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规律,根据成人语文分层教学理论依据,分析了分层教学时应注意事项,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成人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成人语文;分层教学;认知差异;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成人语文教学中如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问题、应用问题和专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中,分层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情况、教学要求等来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应用型、技能型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区别于专业化、理论化的全日制专业教育的特殊教学模式,它适合学生需要、符合成人学生特点的、适应学科和专业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由于分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员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学员和教材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最终使得成人语文教学得到优化。
一、成人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因材施教理论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是早在两千年前孔子所持的教育思想,这也就等同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其中就体现出在教育上要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差异进行分别教育,使得学生得到合理发展。在目前的成人语文教学看来,不仅语言水平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心理和个性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更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来改变教学方式。因此,在成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特征类似的学生归类到一个层次当中,在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同时,又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理论。
2 合作学习理论
兰凯斯特和贝尔在英国创立合作学习理论,所谓的合作学习理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交予学生共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讨论、协商来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合作学习理论起初是指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并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讨论来进行学习活动。随之不断发展,后来就有学者主张将相同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共同相处在同一的环境中,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便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同组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同样也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提出,他主张在不能因为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发和启动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来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方法不仅效果不佳,甚至针对一部分学生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根据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套适合他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提升自己。
二、成人语文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1 要符合大纲要求,符合教学要求
成人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具备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及教学实施等都要根据成人业务学习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解决其基础问题、专业问题和应用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来制定,要让所有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标准。
2 应符合学生现状
在成年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现是常见且最普遍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分层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基础也就是将学生的差异与学生层次进行划分。
3 应符合社会要求和学生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这就促使成人教育要朝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实际需要,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希望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自己职业能力。因此,在成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要求和社会所需来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选择教材,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满足学生整体需求的同时又要兼顾到个体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需、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级,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用合适的教材、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差别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的文化水平都能够提高,满足其需求。
4 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和要求,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级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级、差别教学。可以分为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进行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分组教学为辅是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的总原则。通常情况,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共性问题;采用分组教学来解决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教师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的教学,主要对其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重点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教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的教学,主要以辅导为主,指引其学习。
参考文献
[1] 潘勇,分层教学在电大类成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22).
[2]欧阳铮,大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3]林梅,尹艳,冒锐,语文多层教学的理论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3).
[4]陈秀丽,高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
【关键词】成人语文;分层教学;认知差异;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成人语文教学中如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基础问题、应用问题和专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中,分层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情况、教学要求等来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应用型、技能型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区别于专业化、理论化的全日制专业教育的特殊教学模式,它适合学生需要、符合成人学生特点的、适应学科和专业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由于分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员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学员和教材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最终使得成人语文教学得到优化。
一、成人语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因材施教理论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是早在两千年前孔子所持的教育思想,这也就等同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其中就体现出在教育上要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差异进行分别教育,使得学生得到合理发展。在目前的成人语文教学看来,不仅语言水平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心理和个性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然而,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更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来改变教学方式。因此,在成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特征类似的学生归类到一个层次当中,在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同时,又能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因材施教理论。
2 合作学习理论
兰凯斯特和贝尔在英国创立合作学习理论,所谓的合作学习理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组的形式,交予学生共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讨论、协商来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是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合作学习理论起初是指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并通过相互合作、相互讨论来进行学习活动。随之不断发展,后来就有学者主张将相同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共同相处在同一的环境中,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便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同组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同样也要对别人的学习负责,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提出,他主张在不能因为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发和启动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如果用统一的教学标准来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方法不仅效果不佳,甚至针对一部分学生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根据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教学标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套适合他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提升自己。
二、成人语文分层教学注意事项
1 要符合大纲要求,符合教学要求
成人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具备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用技能,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及教学实施等都要根据成人业务学习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解决其基础问题、专业问题和应用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来制定,要让所有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标准。
2 应符合学生现状
在成年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现是常见且最普遍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分层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个性、学习特点,找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客观基础也就是将学生的差异与学生层次进行划分。
3 应符合社会要求和学生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这就促使成人教育要朝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实际需要,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希望通过语文学习来提高自己职业能力。因此,在成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要求和社会所需来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选择教材,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满足学生整体需求的同时又要兼顾到个体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需、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等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级,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用合适的教材、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差别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的文化水平都能够提高,满足其需求。
4 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和要求,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级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级、差别教学。可以分为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进行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分组教学为辅是语文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是“教材、进度、课时数、教学手段及教学活动形式等方面基本统一”的总原则。通常情况,采用班级教学解决共性问题;采用分组教学来解决不同层次个性的问题。教师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的教学,主要对其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重点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教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的教学,主要以辅导为主,指引其学习。
参考文献
[1] 潘勇,分层教学在电大类成人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22).
[2]欧阳铮,大学语文分层教学初探[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3]林梅,尹艳,冒锐,语文多层教学的理论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3).
[4]陈秀丽,高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