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至今仍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影响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顺利衔接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实现小学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和衔接。
  【关键词】小学与初中 英语教学 衔接 问题 对策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至今仍值得研究。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影响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顺利衔接的一些问题,并试从初中教学的角度探讨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
  一、影响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1.偏离大纲目标,学练要求拔高
  初中教师通常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了解得不够清楚,就教学目标而言,他们关注更多的是语法和词汇目标,对于技能目标、运用目标、策略目标等不甚了解,因而擅自拔高学练要求,导致初中普遍对于写、译等技能目标设计(尤其是写的语法复杂性目标)与小学的出口要求差距过大。由于学练要求过高,初中教师往往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尤其在初一起始阶段表现突出。
  2.疏于内容统整,双基传授无序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教学内容才逐渐复杂,词汇、句型、语法等增多,难度也随之增大。但是存在初中教师不研究小学英语教材,使得初一年级教师在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与传授学生“双基”方面难免显得有些盲目和无序。
  3.淡漠教法交流,认知通道梗阻
  初中教师不清楚如何处理小学课文中的语法现象、歌曲、歌谣等;小学教师不清楚如何处理初中课文中的听说训练、阅读理解、应试技巧等。这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缺乏沟通交流造成的。学生从小学升入到初中,由原来的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培养听说能力的阶段过渡到理解语言材料,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的阶段,学生一下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就显得不太适应,这就需要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加强教研,进行教法交流。然而由于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各自为阵、相互脱节的状态,教师之间几乎没有教研往来,加上初中教师对小学的偏见,致使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法的衔接脱节,学生进入初中后很难适应初中教师的教法。
  4.忽视学生研究,学法指导缺失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身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初一教师易忽略对学生特点的研究,缺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关注,对学生原来的做法未加以及时修正和规范,教师几乎不进行学法指导,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困难增大。
  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直接导致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两极分化日益明显,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
  二、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确保教学衔接目标坡度合理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通过听与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研究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了解各阶段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循序渐进、过渡自然,确保教学衔接目标坡度合理,采取适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衔接问题。
  2.认真梳理和整合教材知识点,切实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
  初中英语教师要熟悉和研究小学英语教材及教法,要经常听小学英语课,相互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通过梳理和整合小学、初中英语教材知识点,找出教材知识体系的异同之处、找准衔接点,避免教学的重复,为初中英语起始阶段的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使初一新生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与教学要求。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以利教师有的放矢的传授“双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3.加强教学交流,深入研究课堂,促成教学方法的顺利衔接
  小学英语一般以口语教学为主,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初中英语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教与学就会脱离。
  4.研究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一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学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学习外语具有许多成人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例如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等。针对这些特点,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应有所不同,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需要教师作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以利培养和规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小学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平衡过渡和衔接。
  三、结语
  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并不只是一种教材的转换与知识的增多,也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需要衔接的还有正确的语音语调、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教师只有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和交流,深入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特点,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才可较好的实现小学、初中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和衔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写意是中国式的概念,在国画中相对于写实而言,专指注重情感表达而不拘泥于客观造型的画法。这种艺术上的表现方法在经历长久的历史发展后,早已变成一种文化的血脉,一种思维和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本论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进行浅微的探讨。  【关键词】培养思维品质 乐于 主动 积极 横向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容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并以非常强大的课堂教学辅助功能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充分、灵活的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加强动手操作与体验
农业机械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它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针对莆田如今时代的发展进程农业机械化活动,我们只有把握住其发展的机遇,理清其在当代发展过程
【摘 要】我国营林生产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现阶段营林发展不能只重视产量,还必须重视质量与环境保护问题。营林发展的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融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动力,营林发展必须尽快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营林建设质量,针对营林发展的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科学有效地改善营林生产的环境。在本文中作者针对营林生产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个人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课堂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练习是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检查,同样也是对所学习知识的巩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
【摘 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课堂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电子白板教学手段,让枯燥无味的英语写作变成充满情趣的写作环境,通过多重感官刺激,激活写作素材,促使学生主动地完成英语写作任务,从而找到一条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子白板 农村中学 英语写作教学  电子白板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
中国题画诗,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在画面上,诗和画,契合无间,浑然一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本文利用艺术的“间性”理论,分析诗与画共同形成的艺术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如何当好一名班主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班主任实际工作过程中,把握好“说”与“不说”的尺度更能体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本文对班主任工作艺术做了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