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优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在学生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内容。重视语文单元整合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合;心理健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同时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课程增加,学业压力加大,同时加上中考的压力,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加上学生这一时期比较敏感,情绪波动比较强烈,很容易受外在事物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对自己产生怀疑,对学习感到厌倦,这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转变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效学习。
  一、汲取先哲思想,加强师生交流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成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程度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都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流,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以此产生对老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当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才会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才能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聚焦于古文学习,通过学习著名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古文,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还可以汲取古人的思想内涵。通过对于自然环境描写的学习,展现出一个美好而又恬静的自然生活,也体会到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欧阳修寄情山水的自我派遣精神。古文的学习应该折射现实生活,教师可以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以及从前旅游的某些地方的经历,给予学生心理教育。课堂上教师会设置交流讨论环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先哲思想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师生间的交流对于课堂知识的渗透很关键,心与心的交流加速着初中语文课堂和心理健康的融合。
  二、重视课程引导,渗透心理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在意外界的反馈,这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学生很容易思想走向极端,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从现实出发,展示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感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语文教育是以单元为主题,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因此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要注重课程引导,重视突出单元主题,凸现语文单元教学中的教育意义,结合生活实际内容,深入领会课文当中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和生活体会,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可以疏导自身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例如:通过对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记的学习,我们既可以跟随作者感受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想象遨游世界,又可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思,学习作者的精神品质,引发我们的人生思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壶口瀑布》中作者由壶口瀑布联想到人,由黄河的伟大性格联想到了中华民族面对磨难时的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在赞美其精神品质的时候,教师此时就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应当像黄河一样百折不挠,坚韧刚强,而不是遇到一点挫折就牢骚满腹,轻易放弃,最终自甘堕落。在《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一文中,作者自始至终都在表达心中对大自然的敬畏、礼赞之情,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都应当有敬畏之心。在《登勃朗峰》一文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马克·吐温幽默、坦率的个性和积极、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促进心理健康。
  三、增加课堂趣味,感受多才文化
  初中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比较旺盛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比较敏感的一个时期,学生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自身想法的影响,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初中生长时间的听课与做题会让其产生倦怠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丰富一下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会有所提升,同时学生也放松了心情,缓减了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引导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地加强课程引导,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燕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J].启迪与智慧(中).2020(04) :88.
其他文献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美育教学有独具优势。强调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保障。鉴于此,文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展开了相关探讨。首先明确了美育的基本内涵以及美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的价值,然后分析了如何将美育有效结合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学;教学方法  前言:  小学教育阶段强调美育教育,可以为学生今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项重要内容,英文写作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重要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英文写作的起始阶段,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语日记;兴趣;模仿;交流;总结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而写的指导,重视的是
期刊
摘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且良好沟通交流的同时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现如今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学习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就像一座建筑物打造基础框架的过程,只有基础框架建造稳固房子整体才会牢固。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英语教育陷入“哑巴英语”的尴尬境地。本文主要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出发,对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和教学措施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多措并举;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世界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全球化
期刊
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学中展开了很多创新型策略研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对于微课与教学结合也是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方法。微课以其内容精炼和富于知识而有效,目前的很多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用微课。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其内容繁多无规律,加大了学生记忆难点。微课短小精炼的产生能够弥补信息技术在这一方面的问题,有效推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本为主要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课融入展开探究:  一、微课
期刊
摘要:我们知道英语知识的学习都需要以写作为终点来进行输出,展示良好的知识积累,考察了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那么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各个方面来综合开展,在这其中读写结合就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既重视阅读学习,也重视写作练习,在两者相结合的基础上达到一个平衡,让学生在写作表达上不断熟练。那么本文就从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来谈一谈如何有效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能力。  关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更加注重通过采用多样化、趣味化、新型化的教学理念,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同时,更高效促使学生写作能力、阅读水平以及知识应用等多方面有所提升。其次,在课程开展中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综合能力,教师不光要摒弃传统授课理念,同时还应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时刻围绕学生的写作综合实力创设多样化教学,更高效促使其写作综合能力以及学科素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融入学科素养,既有利于推动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对此应当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并积极探索如何将学科素养融入教学当中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制约因素;优化措施  一、物理教学融入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从物理的学科素养来看,主要包括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诸多方
期刊
摘要:历史这门学科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去看待和分析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此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课堂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直接影响着整节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堂导入策略,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历史知识的状态之中。对高中历史的课堂导入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有助于高中历史教
期刊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诵读,则是更高要求的阅读。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专注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诵读普及率不高,需要广大师生行动起来,认识到经典诵读的优点,广泛开展经典诵读。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能让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