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背景: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一职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高危工作,教师也因一些个别现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舆论不会指责出事的某某人、某某事,而是以点概面,打击一片。
其实,家庭教育职责等同于学校教育,往往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所学校教育教学怎样?可从未听到有人评价这个家的家庭教育如何,当发生各种不幸时,社会及有关部门都会把矛头指向学校、指向老师。那么,学校有责任,家长就没有责任吗?今天我想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家长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要么娇纵,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有的家长又过于严厉,孩子心生畏惧感,从而性格扭曲、孤僻、内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从纵性格,遇事没有主见,过于依赖家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呢?首先得看这个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家庭教育的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决定了他们运用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孩子成长在是否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中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这个家庭是和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的,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则是开朗、阳光、活泼,如果这个家庭整天处于争吵、打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是专横独断,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在长期这样的氛围的熏陶下,则是内向、孤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和老师的教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多一些引导,在问题出现时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责备、推委,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在孩子身上,要不就是选择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很少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在孩子的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是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经常这样反思,孩子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除了心痛,还有遗憾!这种放任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的道理真是最要不得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失败的。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呢?有一名新转来的同学,刚开始不写课堂作业,更不写家庭作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请来了家长,家长积极配合,询问老师解决这件事的方法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这一缺点,由于这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在课堂上,找一名成绩好的,学习有自觉性的孩子当他的同桌,并监督他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只要孩子一回家,父母就停下手中所有的事,专门陪着孩子写作业,并经常打电话与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因为孩子厌学,学习吃力,才会导致作业拖拉,为此老师建议孩子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多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父母多陪孩子利用周末去郊游,多做一些亲子游戏,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渐渐地孩子变了,不拖拉作业,变得爱说话了,爱与人交流,也爱学习了,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可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该例家庭教育是成功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家庭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家长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有一个远期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首先家长要诚实,一但孩子犯错,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推诿,找借口为自己的孩子开脱,其次是家长要明白自己的具体责任,如协助孩子学好文化知识是自己的责任之一,面對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有困难有阻力时,家长不可产生懈怠情绪,不可因其难度,而全部推给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上孤军奋战,家长也不可因学习的艰巨性,而对孩子产生纵容心理,你要明白这是他人生的必修课,能吃苦中苦,才能方位人上人,在你无力改变中国教育的前提下,你就只有选择接受,和孩子并肩作战,成为他学习上的盟友,家长还有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二,那就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培养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美国为什么发达,无论是总统还是平民,告诉孩子一个真谛:一切靠自己劳动所得,而中国父母告诉孩子则是一切为你准备好,不同的家庭教育观,造就了不同的两代人,前者须靠自己努力,而后者则尽情享受,父母辛苦的积攒,毫无愧疚地做作光荣的啃老族,当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怕吃苦,没有担当时,请不要责怪你的孩子,因为这一切源于你,一切源于你的家庭教育!
二、家长应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上态度保持一致。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要传授人,白天和老师在一起,面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老师除了及时给予解决,还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反映这一情况,家长则耐心听取老师的想法,而不是觉得老师在针对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纵容,或只相信自己孩子的话,怀疑老师所说的真实性,并应和老师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共同解决,这样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老师和家长都这样认为问题的严重性,那一定很严重,必须改,从思想上就会引起重视,行为上就会自觉地加以改正!
三、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张有弛,既要有”精彩极了”,也要有“糟糕透了”,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不犯错是朋友,犯错时是严父,家庭生活杂乱而繁重,夫妻生活难免一帆风顺,无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么不顺,则不能把情绪迁怒于孩子,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虽小却是敏感的,你们的争吵会引起他小小心灵的恐慌,他的害怕与担心,是你们身为父母不能体会的,小小的心灵,小小的肩膀不能让他承受太多太多他本不该承受的东西,家庭和睦,父母恩爱,对子女的爱如朋友、如严父,孩子在这样的氛围 中怎能不快乐,不健康!
总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坚强的基石,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在同一目标上,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学教育的效率才能事半功倍!
背景: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一职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高危工作,教师也因一些个别现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社会舆论不会指责出事的某某人、某某事,而是以点概面,打击一片。
其实,家庭教育职责等同于学校教育,往往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所学校教育教学怎样?可从未听到有人评价这个家的家庭教育如何,当发生各种不幸时,社会及有关部门都会把矛头指向学校、指向老师。那么,学校有责任,家长就没有责任吗?今天我想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家长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要么娇纵,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有的家长又过于严厉,孩子心生畏惧感,从而性格扭曲、孤僻、内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从纵性格,遇事没有主见,过于依赖家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呢?首先得看这个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家庭教育的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对社会的认知态度,决定了他们运用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孩子成长在是否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中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这个家庭是和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的,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则是开朗、阳光、活泼,如果这个家庭整天处于争吵、打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是专横独断,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在长期这样的氛围的熏陶下,则是内向、孤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和老师的教育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多一些引导,在问题出现时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责备、推委,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在孩子身上,要不就是选择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很少静下心来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在孩子的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是否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经常这样反思,孩子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除了心痛,还有遗憾!这种放任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的道理真是最要不得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失败的。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呢?有一名新转来的同学,刚开始不写课堂作业,更不写家庭作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请来了家长,家长积极配合,询问老师解决这件事的方法后,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这一缺点,由于这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在课堂上,找一名成绩好的,学习有自觉性的孩子当他的同桌,并监督他每天必须完成当天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只要孩子一回家,父母就停下手中所有的事,专门陪着孩子写作业,并经常打电话与老师沟通,询问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因为孩子厌学,学习吃力,才会导致作业拖拉,为此老师建议孩子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多阅读一些有趣的书籍,父母多陪孩子利用周末去郊游,多做一些亲子游戏,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渐渐地孩子变了,不拖拉作业,变得爱说话了,爱与人交流,也爱学习了,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可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该例家庭教育是成功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家庭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家长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有一个远期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实的人,首先家长要诚实,一但孩子犯错,要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推诿,找借口为自己的孩子开脱,其次是家长要明白自己的具体责任,如协助孩子学好文化知识是自己的责任之一,面對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有困难有阻力时,家长不可产生懈怠情绪,不可因其难度,而全部推给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上孤军奋战,家长也不可因学习的艰巨性,而对孩子产生纵容心理,你要明白这是他人生的必修课,能吃苦中苦,才能方位人上人,在你无力改变中国教育的前提下,你就只有选择接受,和孩子并肩作战,成为他学习上的盟友,家长还有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二,那就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培养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美国为什么发达,无论是总统还是平民,告诉孩子一个真谛:一切靠自己劳动所得,而中国父母告诉孩子则是一切为你准备好,不同的家庭教育观,造就了不同的两代人,前者须靠自己努力,而后者则尽情享受,父母辛苦的积攒,毫无愧疚地做作光荣的啃老族,当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怕吃苦,没有担当时,请不要责怪你的孩子,因为这一切源于你,一切源于你的家庭教育!
二、家长应与教师在教育孩子上态度保持一致。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是孩子学习知识的主要传授人,白天和老师在一起,面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老师除了及时给予解决,还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反映这一情况,家长则耐心听取老师的想法,而不是觉得老师在针对他,也不是一味的偏袒、纵容,或只相信自己孩子的话,怀疑老师所说的真实性,并应和老师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共同解决,这样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老师和家长都这样认为问题的严重性,那一定很严重,必须改,从思想上就会引起重视,行为上就会自觉地加以改正!
三、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有张有弛,既要有”精彩极了”,也要有“糟糕透了”,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不犯错是朋友,犯错时是严父,家庭生活杂乱而繁重,夫妻生活难免一帆风顺,无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么不顺,则不能把情绪迁怒于孩子,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虽小却是敏感的,你们的争吵会引起他小小心灵的恐慌,他的害怕与担心,是你们身为父母不能体会的,小小的心灵,小小的肩膀不能让他承受太多太多他本不该承受的东西,家庭和睦,父母恩爱,对子女的爱如朋友、如严父,孩子在这样的氛围 中怎能不快乐,不健康!
总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坚强的基石,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建立在同一目标上,那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小学教育的效率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