形成思维结构,找不到其中的规律,还有学习思考的意识差,学习中的等待性较强,不愿意做推理分析,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不深。课程中创设情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这两种情况。首先,情境相较于数学概念,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能够将数学对生活中数量的规律做直观展示,符合小学生认知的特点,所以情境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并启发数学思维,让学习中有主动性的思考。其次,情境能够让教学氛围从师生之间的传递变成共生性的讨论,使数学学习带有趣味性,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理解兴趣,形成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习能力,指明学习理解的方向,让学生随着知识的获取建立学习方法。
  二、小学数学课程创设教学情境的不足
  第一,形式单一。教学情境的形式是数学与情境之间的联系。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肯定会将数学与情境之间的联系来设计创设的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对教学情境的重视,在形式设计上较大但单一,这就让教学情境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情境形式的单一化会让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出现抵触的情绪。
  第二,结构单一。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很多教师只做单一性的知识展示情境应用,以情境代替数学知识内容,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理解难度。但是这种单一性的结构只能保证基础知识的认识,数学规律、数学思想都没有引导,学生的学习依旧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况,严重影响知识的有效性获取。
  三、小学数学课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小学数学课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数学知识基础性出发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不同应用,形成多种教学情境,保证情境的形式与数学知识有所统一,也以多种形式提高数学的趣味性,促进情境下的主动思考。直观演示情境主要应用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将抽象概念变成直观的内容,可以保证学生的理解认识,也从观感上促进探究参与。教师在创设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动态展示,基于数学概念来设计情境内容,让知识学习理解有具体地认识。例如,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乘法的认识是累加,所以在分数乘法的理解上就容易陷入无法理解相乘之后变小的情况,学习中陷入了较大的困境,无法做分数乘法概念的有效理解认识。对于此,教师可以从分数的概念出发,以多媒体技术展示1/2乘以1/2下圆形结构的变化,直观地将分数乘法的变化展示出来,以此就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便于计算公式概念的理解认识,为自主学习理解建立了一个直观认识的情境。
  教师在创设方法上要挖掘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问题,建立生活应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形成应用思考的情境。例如,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班级中学生的身高比例为数据基础建立应用情境,提出“怎样直观展示出咱们班自己的身高处于什么情况?”的问题,之后再提出165cm-170cm、160-165cm等以5cm为间隔的话语,让在这区间的学生站起来,同时让学生做身高数据的记录,最后以应用扇形图展示比例为内容,就形成了一个学生有参与的应用情境,能够让所有学生都对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绘制、分析都有具体的学习行为,可以实现有效的知识应用教学引导。
  2.从自主学习探究性出发创设多元教学情境
  多元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合作学习和创新互动为具体的方法,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态。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的創设需要完善教学过程,抓住自主学习成果和不足,在内容上不断地重新设定,使教学的内容都是学生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以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人认识,开展合作性的讨论分析。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会有自己的认识,也会有问题,教师可以先与学生之间做互动交流,分析圆柱与圆锥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公式的理解认识,这其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认识,形成一个共同探究理解的环境,然后再做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析,解决学习问题,建立理解认识,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探究学习理解的情境,可以保证学生的专注力。
  创新互动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有自主完善,并提升应用能力,培养逻辑推理、数据建模的素养。例如,在《分数除法》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就以创新互动的一题多解为方向建立情境,多让学生重构计算思路,尝试去设置不同的“1”,以此建立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应用有多元思考,同时也能增加学习应用意识,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这其中要针对学生的创新解题做表达评价,保证主动性。创新互动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的解题分析,完善知识的内化,保证了数学思维和思想的培养。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转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体会和行为,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做多角度展示,营造共同思维推理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也能培养数学思想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学生的感受和知识的内容,保障教学下知识传授的有效性,也激发学习中的实践性思考行为。同时,在情境下教学开展要能引导学生做自主分析,建立以完善个人理解认识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学情境引导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方法[J].江西教育,2020(36):57.
  [2]蔡亚洲.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23):145+147.
  [3]张平贵.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新智慧,2020(32):57-58.
  [4]赖小花.小学数学生活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1):25.
其他文献
【摘要】“動手做”对学生动手技能和思维技能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教学《喷气小车》这一课时,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先尝试做一做,老师在备课环节仔细做一做,学生在课堂探究环节认真做一做,课后布置学生尝试改进再做一做,然后老师坚持做好任务后的采集询问登记总结表扬工作,并在此过程,增加了对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引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较好地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做一做;课前布置;备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古诗词,对于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文学想象力和素养,增加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但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林伟民纪念小学因地制宜,在校园操场的一角开辟了一块地,将其变成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伟民劳动基地”。经过全校师生持续的耕作,近日,“伟民劳动基地”丰收了。  师生们分区域共同种植蒜苗、白菜、生菜、油白菜等农作物。学生化身为绿色的小使者,从翻土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亲自参与到种植的每个环节。在种植、呵护、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耕耘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月8日下午,从化区教育局在从化中学杏坛讲学厅举行了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活动。闭幕式活动首先播放了2020年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工作总结视频,然后区教育局副局长陆敬强宣读《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成绩通报》,现场颁发了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先进单位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第3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化赛区一等奖单位、2020年从化区学校体育特色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愈发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对于感恩的理解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本文对感恩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作了探讨,旨在强化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
期刊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是历史长河中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于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来谈谈小学语文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以《书戴嵩画牛》作例谈。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三读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客观环境的劣势,若要学好英语这门第二语言学科,就要夯實基础并强化对词汇的拼读和记忆。自然拼读法在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升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现阶段的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个人执教三、四年级英语的经验,分析自然拼读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几点自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明确规定,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储备,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本文主要阐述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当今小学数学教育备受瞩目,小学数学老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简要阐述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引导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教育现状;转变观念;创设情境;转变方法;培养思考能力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
期刊
【摘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否进步,也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发展。教师要基于认知发展规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影响其心理的因素,并获得其心理认同,尝试引导其改变,对其进行鼓励,促使其转移情感,认识多彩世界,引导其参与到实践中,z提升价值观念。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很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应用认知发展理论,开展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