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电工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与改进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tao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方式的一种必要补充。传统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重视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虽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但与实践环节相脱节,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特别是通用型电工电子类知识结构在铁道车辆专业课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延续性和衔接性不强,亟须围绕铁道车辆专业类课程,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铁道车辆类的电工基础课程的改革方式,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工学结合;电工基础;应用;改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54-01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已逐步向“以岗位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观念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性教学一方面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使学生牢固而坚实地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性教学必须着眼于技能的形成,要以应用为目的。企业在用工需求上,更加注重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否适应企业需求,成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关注的焦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岗位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综合。从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也要增强和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良好形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能力等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方式,能够促使各高职院校积极思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整体来看,其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且缺乏创新性。理论分析过多,实践操作过少,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學生对所需掌握的电工领域知识与操作技巧等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效果难以提升。特别是存在理论分析和计算冗余的现象,更为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虽然有利于学生系统接受知识,但高职教育是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应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这种模式下学习,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充分激发学习的自主性。
  三、设计“工学任务”,驱动学生自主
  电工基础是铁道车辆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的车辆电气装置、车辆电器控制等课程学习的前提,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很多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应用,不清楚所学知识如何指导实际工作,高职教育重在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类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调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再做单一的实做项目训练,而是结合现场实际,设计“工学任务”,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有什么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铁道车辆专业特色,调整教学思路,在掌握电路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以运营的铁道车辆实际电路为任务,教会学生识图,理解电路原理,明确每一个电路元器件的名称以及基本工作原理;上图所示的“工学任务”实例中,工作过程为轴驱式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经整流桥整流,电流制式由交流变为直流,用来给蓄电池充电,给直流负载电风扇、电灯供电,最后经逆变装置,将直流变为交流,给荧光灯供电。基于任务驱动,可将工作过程设计成多项工学任务,把传统的通用型电工理论知识设计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知识结构,了解电机、直流电、交流电、电子部分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改善实训效果,本着“实用为本,够用为度”原则,实现岗位需要、市场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在教学中的位置,在确保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明确教师扮演课程引导者及辅助者的角色。尤其对于“工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而言,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对于电工基础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与了解,通过设计工学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复习了所需的电工知识,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已对两届学生的不同班级进行试点,调整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对比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期待在完善后逐渐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7):28-30.
  [2]张成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22):7-9.
其他文献
培育薄弱学校的发展内生力,需要打造一个坚实有力的领导团队.其中,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内生力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学校的纵向管理上要形成第一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作为以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为使命的卫生类高职院校,科学有效地落实以学校育人为主,家长、社会各界紧密配合的“三全育人”机制对整
退伍复学大学生回到大学校园开始与部队完全不同的、社会化教育背景下的新生活,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学生身上的优良作风,引导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模范标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
通过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实际情况的分析,探讨了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并深入的分析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意见对策,对高校整
[摘 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政府、社会、高校共同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健康适宜的外部环境,应用型高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机遇,成功带动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53-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出现。大数据、互联网等逐渐走入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新时代,学前教育表现为多样性发展趋势,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强资源建设,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专业;实用型人才;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高校后勤是完善学校各种组织机构,帮助高校教师、学生解决各种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各类难题的组织.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就是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创造的
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大众生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计算机来进行辅助.对于职业高中来说,教育者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
医学人文教育对医学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医学人文教育为医患关系问题的解决铺垫了基石,但是以上是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是顺利的.但就目前来说医学人文教育仍然
[摘 要] 应用技术大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空间、构建教育课程体系、创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策略。  [关 键 词] 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