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是历史长河中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于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来谈谈小学语文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以《书戴嵩画牛》作例谈。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三读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四年级就开始让学生接触简易文言文,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共有11篇,四年级上册是《王戎不取道旁李》,四年级下册是《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五年级上册是《少年中国说(节选)》《古人谈读书》,五年级下册是《自相矛盾》《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是《伯牙绝弦》《书戴嵩画牛》,六年级下册是《学弈》《两小儿辩日》。从年段上看,是提前一年;从数量上看,选编的文言文比过去增多不少;从内容上看,短小精悍、浅显易懂。教材做出如此具有导向性的调整,就是让学生早接触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思想,受其熏陶,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步入初中后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学好文言文,意义可谓深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以《书戴嵩画牛》作例来谈谈小学语文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的做法。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及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从中可以看出,对“文言文”教学要求并不高,只要学生能读懂,再背诵积累就好。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讨论对话多、个体涵泳少的教学误区。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文言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是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虚心涵泳。下面我以《书戴嵩画牛》一课为例,通过“三读法”教学模式来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懂文言文。
  1.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每句的意思。第一,教师先把课文背诵起来,教学时有声有色读给学生听,激发他们读课文的兴趣。第二,让学生说说,读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告诉他们朗读文言文时要做到:一是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这时老师可以标出合理的停顿符号,再一次有声有色诵读给学生听。如: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第三,学生自由练读数次,要求是读通、读顺。第四,教师请出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课文,着重在于对读得不好的地方进行纠正,既能把控普遍性存在的朗读问题,又能掌握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动态,有利于教学的调控。第五,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第六,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演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合作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初步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读课文,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流畅地读顺、读通课文,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中的大概意思,也为下面理解文意做好准备。
  2.读熟课文——理解文意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要熟读成诵,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从而能理解文意。第一,释义。在读通顺、读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教师给出几种理解的方法:一是“注释来帮忙”;二是“插图来相助”;三是“古今意思来相通”;四是“故事情节来猜想”。第二,释疑。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小组同学商量,再与老师请教。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疑难点进行指导。如文中的“所宝”“锦囊玉轴”都有注釋,学生不难理解。但“尾搐入两股间”的“搐”虽有注释却难以理解,教师就要适时指导。第三,讲述故事。同桌互讲故事,要求学生想象细节,如动作、神态等,将故事讲得具体、生动。第四,展示。请出不同程度学生讲说故事内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如杜处士如何“好书画”,牧童看画时的神态、动作等。第五,理解性朗读。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师再从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和音律美,读出情感,读出感悟。熟读文言文只是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中的语句,感悟语言的魅力,也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才得以顺利达成。
  3.读懂课文——领悟道理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后,要能体会蕴含在课文的深刻道理。第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第二,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呈现: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奴。”不可改也。请各位同学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尝试说说这篇文言文里什么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第三,小组讨论。第四,请出不同程度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第五,生活中的你有这样的经历或体验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去做?
  读书志在明理,我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理解、交流,再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知理而导行,凸显读书的意义。
  一个充满朗朗书声的课堂教学必定是成功。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单方面小学语文教师的滔滔不绝造成的教学效果低于学生小组之间讨论,而学生小组之间的议论纷纷造成的教学效果又低于学生独自朗诵,为了让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研究引导学生朗读的教学手段。这就是我在教学文言文的“三读法”模式。这三步读法从“读通课文——初知大意”,到“读熟课文——理解文意”,最后“读懂课文——领悟道理”,三步的层次分明,呈螺旋发展状,遵循了学习的规律。同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营造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与教学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如此,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认识和喜爱均得到增强,也造成了古今思维的碰撞,有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然,教无定法。每篇文言文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本文的“三读法”不一定适合每篇文章的教学。今后还继续对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进行探究,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习得其科学方法,让他们在感受中华古典文字和语言的魅力的同时,积淀文化功底,与中学阶段学习更好地衔接。
  参考文献:
  [1]王龄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语文课内外, 2019(6):277.
  [2]杨晓婉.探究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出现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但也向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长周期、高难度、大压力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推动课程建设的上上之选。本文针对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教育活动中的必修学科,其直接对的学生的思维素养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停课不停学”这一疫情防控的应急之举,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 作为保障“停课不停学”的“国家队”经受住了考验,为1.8亿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了重要支撑。  “云”平台于2020年2月17日正式开通,上线了4649课时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主要学科课程学习资源和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云”平台将持续发力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容总目标中的“实践与综合运用”实际上就是课本上安排的“数学活动课”,主要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课堂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把这些内容当作普通的复习课看待,轻描淡写地随便了事,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变得枯燥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0日上午,深圳市光明区首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召开,标志着光明区全面吹响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进军号角。本次大会以现场和电视电话会议结合的形式召开。  深圳市光明区委书记刘胜,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赵立,光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荣生,光明区政协主席李世清等出席会议。深圳市光明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光明集团企业代表,光明区各学校、幼儿园代表等参加會议。会议由光明
期刊
【摘要】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整个教育过程也应该是活色生香的,不应该是一潭死水。”教学过程的实施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且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如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班集体;关爱  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与辛酸,只有当事人知道。如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的无理要求,学生谁的成绩赶不上了
期刊
【摘要】“動手做”对学生动手技能和思维技能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教学《喷气小车》这一课时,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先尝试做一做,老师在备课环节仔细做一做,学生在课堂探究环节认真做一做,课后布置学生尝试改进再做一做,然后老师坚持做好任务后的采集询问登记总结表扬工作,并在此过程,增加了对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引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较好地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做一做;课前布置;备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古诗词,对于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文学想象力和素养,增加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但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林伟民纪念小学因地制宜,在校园操场的一角开辟了一块地,将其变成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伟民劳动基地”。经过全校师生持续的耕作,近日,“伟民劳动基地”丰收了。  师生们分区域共同种植蒜苗、白菜、生菜、油白菜等农作物。学生化身为绿色的小使者,从翻土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亲自参与到种植的每个环节。在种植、呵护、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耕耘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月8日下午,从化区教育局在从化中学杏坛讲学厅举行了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活动。闭幕式活动首先播放了2020年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工作总结视频,然后区教育局副局长陆敬强宣读《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成绩通报》,现场颁发了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先进单位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第3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化赛区一等奖单位、2020年从化区学校体育特色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愈发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对于感恩的理解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本文对感恩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作了探讨,旨在强化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