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j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科学教学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敏捷性得以体现,从而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科学 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
  初中科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根本目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思维的切人点,进行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创造性和敏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高效科学课堂。
  一、理清个性与共性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初中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应让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挖掘共性的同时进行个性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代代相传的生命》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学习“新生命的诞生”,解答学生从小就有的疑问——“我从哪里来?”,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同时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接下来,在教学动物、植物、细菌与真菌的生殖与繁殖时,教师可让学生主动找出它们与人类生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认识到动植物生命传递的个性与共性。在整章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的总结发现为主,用比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系统性,也能让学生在纵横联系中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如动物生命周期中的青蛙、蚕、蝗虫,植物生长中的菜豆、玉米等,这样才能体现出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而使学习更加丰富。
  二、开拓解决问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头脑灵活、求异、求变的特点,他们不墨守成规,能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这是科学探究必备的品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与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八年級下册《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时,教师可利用电视剧中检查人是否死亡的方法:将手放在鼻前,没有呼吸则说明已经死了,由此指出呼吸是生命的标志,生物只要活着就要不停地呼吸。接着,教师可以用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对呼出气体和吸人气体进行比较,从而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教师可由此及彼,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什么?教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来解决,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大胆放手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越走越宽。
  三、强化知识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正所谓“熟能生巧”,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思维,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能够培养学生限时完成任务的能力,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作业:将一根新鲜枝条削成斜面,放入盛有红墨水的杯子中,然后放到阳台上。在教学新课时,让学生将枝条带来,把茎横切几段,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茎的木质部变成了红色,且由基部到顶端红色越来越浅,由此得出水分、无机盐是在根、茎、叶的导管中自下而上运输。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也让教学的开展水到渠成。在接下来的探究中,教师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必要时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学生自主发现茎的分类和茎的结构,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历程,激发了保护植物的情感。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限时实践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为什么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树会逐渐死亡,这是为什么?限时实践作业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验、探究验证等方式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在学习与探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以提升,综合素质得以发展。而科学课堂在思维活动的引领下展现出勃勃生机,从而打造了高效的科学课堂。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探讨互联网的教学,不仅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 互联网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108  如何使青少年健康、科学、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己普遍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因此
“虚拟”冲击波———席卷当今西方企业的虚拟化浪潮●刘志伟近年来,西方企业界的管理新策略层出不穷,从柔性制造到企业重建,从团队理论到扁平组织,各种新方法、新模式竞相亮相,掀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运作和演化杨达探寻一个既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又适合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小环境的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是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操作中必
针对基层人民银行开展集中采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摘要]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正视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关键词]差异 分层作业 评价[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30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学生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的重要形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很长时间以来都采用统一布置、统一收阅、统一批改
[摘要]核心概念的教学是学科教学不可忽略的部分。为了让核心概念教学助力生物教学,实现飞跃,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好生物核心概念,着重从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发现概念及借助概念图构建知识体系三方面对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核心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22  新课程标准明确对生物的核心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程的实施主体是众多的一线政治教师,而课程的对象则是一个个心理日益成熟、人格亟待完善的青少年学生。作为一门集思想性与知识性特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阶段。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仅仅为学生提供了最常规的训练模式,比如短跑、中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最普通的训练种类,这些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要想真正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还需要融入一些拓展训练,因为拓展训练更符合初中生的身体发展需要与心理素质发展需要。为此,将从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入手,分析初中体育
“面加水”的效应──分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抓技改促发展纪实本刊特约记者彭少敏在新余市的国有企业中,分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象一颗新星横空出世。1991年以来的四年间,这个公司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