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写结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这是一个长期性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而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要落实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合理地使用教材。
  【关键词】读说结合;读写迁移;体验创新;提高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努力创造,以为学生主动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中,学生主动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做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只要能提高学生能动性的,就必须结合教材进行在此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课堂境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丰富想象的灵性,畅所欲言,逐步形成“我口说我心,我口表我意”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
  一、有效提问,激发热情
  提问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找到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有效的提问必须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提问。教师提问的时候,必须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面向全体学生,用欣赏的眼神树立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有自信地回答。教师对待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待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待错误回答的学生,教师也不挖苦和指责,而是更要耐心地引导和启发帮助。提问的面向全体,不能总关注提问几个“优秀”学生而忽略中等学生,尤其是成绩比较薄弱的和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这样,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友谊桥,才能减少学生很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过程中 , 课前准备的活动、课堂上生成性的活动、课后拓展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状态。同时,教师必须结合当时课堂实际情况,抓住要延伸的关键内容,从而产生了新的教学内容,并要做到不急于给学生揭示答案。教师只有做到这样,才会努力去了解学生、聆听学生、发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
  案 例1: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教学片段
  在《日积月累》中有一句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怎么样让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积累下来,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我让学生联系本册课文《9.夜色》一文来理解此话,如:下面一段精彩的教学过程:
  生:《夜色》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夜色》中的“我”胆子小。
  生:《夜色》中的“我”胆子很小很小
  生:《夜色》中的“我”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生:《夜色》中的“我”天一黑,往窗外看心就乱跳……
  生:《夜色》中的“我”变得勇敢,不再怕黑了。
  师:瞧!孩子们那一只只举得高高的小手,我不禁竖起大拇指开心地赞扬道。我也为他的回答感到突然,使我意识到了什么,便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从句子“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中“再黑再黑”一词告诉我的。
  师:孩子们,文中的“我”除了能看见微笑的花草,睡觉的小鸟,在夜色下的世界还能看见很多美好的事物呢!
  生:老师,文中的“我”还能看见小朋友在月光下跳舞。
  生:老师,文中的“我”还能看见小松鼠在月光下准备粮食过冬了。
  生:老师,文中的“我”还能看见小花猫逮老鼠。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啦!大家竟然很自然地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想在一起。这让我震惊了,兴奋了。第一,这是我在上课时意想不到学生的回答是那么精彩的。第二,更没想到的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的知识面会有这么丰富的,能把这一从生活中获取的知识合乎情理地和今天所学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而且是如此贴切,真实。我不禁为他的发言鼓起掌来。
  二、走出教材,开发资源
  开发资源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室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合计生活中需要弄清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地研究与创新,实现对教材二次开发。
  案2: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片段
  部编版教学《5.动物儿歌》一课时,上课开始,播放小动物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美丽、有趣的夏天。导入紧紧围绕文本,讲究艺术。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文本,善于发现,质疑问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读书探究的好奇心就在有疑问中产生了。于是,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有创新思维的欲望。借此,让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学生简直就是天才小诗人。他们编道:蜜蜂半空展翅飞;蜜蜂花丛采蜜忙;知了树上唱得欢(吱吱叫)……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从理解到模仿再到迁移、创造。
  三、创设情境,拓展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师要善于“开沟挖渠”,及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用之浇灌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得到培养和拓展。
  案例3: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19.棉花姑娘》《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片段。如,《19.棉花姑娘》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得到了更多的启示,我及时创造机会,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说,写写。学生纷纷举起手,有的说,小花猫跑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小花猫说:“对不起,我只会捉老鼠,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有的说,小A姐姐走来了。小B高兴地说:“姐姐,请你教我跳阿拉丁舞吧!”小A说:“对不起,我只会跳芭蕾舞,你还是请别人教你吧!”还有的说……学生从文中的小动物延伸到课外的小动物,再迁移到身边的亲朋好友。由此可见,学生就像小鸟一样勇敢地飞翔,寻找知识的宝库。再如:一年级下册《17、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资料,一幅幅不同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主动去探索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笔者设计了两次小练笔。先原文补充空白:小壁虎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是家校联动的中学生感恩意识的要求。本文通过联系实际家校联动中的感恩意识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及师长对自己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深刻明白感恩是爱的表达方式。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切实引入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端正思想价值的取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和掌握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对标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仍存在一些弱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对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由教育目的引发的,并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创建。笔者认为,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育人效果,需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真诚对待学生,积极融入“三小”(小游戏、小竞赛、小奖励)活动,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育人效果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共同进步是学生全面
【摘要】言语是我们生活中最本质的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言语教育本体地位。而要想真正实现“讲课文”向“学语文”的本真回归,我们就应从“语用”的角度来促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获得言说的方法和能力,让语用能力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下文中,笔者从“巧用插图”“巧仿语句”“巧学构思”“巧换角色”四个角度,分享自己在培养儿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我”这四种言语品质的课堂实践探索。  【关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法的转变,要求学生能开展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学习成为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对学生而言,小组学习促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助精神;对教师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英语教学;基本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要教会
【摘要】知識时代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阶思维是学习者适应知识时代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要求。小学生之所以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太过表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思维处在低阶层面。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一些名师课例以及笔者的思考,对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助力核心素养的养成,点亮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深度学习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已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并利用传统文化的因素,使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语文课堂,那么传统文化将是激发语文课堂活力的一泓清泉。如何才能找到切合学生实际的渗透渠道,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笔者作了以下的探讨。  一、追根求源,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每一个汉字的产生,都是
【摘要】区域活动是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发挥幼儿的特长,尊重幼儿的个性,区域活动中规则的制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区域活动能否有序的开展,在制定和推进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导入规则——执行规则——修改规则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区域活动;规则制定;规则推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的自主选择”, “要建立良好的常规,
【摘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顺利开展家庭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因此,作为家长应努力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以及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如何走好构建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呢?本文尝试运用教练式对话的沟通工具结合实例来谈一谈。  【关键词】教练式对话;良好亲子关系  家长和学生之间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是,今天的家长由于缺乏和学生沟通和处理情绪的技巧,觉得和学生无话可说;学生也不愿意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品德课(新版教程材《品德与法治》)作为小学实施德育工作的主要教学途径,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等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成长。理清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德育范畴的共性与区别,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对发挥铸魂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校德育;思想品德课;铸魂育人;实效  国家教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