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的抒情性特点及其影响——以阮籍、陆机、谢灵运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曹植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抒情方式,及其对魏晋南朝重要诗人阮籍、陆机、谢灵运的影响,从而论及这些诗人在诗歌情感性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加上前言,共有五个部分。 前言部分阐述了论题的意义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关于这些作家个体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无论是继承、创新方面的纵向比较还是具体抒情方式上的平行比较都比较欠缺。 第一章主要论述曹植诗歌的抒情性特点,概括诗歌在情感方面的三个主要特征:沉郁刚健、哀怨缠绵和雅正不乱,并结合不同的情感内容,阐述了作者所采用的不同抒情方式。 第二章阐述曹植诗歌在抒情方式上对阮籍的影响。阮籍诗歌在情感性方面受曹植影响较大,一方面阮籍和曹植一样,都曾经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因此,阮籍延续了曹植诗歌情感方面的刚健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经历和个性特征,也使他的诗歌在抒情方式方面同曹植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之处,在抒发内心痛苦情怀方面和曹植相比表现出了较大差异。 第三章论述西晋诗人陆机在诗歌情感性方面对曹植的继承和发展。不少诗论家都认为陆机诗歌比较寡情,其实仔细阅读陆机的诗歌,在拟古诗、乐府诗以及部分赠答诗中都抒发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对这些诗歌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陆机继承了曹植诗歌建功立业、感慨世事的抒情特征,同时在“雅”、“怨”中和方面对曹植多有学习。 第四章论述了谢灵运山水诗的抒情性特点及其与曹植的联系和区别。谢灵运和曹植一样,都在自己的诗歌中抒写了失意士人的真切感受,谢灵运借助山水诗景物表达情感和曹植以景写情颇为相似。曹植的诗歌创作重视用意象来表达情感,谢灵运诗歌也多用意象,却体现出很多新变。
其他文献
文学评点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文本进行阐释。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其所评诸书中不但多有领异标新,别开生面的阐释,而且提出了一些明确的阐释美学命题,尤其是
在现实生活里,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所谓的“明天”和“后天”,那些还没有到来,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人们总是为了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这种担心令人深深地感到不安。  其实,这种对未来的过度担心和焦虑严重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发人深思。  一个成功、有责任心、高大英俊的德国人,娶了一个年轻漂亮弹钢琴的中国太太,生了一个无比美丽可爱的混血女
期刊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盘结下体验失落的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Elfriede Jelinek,1946-) 是当代德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她因“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