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老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凝聚师生关系至关重要。这是每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正确对待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中的惩戒艺术
我认为加强班级管理难免要使用惩戒,但是惩戒能否作为有效的管理、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避免负面效应,完全取决于使用者能否巧妙地掌握惩戒艺术。所谓惩戒艺术,简单地说,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惩戒手段,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或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归纳起来就是“弄清原因,看明对象,找准时机,把好分寸。”
“弄清原因”,就是某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可听风就是雨,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惩罚,而是首先冷静地进行调查了解,弄清错误的原委,根据错误的大小、后果,决定是否给予惩罚或者给予什么样的惩罚,这样才能使受惩罚者心悦诚服,主动改正错误,同时也能使其他同学从中受到相应的教育,避免类似错误再度发生。特别是学生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一定要做到冷静对待,不可操之过急。这就叫“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在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而是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对当事双方的说服教育,使他们自己对问题本身有了基本正确认识之后,再做结论和处理,使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冷处理”不等于不处理或者久拖不决,这就需要“弄清原因”“看明对象”“找准时机”“把好分寸”抓紧处理。
“看明对象”就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惩罚手段和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因人施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定要了如指掌;二是要尽量让所有学生感到比较公平、公正。
“找准时机”,是指实施惩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场合,切忌随意随时地进行,方可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有些问题很清楚明了,当场施罚更有教育意义,做出“热处理”的效果更好,就不要久拖;而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一时又难以做出处理决定的就要进行认真地调查了解,不能急于了断,“冷处理”可能更妥当。总之一句话,打铁要看火候。
“把好分寸”是指要严格把握好惩罚的轻重尺度,不宜过轻或过重。过轻,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过重,则易导致受罚学生内心不服,适得其反,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后果。
二、充分发挥校纪班规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一个国家要有法律法规;一个单位要有规章制度;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正常运作也必须有一定的保障制度,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也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作保证,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规范。在班级管理中,就应该充分运用校纪班规这一手段,以实现其规范育人的目的。校纪班规一旦制定,不仅要张贴在教室里,讲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領会校纪班规精神,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校纪班规的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制约作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充分调动班主任和班干部两个积极性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句古训。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老师首先不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老师必须身体力行,紧紧抓住班级管理“关心、服务、领导”六个字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另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助手作用,经常教育班干部在班级纪律、学习、义务劳动等方面发扬先锋模范作用,起表率带头作用,成为班级的学习榜样,赶超目标,使班级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从而促进班级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一、班级管理中的惩戒艺术
我认为加强班级管理难免要使用惩戒,但是惩戒能否作为有效的管理、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避免负面效应,完全取决于使用者能否巧妙地掌握惩戒艺术。所谓惩戒艺术,简单地说,就是创造性地运用惩戒手段,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或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归纳起来就是“弄清原因,看明对象,找准时机,把好分寸。”
“弄清原因”,就是某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不可听风就是雨,不分青红皂白横加惩罚,而是首先冷静地进行调查了解,弄清错误的原委,根据错误的大小、后果,决定是否给予惩罚或者给予什么样的惩罚,这样才能使受惩罚者心悦诚服,主动改正错误,同时也能使其他同学从中受到相应的教育,避免类似错误再度发生。特别是学生中发生的突发事件一定要做到冷静对待,不可操之过急。这就叫“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在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而是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对当事双方的说服教育,使他们自己对问题本身有了基本正确认识之后,再做结论和处理,使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冷处理”不等于不处理或者久拖不决,这就需要“弄清原因”“看明对象”“找准时机”“把好分寸”抓紧处理。
“看明对象”就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惩罚手段和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因人施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一定要了如指掌;二是要尽量让所有学生感到比较公平、公正。
“找准时机”,是指实施惩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当的场合,切忌随意随时地进行,方可取得最佳的效果。也就是说,有些问题很清楚明了,当场施罚更有教育意义,做出“热处理”的效果更好,就不要久拖;而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一时又难以做出处理决定的就要进行认真地调查了解,不能急于了断,“冷处理”可能更妥当。总之一句话,打铁要看火候。
“把好分寸”是指要严格把握好惩罚的轻重尺度,不宜过轻或过重。过轻,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过重,则易导致受罚学生内心不服,适得其反,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后果。
二、充分发挥校纪班规的作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一个国家要有法律法规;一个单位要有规章制度;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正常运作也必须有一定的保障制度,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也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作保证,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规范。在班级管理中,就应该充分运用校纪班规这一手段,以实现其规范育人的目的。校纪班规一旦制定,不仅要张贴在教室里,讲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領会校纪班规精神,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校纪班规的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制约作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自觉遵纪守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充分调动班主任和班干部两个积极性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句古训。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老师首先不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老师必须身体力行,紧紧抓住班级管理“关心、服务、领导”六个字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另外,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助手作用,经常教育班干部在班级纪律、学习、义务劳动等方面发扬先锋模范作用,起表率带头作用,成为班级的学习榜样,赶超目标,使班级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从而促进班级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