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i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小学数学教育备受瞩目,小学数学老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简要阐述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引导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教育现状;转变观念;创设情境;转变方法;培养思考能力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时候都会出现教学单一以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仍在课堂上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台下紧张地听讲解,做笔记,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缺少一定的思考与锻炼的机会,教师也没有及时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让他们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学习乐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性总结,我摸索出了几条教学策略,用于课堂教学,颇有效果。
  一、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時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大有益的。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要一缸水。”这句话也强调了备课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备课可以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上所花时间的多少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备课环节。基于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真正达到“善教者学艺而功倍,不善教学劳而功半”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也能激发较为持久而稳定的兴趣。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的知识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比、比例、比值的概念和知识的运用模糊不清。在教学设计上,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概念。上课伊始,我拿出准备好的糖块和一杯水,学生们看到我这些道具很好奇,这时候充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我这里有5块糖,一共是30克,这杯水是300克的,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糖放入水中后,糖水有多重?”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大笑起来:“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呀,一共330克。”我在看到学生们积极性调动起来后,说:“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看起来难,今天就以这杯糖水为例,来层层剥开比和比值这节的真面目。”随后,我不断引导学生从比的定义为突破口,各小组探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情境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整节课学习气氛高涨,回答问题踊跃,也带动了我的讲课积极性,整体效果非常好。
  三、转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言的,它要求的是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倒数这节课时,倒数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简单地给学生套用定义,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定义,但是对于知识的彻底理解与领悟却相差较远。这节课的讲解,我采用的是开放式讨论学习的方法。有的说:“倒数是什么意思?”有的提出:“学倒数有什么用处?”于是,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我引导学生从课本开始,认识概念,找清定义,明白倒数的意义。在理清基本知识后,我有拓展一些带分数、小数、整数……直到最后讨论了“1”和“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么用简单的方式找到倒数?通过大家自己的讨论与学习,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方法。
  四、提供材料,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良好的思考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考和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过程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花坛是圆形的,直径3米,在花坛外修建一条宽1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这道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往往在求大圆的直径时得出3+1=4米,忽略了小路在花坛的直径两边都延伸了1米。由此看出,学生感性材料的缺乏致使思维能力受到限制,不能全面考虑问题。因此,学生对具体丰富的思维材料接触越多,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达到从具体的事物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的过渡。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是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知识引导给学生。教师在探究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立足与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晓.浅谈小学数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中),2017.
  [2]李娟.浅议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软件:电子版,2016.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0日上午,深圳市光明区首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召开,标志着光明区全面吹响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进军号角。本次大会以现场和电视电话会议结合的形式召开。  深圳市光明区委书记刘胜,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赵立,光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荣生,光明区政协主席李世清等出席会议。深圳市光明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光明集团企业代表,光明区各学校、幼儿园代表等参加會议。会议由光明
期刊
【摘要】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说过:“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整个教育过程也应该是活色生香的,不应该是一潭死水。”教学过程的实施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且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如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德育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班集体;关爱  班主任工作的琐碎与辛酸,只有当事人知道。如鸡毛蒜皮的小事,家长的无理要求,学生谁的成绩赶不上了
期刊
【摘要】“動手做”对学生动手技能和思维技能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教学《喷气小车》这一课时,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先尝试做一做,老师在备课环节仔细做一做,学生在课堂探究环节认真做一做,课后布置学生尝试改进再做一做,然后老师坚持做好任务后的采集询问登记总结表扬工作,并在此过程,增加了对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引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较好地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做一做;课前布置;备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初中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的一些优秀古诗词,对于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文学想象力和素养,增加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但目前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林伟民纪念小学因地制宜,在校园操场的一角开辟了一块地,将其变成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伟民劳动基地”。经过全校师生持续的耕作,近日,“伟民劳动基地”丰收了。  师生们分区域共同种植蒜苗、白菜、生菜、油白菜等农作物。学生化身为绿色的小使者,从翻土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亲自参与到种植的每个环节。在种植、呵护、管理的过程中,师生共同体验耕耘的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1月8日下午,从化区教育局在从化中学杏坛讲学厅举行了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闭幕式活动。闭幕式活动首先播放了2020年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工作总结视频,然后区教育局副局长陆敬强宣读《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成绩通报》,现场颁发了从化区第八届校园科技、体育、艺术节先进单位奖和优秀组织奖,以及第36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化赛区一等奖单位、2020年从化区学校体育特色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愈发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感恩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感恩教育,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对于感恩的理解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实施策略。本文对感恩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策略作了探讨,旨在强化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实现,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感恩教育;
期刊
【摘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是历史长河中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文言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对于调动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来谈谈小学语文文言文“三读法”教学模式的做法,并以《书戴嵩画牛》作例谈。  【关键词】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三读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面临客观环境的劣势,若要学好英语这门第二语言学科,就要夯實基础并强化对词汇的拼读和记忆。自然拼读法在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升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度。现阶段的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个人执教三、四年级英语的经验,分析自然拼读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几点自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明确规定,课堂上要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储备,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本文主要阐述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