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选做课堂习题的探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地理课堂习题的选做,可以起到教学上承前启后,使知识具象化,使学生乐学等作用。选做课堂习题要具有针对性,适时适量,难度适中,新颖多样,并做到及时反馈。
  [关键词]选做课堂习题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23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法。但时下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在一些地理课堂上出现了打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旗号,一味地把时间交给学生,做一道又一道习题,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难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习题选做,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选做适当的课堂习题,可以有效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尤其是在新高考模式和地理教学时间不断被压缩的当下,更有其现实意义。合理选做课堂习题,值得广大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一、课堂习题的作用
  (一)选做习题,承前启后
  通过选做课堂习题,架构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既可以复习回顾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引出新知,又可以学习巩固新知。所以说,习题选做,是对所学地理知识的一种巩固,一种拓展,一种延伸。因此,选做习题,可放在一节课的开始,导入新课;也可放在课中知识点的转承处,自然过渡;还可放在一节课的结尾,总结所学地理知识,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使地理教与学的进行连贯流畅,不显呆滞,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选做习题,知识具象
  对于高中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学生在学习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选做相应习题,使之具象化,可以对其加深理解,是掌握知识、形成相关知识体系的必要手段之一。 在具体选做中,选做每个习题都是一个个具体知识点的再学习和再巩固,采用习题选做的知识具象方法,就能在分解知识点以掌握原理规律上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选做习题,激趣乐学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堂地理好课也是如此。选择习题,穿插于课堂之中,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一反教师讲到底、灌满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规避学生视听疲劳感的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地理课堂变得灵动,有韵律感,也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
  (四)选做习题,巩固反馈
  选做习题是理解消化和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做适宜的地理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结合习题对前面的认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成为课堂教学的补救措施之一。
  (五)选做习题,教学示范
  选做习题,教师并非把宝贵的教学时间交给学生,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盲目地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可调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出习题所体现的主要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揭示习题的解题规律和体现的地理思想,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方法。
  (六)选做习题,提能升养
  解决地理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习题所提供的问题,需要学生有效地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探究,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比较、推理以及表达等诸能力。通过习题选做,也给予学生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选做地理习题是学生再学习的一个过程,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提高能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选做课堂习题的要求和做法
  (一)选做课堂习题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习题选做是师生互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习题选择或设计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师生互动的效果,甚至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课堂习题的选择或设计要紧扣地理新课程标准、考纲、考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任务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地理水准相适宜,要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切忌盲目性。通过选做课堂习题,在学生对教材的认知过程中,使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方法得到有针对性的巩固,切中“要害”,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目的,确保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二)选做课堂习题要适时、适量、难度适中
  选做课堂习题服务于地理课堂教学,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解题基本方法、规律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节奏和过程等穿插其间,因此要适时。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课堂习题的选做要适量,重在“选”字上下工夫,不应该奉行“拿来主义”,未经筛选
  地盲目让学生去做大量习题,搞题海战术。要精选,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还应在做题过程中,注重思维发展,让学生弄清楚各类题目所涉及的地理知识以及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避免费时耗神。同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选做课堂习题,避免难度过低,缺乏必备的“含金量”,难以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避免起点过高,难度过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选题难度要适中,对于难度大的习题,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有一定梯度的多个小问题,使之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层次性,做到难易适当,利于学生“步步登高”,树立解题的信心。
  (三)选做课堂习题要新颖、多样
  地理课堂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中学地理教科书中就有大量知识涉及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还有许多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及全世界都关注的人口、资源、经济、自然灾害等社会热点问题。若在准确解读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地理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将身边的地理适当引入课堂,将丰富的人类生产、生活素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创编新颖的课堂习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以致用,强化自身地理学习的需要。同时,选做新颖的课堂习题并不排斥常规习题、典型习题,因为这些习题对接纳地理新知识的学生来说仍具新鲜感。但,最好与时俱进,对旧题进行“包装”,使之有所“变脸”,呈现知识的价值,这样学生就能学得活泼生动、积极主动。
  (四)选做课堂习题要及时反馈
  课堂习题选做是师生双方有效信息传递的过程之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评价,不仅限于对与错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的方法和过程等都应是教师的点评内容。学生在获得学习自我评价的同时,也从他人处获得评价,从而知晓自己的学情,满足自己学习的心理需求。教师要分析做题过程中暴露出的教学弱点和不足,以及学生知识掌握不佳、审题不细、表达不清、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地把需要重现、强化、纠错等信息再反馈给学生,调控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补偿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处在一个转型期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很多弊病,需要改革和创新,但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知识的教授还是要最终落脚于学生的学习提高上。习题作为知识的具体学习和巩固载体之一,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进行选做,尽最大可能地把具体知识的学习与融会贯通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样地理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敏捷性得以体现,从而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科学 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思维的切人点,进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培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探索个性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In the context of the
[摘要]要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学习差异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多样化的课堂设计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提升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0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中学地理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逐步在提高,中学地理测试题的表述也开始趋向抽象性和逻辑性,尤其是地理高考题最为明显,而问题表征是解决问
简述呼玛河流域1991年6月暴雨成因、洪水的特征及造成的灾害.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探讨了不设置鼻坎的钢筋面网溢流堆石坝水流流态转换规律及其转换条件;提出了现有渠道堆石坝可不设置鼻坎即能形成面流衔接的水流方式,具有节省投资和减轻
分析了三江平原发展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生产,以稻治涝是三江平原低产田改造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