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人格,你中招了吗?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型人格会导致生理肥胖
  肥胖型人格是指能够导致肥胖形成的人格因素。研究表明身体上的肥胖不一定就是暴饮暴食所造成的,心理上的“肥胖”也可导致生理上的肥胖。
  譬如,一些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靠吃东西来发泄,或者暴饮暴食,这种现象多见于女性。还有人因为心理问题常常失眠,而又在失眠的时候容易吃东西,这样长久下去,这些人就很容易长胖。
  性格敏感冲动易变胖
  最新的研究表明:那些比较冲动的人,具有高神经质和低责任感的人更容易变成胖子。一个人做事的冲动程度将很大程度上预言他将来的肥胖程度。有这些人格特质的人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更容易屈服,而保持一个好的身材需要健康的饮食和持续的运动,这都需要坚持和克制,但具有高冲动性人格的人却很难做到。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变胖,但是容易冲动的人更容易迷醉于暴食和酒精,这也使得他们的体重飞快增长。
  四类性格是肥胖高危群体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学术期刊有文章指出,有四类性格的人会特别容易变胖:
  1.猫头鹰人格。晚睡的人通常会令“瘦体素”下降,于是会增进食欲,尤其是爱吃高卡路里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专家认为这一类人应当从下午开始便不喝咖啡,而且晚上过了九时一定不可进食。
  2.完美主义者。这种人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体重经常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所以反而常常不能够保持体重达标;精神科医生更发现,饮食失调症很多时候都跟病人不断要求完美有关。应付这种性格的方法是不要制定“目标”而制定对自己的“每周要求”,如:不要求自己减十五磅,转而要求自己每星期做四次有氧运动。
  3.乐善好施者。有研究发现原来有强烈同理心及热心助人的人,往往由于容易感受到别人的不快,故亦很容易通过进食舒缓情绪。解决方法不是不要帮助别人,而是当不开心的时候,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以避免吃零食。
  4.压力爱好者。喜欢与人相争,很容易分泌大量皮质醇而变胖。专家指出,要求这一类人减少好胜心的难度甚高,倒不如要求在他们在成功与胜利后,切戒以饱餐一顿来奖励自己。
  “用心”改变可减10公斤
  专家发现,拥有这些“肥胖人格”中最胖的一成人,会较同一类人当中“身体体重指数”最小的那一成人平均相差二十四磅,换言之,即使你拥有“肥胖人格”,你只要用心改变性格上的缺陷,可以减轻体重约十公斤。
其他文献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盘结下体验失落的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Elfriede Jelinek,1946-) 是当代德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她因“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
本文论述曹植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抒情方式,及其对魏晋南朝重要诗人阮籍、陆机、谢灵运的影响,从而论及这些诗人在诗歌情感性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加上前言,共有五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全国,引发了无数喜爱美食的“吃货”们的追捧,被奉为吃遍全国的圭臬。吃货,是泛指特别能吃、特别爱吃的人。现如今,自称为吃货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网友总结吃货的人生就如一辆火车,每天都在“逛吃……逛吃……”形象至极。  但在“吃货”这个可爱称谓的背后,隐约折射出“吃上瘾”的症状:明明三餐不缺,为何还如此的嘴馋?许多人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手,只要稍微闲暇
本文对苏童小说的文化心理进行了探讨。文章主体分为两个部分: 上篇把苏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典型心理过程作为作品解读的线索,深入剖析人物心理和创作心理,对作品中逃亡者
省试诗是唐代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产物,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学样式。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来灌输国家意志,而考生在迎合朝廷需要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