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解构中的“诗意”书写——耶利内克的小说创作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t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Elfriede Jelinek,1946-) 是当代德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她因“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国外,尤其是在德语文学圈内,对耶利内克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起步早、研究者众,而且成果多。然在国内,一切才刚刚开始,纵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却亟待拓展与深化。 到目前为止,耶利内克的创作可以分为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两个阶段。论文以耶利内克的小说(长篇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化批评理论、现代语言学等相关知识,采用作家传记批评、文本细读等方法,具体论证了耶利内克小说的主题、艺术特色和经验之于耶利内克创作的意义,以期为中国学界整体解读和研究耶利内克的小说投石问路。 论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对耶利内克小说的译介与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概括并提出本论文拟予讨论的主题;论文第一章从对耶利内克的几部代表作进行文本解读入手揭示了耶利内克作品中的两大主题:“性主题”和“自然主题”,借此耶利内克实现了对传统“性主题”和“自然主题”的解构;论文第二章结合具体作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耶利内克小说的艺术特色:“语言之韵律美”、“修辞之模糊美”和“意象之哲理美”,这三种美交汇成了耶利内克小说的“诗意”特征;论文第三章从耶利内克的生平着手,探讨了经验之于耶利内克小说创作的意义;最后的结语部分讨论了耶利内克的小说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作家的启示性意义。 第二章耶利内克小说的艺术特色分析既是该论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前人研究成果较少、大量借助德语资料的基础上,笔者以“诗意”来概括并论证耶利内克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为创新,亦是挑战。 论文的价值在于能够从耶利内克的人生经验、小说的主题、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启示意义等方面对耶利内克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且较为准确的分析与把握,这不仅可以弥补国内有关耶利内克小说整体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国人更好地认识她作为当代德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一位伟大作家的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文学评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文本进行阐释。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其所评诸书中不但多有领异标新,别开生面的阐释,而且提出了一些明确的阐释美学命题,尤其是
在现实生活里,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所谓的“明天”和“后天”,那些还没有到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人们总是为了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这种担心令人深深地感到不安。  其实,这种对未来的过度担心和焦虑严重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发人深思。  一个成功、有责任心、高大英俊的德国人,娶了一个年轻漂亮弹钢琴的中国太太,生了一个无比美丽可爱的混血女
期刊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盘结下体验失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