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合作——城市家校合作的新范式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压力,家长们希望能为孩子的成长加把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目标使得一些家长聚在了一起,他们组成“亲友团”,发挥集体的智慧,共享彼此的资源,提供各自便利,共谋育子良方,这便是家家合作。它摆脱了家庭“孤军奋战”的局面,是家长“抱团”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家校合作的新发展,是德育工作的新视阈。
  一、家家合作的涵义
  它是家庭之间建立的一种以教育孩子为中心,在提高成绩、人格培养、价值观塑造,才艺拓展等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是家校合作的延伸和拓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 以在校形成的良好同学关系为基础,带动家庭间的联系和交流。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在校外继续联系,或讨论学习问题,或聊天闲侃,或周末进行户外活动等。孩子间的联系,也带动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孩子更好地成长的共同目标促进了家长间的联系,他们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想着如何合力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等。这是一种自然生成的合作,它可以不受彼此居住距离的远近等因素的影响,是目前家家合作的主要原因。
  2. 由老师帮助搭建的家庭间的互助合作关系。老师根据现在划学区招生的实际,把居住在同一社区、相邻楼盘、上下楼层的同学编成学习小组,鼓励同学间探讨合作,互帮互教。这是利用地理上的天然便利,按照“就近原则”建立起来的互助合作。老师也可以为彼此居住较远的同学和家长牵线搭桥。此外,有一些家长是同事、朋友、亲戚关系,或经人介绍而彼此认识,他们群策群力,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家家互助合作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可以交叉和重叠,特别是来自同一小区且关系比较好的同学的家庭间的合作最为普遍。
  二、家家合作的重要意义
  1. 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倾力合作中结成好邻居。也许相邻而居的同学家长之前只是点头之交,也许居住较远的家长彼此没什么来往,但共同关注的孩子教育的话题促使他们时不时地沟通联系。很多独生子女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伙伴欢度闲暇时光,一些家长期望孩子能发展全面一些,他们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经验,推荐好的补习机构,拼车接送孩子上学,照顾父母临时出差的孩子等,家长们共享彼此所掌握的资源,合力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间的互助合作,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呵护了亲子关系,节约了教育成本。随着交流的增多,家长间的关系得到深化,双方逐渐成为好邻居,甚至是好朋友。
  2. 学生们在泛舟学海的合作探究中成为好学伴。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可以交流切磋,在家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甚至可以到同学家一起做作业,把学校里合作探究的学风延伸到家庭,学习好的同学之间竞争比拼,成绩好的同学帮扶成绩弱的同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之间相互砥砺等,在不同层级的同学之间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通过生生合作,建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互助的意识、团队的精神,生成同伴互助的学习文化。同学间的关系在这种校外的互助合作中得到升华,成为真正的好学伴、好同学。
  3. 朋辈间在闲暇的交往互动中成为好朋友。在课外,他们可以约着一起发展共同的兴趣,譬如一起打篮球、逛商场、看展览等;倾诉彼此“成长的烦恼”,譬如学习压力大、被人误会、父母未经允许就进自己房间等;交流个人的未来梦想,当企业家、做宇航员、到边疆支教等;议论班里的某个男生女生,关注时尚脉动,评论社会时事等。年龄相近的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圈子”亦即朋辈群体,因为知根知底,消解了家长对孩子交上坏朋友的安全方面的担心,也可以让很多独生子女避免孤独,因此家长支持这种“就近原则式”的交友。这样,同学间逐渐成了好玩伴、好朋友。
  三、影响家家合作的原因分析
  1. 利益的失衡。一般的家长都希望与水平相当或是高于自己孩子的其他家长交流,愿意与自己孩子有互补作用的其他同学家长合作,让自己的孩子能见贤思齐,“近朱者赤”,而不大愿意与低于自己孩子层级的同学家长合作。这就是说,家长间的合作要互惠互利,单纯的付出或收获的关系是不能维系长久的。当然,也有一些热心肠的同学和开明的家长,他们很乐意无私帮助其他同学。
  2. 早恋的预防。有些家长担心男女同学交往过密,会导致早恋等问题,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家长对此事很敏感,有些女生的家长不支持孩子与男生互助合作,有时即便是双方同学很真诚地互帮互教,但是由于家长严密的监视,使他们感觉不被信任,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使得合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3. 效果的质疑。有些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会做某些题,但是不会讲解,或者讲不清楚,没有老师讲解得那么通透,因此他们认为学生间的帮教的效果不大。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好就行了,没必要合作了。有些家长认为和老师沟通交流就行了。也有些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与其他家长合作交流等,家长缺乏合作的认知。
  4. 引导的缺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协调者,更是家家合作的推动者。他们重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注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有老师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校内的工作,家家合作是家长们自己的事情,学生尤其是居住较近的同学和家庭可以自由组合、自发合作,这种思维导致家家合作出现引导缺位。
  四、推动家家合作的现实路径
  1. 学校要做好思想动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做好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家家互助合作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塑造良好品格、培养团队精神、拓展才艺特长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也能节约教育成本,分担家长压力等。教育家长认清当前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脉动,要不断开阔教育思维,积极开展家长间的互动交流,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凝聚智慧,整合力量,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进行“集体作战”,增强家家合作的主动性,谱写合力育人新篇章。
  2. 老师要做好统筹协调。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信息,他们可以综合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居住小区、家长情况等因素,为同学和家长牵线搭桥,优化组合,建立互帮互教互补的合作关系。现在的学生入学一般按照居住地划学区招生,所以同年级或同班的同学基本上来自临近的区域,方便联系,具有合作的天然便利。老师可以把他们编成学习小组,跟踪小组的合作绩效,制定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和“互助学习先进分子”等激励措施,让家长帮助跟进和监督,为孩子们校外的同伴互助创造条件,同时也及时向家长们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和变化,实现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良性互动,把家家互助落到实处。
  3. 家长要积极主动。城市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要认识到孩子需要伙伴去欢度闲暇时光,需要在同伴互助中培养团队精神,需要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会感恩等。一些家长工作很忙,需要教育智慧火花的碰撞,需要成功经验的分享;一些家长希望能与其他家长共商孩子面临的相同问题,以求集思广益,找到解决之策等。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顺应目前竞争与合作的时代趋势,积极与其他家长加强沟通,扎实推进家家互动,升华家校合作的内涵,协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提高花粉管通道法对大白菜转化率的途径。[方法]以大白菜品种03号和玉青的花粉为材料,对其萌发的缓冲液和超声波处理的各参数进行筛选。[结果]大白菜花粉萌发的最
【案例介绍】  爱笑的男孩小建失去了母亲。听说他母亲去得异常惨烈:与丈夫吵架,冲出马路,被迎面而来的大货车撞飞。肇事货车非但没停下,反而加大油门拼命逃窜,丧心病狂地再次碾过小建母亲的身躯,可怜的她身首异处。后面追赶的丈夫目眦欲裂,却毫无办法。第二天我赫然看见小建好端端地坐在教室里。奇怪的是发生如此不幸,他竟像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并且还大声跟同学说笑,一点看不出悲伤的样子,让人惊异不已。  【案
教室里举手的渐渐多了起来,但还是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小手如林”的理想境界。是问题太难?还是学生不愿意思考?本来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现在却成了等待学生举手的安逸教学行为。我的目光在四处游弋,是寻找?是鼓励?是威逼?……我有些说不清,教室里还是有几个人没有举手,这样沉默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我也实在没有耐心等待下去了。  最终,我的目光落到了优等生刘晓雅身上,但是刘晓雅就是一直坐在那儿,这也是她一贯
两种或多种导电体在它们的接点处都存在接触电阻,且接触电阻的阻值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取决于多种因素——机械接触压力、接触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接触面光洁度、接触面积等.通常情况下,这种阻值的增加是非线性的, 因此接触电阻分析起来比较零乱,解释也较为困难.  如图1,S是电路中的一个开关,当其闭合后,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为RC,则从图可得:  VL= ·E= ·E  因为接触电阻Rc很小, <1,用幂级数
研究目的: (1)描述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 (2)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3)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在
高考文综政、史、地三科合卷,政治题量大幅减少,主观题以限定型为主,一道题至少涉及两个模块。这就要求政治复习把握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注重整体结构。我们在文科班的备考复习中运用“多元一体”互动复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多元一体”互动复习模式的“元”是指概念,“多元”即单元的多个主要概念;“一体”指形成统一整体,包括知识一体(把知识按其内在逻辑梳理成统一整体)、知识与实际一体(把知识与现实生活和时政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从学习的观点来看,信息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它离开短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时候,这个过程就是编码”。编码过程直接影响着信息加工水平和记忆质量;编码方式对信息的贮存和提取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的记忆编码策略对学生生物学成绩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那么,怎样的记忆编码策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编码主要有两种策略:维持性复述和精致性复述策略。  一、维持性复述策略  主要是机械复述,即对要记住的信
课堂学生提问是一个常议常新却在教学实践中屡次搁浅的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论是对于学生目前知识的掌握,抑或是对于今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学生提问的重要作用都不容置疑。然而,纵观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课堂学生提问少之又少,甚至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据一项关于小学师生课堂言语行为的调查显示,课堂学生提问在师生言语行为的百分比中不到1%。提问仍旧是教师的专利,学生没有或很少
我办了一份班级的作文周报,有三年了,孩子们都很喜欢。记得那次,周报刚发下去没多会儿,一个叫金成的孩子就急匆匆地跑到我办公室,说:“老师,我的作文周报不见了。”我说:“怎么不见的啊?”他顿了一下,说:“让风吹走了。”我开了个玩笑:“既然是风吹走的,那你找风去啊,来我这儿干嘛?”他愣了一下,没话可说,回去了。  上课时,我走进教室,拈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叫学生说说诗句
如果非要说教育有什么目的的话,那无非就是培养一个个优秀的人。而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充分、个性发展上又如何作为呢?路径是多元的,措施也是多样的,但有一条路,就是“对优秀的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于是“培优”成为了人们对此路径的外在口号与实践。培优的出发点就是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让真正有某方面潜赋的孩子的禀赋得到充分发挥。但这种培优的前提是否是变成了一种对优秀的诊断,却忘记了增值总体基数?在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